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5届心理学会议《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纪实

(2012-12-06 10:41:33)
标签:

本会团体

韦志中

心理学会议

工作坊

广州

分类: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

15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纪实

第15届心理学会议《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纪实

2012112729日,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会议会前工作坊之一,《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如期举行了。来自四川、内蒙、河北、福建、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广西和广东等全国十多个省份的130多位心理学同仁及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参加和见证了本次工作坊的学习历程。

本次工作坊关键词(流程和技术)包括:关于场的均衡和强弱-原来你也在这里-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为自己许个小小心愿-我需要你-内外圈-关于心理四季-心理刮痧技术-积极心理教育-石头的故事-心理合作社-我相信-诗歌疗法-亲爱的小孩-社会心理计量技术-积极心理技术-本会团体-舞出真我的风采-东西方积极心理学家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理论与实践-问题模式与积极模式结合-幸福的能力-心理咨询的科学阶段等。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167386738.jpg

(学员报到)

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多人参与的场域或过程,目的是使参与者在互动和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解决一定的共性问题或实现某个目标。工作坊一词最早出现于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960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将这一概念引入到都市计划中,成为提供不同立场、种族人们思考、讨论、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本次工作坊即是为广大心理学同行和爱好者提供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讨论和交流机会的一次讨论会。

会议开始,本次工作坊的导师,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创始人韦志中先生提出了本次工作坊的四个目标,就是友谊、视野、合作和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坊中收获更多的友谊,扩大专业方面的视野,增进学员间的合作和交流,并掌握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有效心理咨询技术。同时,导师指出团体中有几面镜子:导师、团体、团体里的其他成员,以及成员自己,希望大家从各面镜子中看到不同角度的自我,启发自我的成长。

工作坊以一个“找朋友”的心理技术环节,开始了工作之旅。导师要求大家在5分钟之内,结交在场的20名陌生学员。时间紧任务重,一声令下,所有学员都冲向会场中央,开始向其他人介绍自己,场内顿时人声鼎沸。学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彼此熟悉了,场内的气氛开始变得温暖。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257955795.jpg

(认识你真好)

接着已经这些新朋友们开始一起“开火车”,大家先是两个一组,然后选择有“眼缘”的另一组合并,再合并,小火车开始变得越来越长,几列火车轰隆隆地在会场内开了起来,气氛更加热烈,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仿佛回到了童年。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266406640.jpg

(原来你也在这里)

休息时间,导师让大家每人把对本次工作坊要实现的心愿,写在记事帖上,贴到了会场正前方,这既是大家的美好期望,也是对自己的一份承诺。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286058605.jpg

(贴上心愿条吧)

接下来的技术环节叫做“我需要你”。每个人都需要帮助,也有一定助人的能力。那么,此时此刻你是选择求助呢,还是选择助人?求助的学员们组成了一个大圆圈,叫做内圈,他们需要大声地不断诉说自己的问题,外圈的学员们则要选择他想要帮助的对象,然后进行帮助。很快,大家组成了一对一的帮扶组合,很多学员得到了帮助,有的学员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通过这一环节,大家求助或助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有了爱的连接。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227682768.jpg

(我需要你)

“内外圈”的技术有很多种应用方式。工作坊第一天下午,同样是用内外圈,导师却用它来进行教学。导师首先讲授了团体心理咨询技术的制作要点,如团体中的三位一体:三分之一导师讲解、三分之一时间进行体验、三分之一时间成员分享。接着,导师让内外圈的学员们互相交流有关团体技术的问题,大家在讨论和交流中对团体心理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275517551.jpg

(社会心理计量技术和内外圈结合)

接着,导师讲解了文化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颗颗珍贵的珍珠,散落到民间,我们需要把它们重新整合起来。本次工作坊助教之一阴越讲解了“以情胜情”的治疗原理,就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有效地治疗情绪疾病。国外的实证研究证明,我国的传统心理学早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导师又运用生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作为主要原理的“感恩拜访技术”,来改善每个学员内部的心理生态。感恩拜访就是给我们最感激的一个人写一封信,并在感恩信的过程中不断感受自己的内心,感恩拜访的下半段任务就是找到那个人并把信读给他听。有几名学员感恩的是现场的学员,她们当场作了感恩拜访,被感恩的人很感动,她们拥抱在一起,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其他学员。第一天的心灵成长就在这样的感人气氛中结束了。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378227822.jpg

(写感恩信)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328692869.jpg

(现场进行感恩拜访)

工作坊第二天,首先由工作坊助教之一卢燕博从理论、技术、个人成长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成长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对前一天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总结。接着热身活动开始了,“最炫民族风”和“江南style”音乐响起,130多位学员,以及导师和助教团队的成员们,一个接一个成员秀起自己独特的舞姿,然后全场一起跳起了骑马舞和其他自创舞蹈,所有的压力都随着笑声、掌声和欢呼声释放了出来,此时场外正下着淅沥冻雨,场内的人们却跳得大汗淋漓!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319021902.jpg

(舞出自我)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379957995.jpg

(全场一起开心起舞)

休息之后,导师播放了两段有趣而有深刻含义的积极心理学视频,大家随后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原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我们都拥有,积极运用这些思想,我们就能获得更多正面的能量。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396459645.jpg

