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的故事

(2010-07-13 06:36:25)
标签:

石头的故事

杂谈

分类: 成长故事

从今天开始,我在网络上的名字就不再叫“池塘的小鱼”了,新的名字是“石头的故事”。

一个很普通的下午,我在心理咨询室里和一个来访者在进行咨询。

“韦老师,我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很恐惧,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害怕不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你说该怎么办”?

“我看到此刻在我面前你很轻松,好像没有恐惧,我在想你说的那个人是你吗”?

“我有时候也这样怀疑,好像有两个我一样”?

“那我们来做一个试验,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好吗”?

“好的”。

“你刚才说有一个你自己是很恐惧的,在我的办公桌下面,有几块石头。你看看能不能从里面找到一块可以代替那个恐惧的人的石头”。

一个普通的下午,一次普通的咨询,一个很常见的此时此地。就这样不经意地和石头结缘了,从此,石头成为我最好的帮手,每每在心理治疗的关键时刻,石头都能不负使命,实现心理治疗的目标。

庆幸找到了石头,它是通往集体潜意识的最好先锋。我已经决定不久之后将把我的心理工作室更名为“石头的故事”心理工作室。以后我会不断写一些石头的故事的文字,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今天我先搜集一些资料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家也可以去百度百科去修改和了解“石头的故事”:http://baike.baidu.com/view/321679.htm?fr=ala0_1_1

今古石头的故事: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西游记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甲戌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卷,其后可知。】有绛【甲戌侧批:点" 红"字。】珠【甲戌侧批: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草一株,时有赤瑕【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宫【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神瑛侍者,【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甲戌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甲戌侧批: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蒙侧批:点题处,清雅。】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甲戌侧批: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甲戌侧批:点"幻"字。】缘,已在警幻【甲戌侧批: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甲戌侧批:观者至此请掩卷思想,历来小说中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甲戌眉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蒙侧批: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甲戌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红楼梦

“志中老弟运用石头作为心理治疗的研究方向,抓住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根,可喜可贺”。----钟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民间谚语

“石者,具备峰峦,陂塘、溪涧、瀑布、峻坂、峭壁、岩壑、磴道诸体,湖山胜概,毕在目前。可省略登蹑之劳,极遨游之趣,乐在其中啊。”-----清代文豪梁九图《十二石斋纪略》
   唐朝宰相李德裕癖石成隐,“韫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他在古城洛阳平泉庄园林中藏石林立,尤为‘醒酒石’得意。有趣的是在政治上与之势不两立的牛僧孺同样酷爱奇石,好称湖石之父,藏者无数。经常独自把玩,与石交流,如醉如痴。对待石头珍爱有加:“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宝玉,爱之如儿孙。”牛李二人同为宰相,轮流执政,观点极为不一致,用人眼光和行事方法也截然不同,但赏石玩石如痴成谜方面却出奇相似。宋人刘克庄叹道:“牛李嗜如冰炭,惟爱石则如一人。”可见,好石不分你我,石者不存在政治性。大胆想象,如果二人能够因嗜石之共同爱好而多加交流进而增进友谊将是大唐朝政之大兴也。 --------李德裕与牛僧孺
     牛僧孺与白居易就是因为都对观赏石十分喜爱而成为铁交的。牛僧孺猎石无数,大者如山,置于园内;中者如鼎,设于堂内;小者如拳,供于案几;微者如豆,藏于袖间。贮之库藏和秘之勤革匮者皆为上品。牛僧孺经常邀请大诗人白居易一同欣赏,相互砌搓,共悟石道,白居易著名的《太湖石记》就是描写牛僧孺所藏之石:“有盘坳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泣削成如圭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聚、将攫将斗者。”可谓诩诩如生,可歌可泣,牛僧孺的藏石增色颇多。两人也因此而情义甚焉,传为佳话。 --------牛僧孺与白居易
   米芾和苏仲容均是宋代大家,二人皆爱石如命,见珍者如获至宝,也因此成为故交。米苏二人值得称颂的故事还要从君主李煜说起。李煜这位极富艺术家气质的君主,工于书画,书法气势恢宏,笔画屈曲,他有两方砚山,即奇石制成的墨池,稀世珍宝。据记载“江南后主宝石研山,径长逾尺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引两阜陂陀。及江南国破,研山流转数十人家,为米元章所得。”米芾得此石后十分珍爱,起名为‘海岳庵研山’。如宝惜用。后来,米芾南归丹阳,需要为家人寻找居所,他看中了苏仲容在甘露寺旁的古宅,此处群木丛秀,多唐晋名士。然苏仲容不恳易手。后经世交王彦诏侍郎说和,苏仲容凯视‘海岳庵研山’,米芾只好割舍。米得宅苏获研,各得其索。后来,米芾把此宅称为‘海岳庵’以纪念海岳庵研山之意。他在此处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其艺术达到顶峰。苏仲容也世途顺利,几十年后,宋微宗差人索物入宫,也算是物归原主了。一方研山,从皇宫到大江南北,历经多年,见者爱之,算是佳话了。  --------米芾与苏仲容      

   清代官宦皆爱石,尤以乾隆为甚。清代诗坛有“南朱北王”之说。王士祯,山东人,诗歌‘神韵派’的领袖。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主持风雅。一生钟爱奇石、旧石,用“皴法天然,岩峦秀绝”形容他的所藏。且喜欢品鉴各地奇石藏石并对家乡的莹石独有情钟。朱彝尊浙江嘉兴人其词了得,称浙派开山祖。他的曾祖父为明代状元,官司至大学士,卒谥文恪。秘藏有一稀世之物,从不示人,至传曾孙彝尊。王士祯闻此颇费周折,唐以文会友之名,长途跋涉来到益兴,终得见旷世之宝,他在《分廿余话》中介绍:“以南唐宝石为之,仙然若仙。余尝从朱文恪曾孙朱彝尊见之,真奇物也。峰头如黄子久皴法,中有水池深寸许,其下山脚坐水,色白若波涛状。”哈哈,原来米元章的“海岳庵研山”由唐入宋,再入明入清,几百年后又藏到了这里。真的是奇了,奇石奇人奇事。------王士祯与朱彝尊 

石头的故事大事记:

1、2006年“石头的故事”名词出现,首次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应用在心理咨询中。

2、2007年8月云南石林采风,规划“石头的故事”发展。

3、2007年9月深圳心灵学府“石头的故事”三天体验工作坊。

4、2008年“石头的故事”正式注册商标

5、2008年“石头的故事”在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中系列演示

6、2009年“石头的故事”广州体验工作坊

7、2009年5月“石头的故事”武汉体验工作坊

8、2009年7月“石头的故事”襄樊体验工作坊

9、2009年11月“石头的故事”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工作坊

10、2010年4月“石头的故事”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 工作坊

11、2010年4月文化·艺术治疗“石头的故事”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 首次做论文学术报告

12、2010年11“石头的故事”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会前工作坊(预告)

13、2011年6月文化·艺术心理治疗“石头的故事”走进美国心理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工作坊(预告)

14、2009年4月14日武汉晨报:石头代表你的心,石头的故事媒体报道

15、2009年8月现代保健报: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石头的故事》,石头的故事媒体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