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走进南京班主任

标签:
团体心理教育班主任齐学红南京吴虹教育 |
分类: 照片故事 |
第一次:
第一次带领一个班主任组成的团体。最近几年,我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团体心理咨询领域,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所以,我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理论和技术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走进各种群体。走进班主任这个群体还是第一次。
第一次到石头城,南京。南京离我的家乡不远,但我却是第一次到。这不由得让我感悟到,一个人的习惯有多大的力量,我可能就是因为第一次的选择,然后不断习惯。在国内做临床心理治疗的同行中,运用石头作为治疗工具,我算是第一个。文化·艺术心理治疗《石头的故事》,由于我精力的关系,没有做更多的推动,但都尽量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去年在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作为会前工作坊之一,三天的工作坊取得了成功。几年四月又在第十一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会中工作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目前还在申请参加今年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具体事宜在协商中。也有计划在明年的夏天登陆美国本土分享石头的故事。
为什么我要用多一些文字来说石头,是因为石头在整个人类的集体潜意识里,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三种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而石头在前两种集体崇拜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中国,居住在各个地方的我们的祖先,都曾经有过石头崇拜的历史。所以,运用石头作为文化·艺术治疗的符号,是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心理规律的。
《石头的故事》的创始人来到石头城,不能不做石头的故事,于是课程中间就安排了一个环节,透过石头帮助学员和内在小孩做一个交流。虽然,不是全部流程,但也算是一个完美的表现。
第一次做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课程。能够去南京做这次课程,全部是南京24中学吴虹校长,和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齐学红教授她们所做的推动和努力。去年夏天,她们两位带领和南京的几位老师,到济南参加本会团体第二模式课程: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模式。回去之后我和吴校长保持联系,前段时间她说要请我去南京,给她们学校和一些其他学校的老师做一个讲座。我听了之后,内心的“自私”就出来了,我想吴校长在教育领域是专家,在南京教育界也有影响,我何不让她推动一下我最近一直在推动的“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呢!于是,我就运用激将法,我说,我想看看你在南京的影响怎样,你干脆组织一个四天的课程,我把整个思想理念和技术,做全方位的展示,做一个讲座效果不好,大多时候现场频频点头,过后和他啥关系没有。吴校长是一个很睿智和果敢的人,尽管她看穿了我的激将法,但还是很乐意去推动。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南京之行。
可是,课程中的现象,却让我们两个都很以外。她在之前告诉我说,这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团体,班主任这个人群和咨询师不一样。我范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课程依然按照给心理辅导员的方式去做的模式安排。她的目的是想让这一群班主任成长,我的目的设置的是让他们学习如何带领团体,而学员想要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技巧。这样的一种目标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在第一天的课程中,有好几个环节不能进行下去,我和助教团队形容是发往南京城的炮弹哑了,三个哑弹让我很郁闷,也让学员们很压抑。
经过一天的折腾,我已经很清晰地看到,教师人群需要心理成长。但他们都不是发自内心认为自己需要成长,也不是因为这个目标而来。这些都是优秀的班主任,他们都有了自己的一整套教学经验。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和他们好像没有关系。我狠下决心,把“心理”两字去掉,决定把课程改为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把方向放在课改课、家长会改家长会、班会改班会、学校团体心理教育四个方向。现场改,现场操作和督导。
反复的理论讲解,体验式技术、转换、制作。团体动力、物理空间、心理空间与学习效能正负影响,学习态度与教育技术相互影响等。我的一个学生电话问我,老师你在南京上课顺利吗,我说不顺但很利。她很疑惑。虽然不顺利,但所有人都收获很大,我和两位助教老师,以及吴校长和齐教授,已经一致达成,要力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在学校中研究与应用。
前不久我在呼伦贝尔市的课程结束之后,大杨树二中的郭长海校长,就已经在他的学校推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改革,还为这种新的模式特别建设一个教室。本次南京的“试验田”,也更加坚定我们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吴红校长将加入到我主编的“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教材”队伍中来,齐学红教授将在她主次的教育部的班主任培训中安排我的课时。张学梅和敖文丽将会根据这次学习,在近期整理出来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在学校中的应用与研究的相关文章。而我本人会在近期和团队成员协调,计划成立“中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研究中心”,我们初步计划在南京24中,和大杨树二中两所中学试点。然后再扩大推广。
第一次和孙先生亲密接触。那天下课之后,吴校长有事情不能陪我们,我和文利和学梅下完课就去了中山陵。真的很有缘分,我们是关门之前最后进去的三个人。瞻仰孙先生的时候,我流眼泪了,课程中压抑的情绪,委屈的感觉和激动地感觉混合在一起。出来之后,我和她们说,做一件事情真的不容易,但人的一生这么短暂,我们还是要坚定方向,不要放弃,对得起自己的这次生命旅程。后来文利先后写了两首诗发给我,我在这里登一首以表达心情:
秦淮美景好,
中山坚定行。
雨花纹里思,
勇克石头城。
感谢孙先生对我的鼓励!
课间休息,学梅和我在一起分享
在吴校长的中学,从右到左:敖文丽(达斡尔族)、吴虹、韦志中、齐学红、张学梅、袁子意
中山陵俯瞰南京城。(这件体恤是李婷婷从成都快递到南京的,是2010西藏心灵之旅队员服)
上面有三个字:勇、仁、智。我说我还不够仁,因为我还不能够很好的爱身边的人。还不够勇,因为勇的一部分有柔的东西。
学梅是个故事大王,很多道理都通过故事讲述出来。因为她善于阅读。
24中的学员是最大受益团队
扮猪的鲁老师
非常实用的设计,第二天就用上了
观看短片,为自己喝彩
教授和我们是同学
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优秀学员黄蓉
我们是来学习如何捕鱼的
学员的智慧被最大化的激发了
不知不觉,已经收获一箩筐。
感谢这次参加课程的学员,你们帮助我完善我自己。
感谢吴虹校长,你对我的信任,是我这个阶段很需要的。
感谢齐学红教授,你的推动和帮助,将会使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发展更快。
感谢我的两个学生,学梅和文利,在老师人格完善的过程中,你们给予的营养非常宝贵。
南京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部分学员感言
心灵的力量,可以让石头开花!
放下可以重生
在体验中共同成长
平等,理解,尊重,团体的魅力是无穷的
人生的旅程因为温暖而有意义
疑惑是成长的开始,体验是成长的过程
学会分享,学会欣赏,学会生活,享受人生
思维的碰撞,思维的火花。
思想被颠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快乐其实如此简单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慢慢走,体验生活
有梦想,就会有次飞翔
路漫漫兮其修远
倾听中成长,体验中提升
有感动,有迷茫,最后有收获
体验中收获很多,分手时才知道不舍
渐入佳境,但已到最后一节课感受到的理念和理想会慢慢回味,消化
从最初的迷茫到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应该多学一些心理方面的理念,
团体动力的重要性,体验真的很重要,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
谢谢
从迷茫到感兴趣到感动,谢谢大家给我的温暖
学会体验,学会分享,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谢谢大家
你走进别人一步,别人也会靠近你一步
把心打开用真诚,沟通才能体悟到感动
体验,感受,分享,成长
敞开心扉,体验快乐,体验成长
体验中感动,分享中收获。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山抹微云
心陪伴,乐相伴
心灵旅途,新的收获
心的体验,新的感受
体验体验式教育,获得心灵成长
用心体会,学习中得到收获并成长,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