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关键词

标签:
心理学韦志中杂谈 |
分类: 心理学专业文章 |
文:韦志中
致歉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从家中出门去工作室的路上。大脑中有一个想法出现,这几年行走在心理学的路上,忙着赶路的时候,由于自己的不小心而踩到了路边的那些小草,他们还好吗?是不是需要找个机会去向他们做一个道歉的表达呢?
还有在慌忙赶路的时候,遇到的对面来的人,撞到了他们的手臂,头也没有回就匆匆赶路了,他们还都好吗?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可以让自己停下来想这个问题了。在过后的几天,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需要找个机会表达我的歉意,至少对于一些真正帮助过我,而没有表示感谢的人,对于那些因为我的人格不完善而受到委屈的人去致歉。我想,这至少是我的需要。
潇洒
从06年开始,想尽办法在各地开展心理学课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专业高度,在证明的过程中,修复和完善自己的自尊。其中有几次印象比较深刻,09年参加中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在出席大会闭幕式的时候,我和温金梅坐在会下,不知不觉间眼里热乎乎的,有一种声音用眼泪在表达。和身边的人说,十年了,这是一次考试,自己考自己,初走心理咨询道路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再也不要像前一个十年那样兜兜转转,在不断的选择和放弃中度过了,我要用十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情,直到成功。眼泪告诉我,我做到了。
另一次是在去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开课的前夕,有一个星期我有些焦虑。因此我还给自己做了自我催眠处理,问自己害怕什么,后来得知关于我去开本会团体课程的事情,医院中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韦志中并不是精神分析流派严格训练出来的,没有资格来我们这里做专业课程。另一种声音觉得既然我能够在全国都开团体心理治疗课程,就说明课程能被人喜欢,自然有道理,即使韦志中是混的,也不需要我们收拾他,团体治疗中团体成员会收拾他的。后来我还是如期在武汉开了课程,但那段时间我内心的焦虑至今还清晰可见。
这样的考试在这几年不断的有,总之还算是“60分万岁吧”。虽然都及格,但并不潇洒,不能说连滚带爬,至少是在“焦虑的执着”着。春节前后,一直有个声音让我思考,你可以更潇洒的做心理学了。是的,从04年开始,我就可以用心理咨询所产生的收入养活我的全家了,不说是发家致富,到今天至少是衣食无忧。做心理学之前我还欠朋友钱,后来我用赚到的钱还了债务,还买了房子。到今天你却发现自己需要的是潇洒的做心理学,潇洒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于是,我开始拒绝一些心理学的小课程,对于那些招生像“请神”一样的课程,我该说不了。
让自己更潇洒的做心理学吧!
纯粹
这个词语是今天中午才有的,一个心理学的同行今天中午给我电话,我们交流了半个小时。最后聊起做心理学的事情,她觉得以前自己做的不纯粹,兼顾的太多,心中杂念也多,得失利益也多。这两年开始更纯粹的做事情,反而比以前更开心了,就是要过自己这一个心理关。这次讨论对我很有启发,我研究的方向虽然广一些,但在心理学的学术高度和个人虚荣的利益上,还是很不纯粹的,所以有时候难免会出现“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消耗了自己的内在动力。
虽然我不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没有人给我发工资和科研经费,但依靠我自己给自己打工,还是可以再纯粹一点的。
突破
心理咨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粗糙到逐渐精细,从盲目崇拜到逐渐理智走到今天,可以说即将告别“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了。在这几年的学习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者观:心理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工作者,就不会不去学习心理学的原理,而只顾学习一些所谓“灵修”之类的了。坚持科学工作者的作风,就不会误读“不管黑猫白猫”了,你会考虑社会性,可发展性,会谨慎,会研究。会避免不合作、不研究、不学习所带来的尴尬。坚持教育工作者,就不会只钻牛角尖,放着社会需要不顾,而要什么整天谈治疗技巧。
我的成功就是比别人早一点告别“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行为方式,早一点读懂不论是黑猫还是白猫,其实都是猫,都是要用科学观作为指导才能走的更远的。早一点发现自己应该坚持三者观,就只是早一点而已。我并不比任何人聪明。
但在2011年的春天,我不得不告诉自己,你需要新的突破了。如何让你的社会实践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真正的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步骤才是你这个阶段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的地方,而不是只盯住几个讲座和治疗案例。
前几天我和钟年老师交流了这个问题,并且基本确定下一步自己的方向。
畏惧
2010年4月全国心理学技术应用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我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且主持了一个工作坊,以及在会上作了论文报告。就是那次报告的经历对我意义重大。在我之前是广州大学郭斯萍教授演讲宗教方面的研究,报告之后与会学者激烈讨论,其中包括著名心理学家李绍崑先生,以及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王思峰教授。而在大家都很激烈讨论的时候我心中突然有了一种恐惧感,一分钟后才缓过神来,才开始梳理自己上台之后如何进行组织。
“各位老师,在我和大家分享我的专题之前,我想先谈谈我刚才到现在的心情,刚才我感到了恐惧,恐惧过后很高兴,可以说是“异常”的高兴,因为我的特殊经历,经常是无知者无畏的状态,但这次害怕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我知道怕了,之前我从来不怕,现在想起来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我问自己是什么原因怕呢?我只找到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在哲学院的报告厅开心理学的会议,刚才恰巧谈论的又是宗教的话题。所以,我给大家鞠一躬表示我的感谢!谢谢这个场让我有了这样的感觉,这对我的成长和未来太有用了”。
这几天我又有点怕了,我和朋友们交流,他们都说我变得谦逊了,我说可能是怕的结果。非常好,我已经不会在心理治疗中,工作坊中不怕了。
我在想,这次我怕的是什么呢?可能是自然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