(积极心理学视频)

导师带领学员进入了一项重要的心理技术环节——“心理刮痧”。这是一项基于文化心理和艺术心理的心理技术。对人们重要的人、事件、地点等,构成了人们的心理穴位。导师要大家先画一颗代表自己的树,然后在树上画出自己的“心理穴位”,这就是“心理穴位图”。20分钟后,所有的成员都完成了,导师让大家把它们粘贴到场内的墙壁上,休息时间,成员们都忙着互相欣赏风格不同、各有意趣的“树”,这每一颗树都是一个生命故事啊!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372857285.jpg

(审视自己的心理穴位图)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463486348.jpg

(绘制自己的心理穴位图)

下午的时间,本次工作坊助教之一,来自河南商丘的杨耘校长,分享她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的感受和心得,这是在场的学员们特别是老师们关注的主题之一。

接着,导师讲解了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科学阶段,也是表达性艺术的六个阶段。表达性技术帮助人们卸下心理防御,安全而真实地表现自我,从而完成评估、呈现、表达、转换、整合、康复的心理治疗过程,特别适合中国人的人文特点。轻松一刻,大家做了一个“口香糖”的心理技术,假装有口香糖粘住了大家的头、手、背、臀部,大家乐得哈哈大笑,气氛十分活跃。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454695469.jpg

(“口香糖”粘哪里?粘住了大家的头皮)

一位成员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心理穴位图,虽然她的图很简单,只有两个穴位,也只是讲述了其中一个的故事,但在表述的过程中她仍然留下了泪水。可见心理穴位对每个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一位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心理穴位之一——初恋的情结,导师要她写出一首诗歌表达这一份情感。这首诗歌就成为了“心理刮痧”中的“刮痧板”,它能帮助人们尽快“出痧”,走向痊愈。当然,音乐、舞蹈、绘画等美好的艺术表达方式,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437323732.jpg

(分享心理穴位图)

在大家分成小组,分享和讨论了每个人的“心理穴位图”之后,导师要求每个小组推举出最需要帮助的12位成员,大家用站队的方式选择自己支持的人,最终选出几位需要心理支持的学员。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472457245.jpg

(需要支持的人走上前来自荐)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411171117.jpg

(选择并站在你所支持的人身后)

第三天的工作开始了。首先由本次工作坊助教之一,来自孟子故里邹城的王洪霞医生介绍自己的咨询师成长经验,她将体验式团体咨询带进了医院,为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心理资本、改善医患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接着导师请前一天被大家选出来进行心理辅导的成员上台。第一位讲述了自己“心理穴位图”的故事,描述了困扰自己内心的感受,支持他的学员们走上来,在“我相信”的歌声中陪同他在场内走动,其间不断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拥抱。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40978978.jpg

(心理合作社)

第二位和第三位被帮助的学员,导师运用了“石头的故事”这一技术。石头是极具文化性的一种物品,它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在“亲爱的小孩”歌声中,两位成员拿着自己选出来代表自己的石头,不禁流下了泪水,她们都发现,自己需要更加接纳和喜欢自己。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596779677.jpg

(石头的故事,找到代表自己内在小孩的石头)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678437843.jpg

(请让我来支持你)

接着,她们开始写一封给自己内在小孩的书信。首先读信的女孩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一边哭泣一边读出来,很多人含着眼泪听完了她的信,然后纷纷上来给她拥抱和支持,最后她也选择了自己最想感谢的人回应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这个学员,而是所有的学员都感受到了爱的流动。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662326232.jpg

(在支持别人的过程中互动和交流)

接下来的这位成员,导师选择了三位自认为正能量极高,所谓会“九阳神功”的学员和她坐在一起进行支持。她用15分钟的时间讲述了自己的生命故事,然后由在场的学员根据她的故事或者写诗,或者唱歌,或者其它,选择一种方式进行表达。先后有15名学员到台上念出了自己的作品,这位学员深受感动。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658375837.jpg

(求助者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672337233.jpg

(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讲述求助者的故事)

最后,在场所有的学员都送上了自己的作品以及祝福。在优美的歌声中,这位学员和支持她的学员们在场内缓缓走动,接受支持和祝福。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所有的人都被深深感动。最后,三位会“九阳神功”者还未她传授了武功“秘籍”,全场都欢笑起来。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714701470.jpg

(让我教会你“九阳神功”)

此时,三天的工作坊已经接近尾声了。学员们纷纷表达了本次工作坊的感受和体会,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师表示,她已经参加过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三个阶段的培训,这次她又有了新的收获。来自南京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表示这次的本会团体咨询技术为她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她能将技术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更多方面。来自河北的一位老师则表示,导师所说的收获友谊、扩大视野、增进合作及学习交流的目标,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21205/20121205112798149814.jpg

(学员分享本次工作坊的心得)

在助教团队对大家表示感谢和祝福之后,为大家颁发了结业证书。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道别、留影。我们相信,这次工作坊不仅为大家带来了相当多的心理咨询技术新理念和方法,也将在大家的心中留下美好的情谊和永恒的回忆。

第15届心理学会议《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纪实

(全体合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