标签:
杂谈 |
文:韦志中
有人说昨天是“就要爱”(9.12),今天是“就要散”(9.13)。
李亚鹏和王菲的美丽爱情故事,就在这样的调侃性的预言中走到了尽头。两人短短的公开发言,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或者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首先,他们给社会做了一个典范,中国人的一句座右铭:好聚好散。对那些走不下去的婚姻和爱情来说,好聚好散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而他们做到了这一点,这足以说明爱情中的双方都有珍惜的能力,这种能力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幸福能力的一种体现。
人的一生,从妈妈的子宫里面出来开始,就踏上了一段不断分离和相遇的旅程,每个人都是如此。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处理和应对“分离焦虑”,由于没有处理好而发生的一出出人间闹剧,基本每天都在上演,严重的人基本都是我的主要客户。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在这一门功课上面,取得的成绩还是不错的,目前来看至少是及格的。
现实生活中,那些因为不能“全身而退”而上演各种闹剧的人,需要学习这种“珍惜”的能力。
珍惜是对自身人生过往的态度,是一种生活心理资本。更何况还加上了对对方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
从佛学角度来说,爱情是各自修行的结果体现。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爱情是人际关系的最深体现。两个人从“三米之外”走到“三米之内”,这一段是缘,也是一种选择,缘分有深有浅,有聚有散。选择自然也可以改变。
在我们习惯了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同时,也可以尝试祝福那些正在好聚好散的人们!
后一篇:爱与信任:《蓝精灵2》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