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感觉——东营“本会团体第一阶段课程”学习感悟
(2010-03-08 11:16: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成长故事 |
春天的感觉
学习“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导师认证课程培训”的感悟
文:东营 宋朋章
能接触到这种专业团体治疗模式,更是一种期待和欣慰,在此我与大家分享这四天来的感悟:
对课程的感悟:首先是惊叹于老师的专业理论熟悉程度和现场灵活掌控能力,让我感受到知识与应用结合的默契;理论与技术转换的娴熟。虽说前两天或许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或许是理性考虑问题成分太多、而感性或悟性的东西太少;也或许是德道术太浅。对韦老师的体验和分享,仿佛云深不知处,找不准位置,迷失了方向。总有云深深、雾蒙蒙的感觉。有些焦虑,有些彷徨。通过后两天的学习及与其他学员的交流终于能够拨开云雾见晴天。领悟到了团体咨询的现状;团体咨询的技术;、教育与预防、成长与咨询、治疗与干预三种团体模式;成长为团体导师的需要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团体导师的伦理观;团体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及石头的故事帮助自己内在小孩的成长。分享了韦老师《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中关于情绪、自我、他人和群体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一个人的健康如果能做到这些方面的和谐,就基本没问题了。对这种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以及体验、分享、表达的三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感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课程结束以后的体验、分享和实践。相信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和团体建设中能够得心应手,更期望能够看到出现“等闲识的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局面。
对团体的感悟:现场参与学员的投入和领悟,让我感受到这种体验是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能量和震撼,真的,我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样的体验和震撼: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聚在一起这么的相容、和谐、融洽和尊重。在这样的一个健康、开放的环境中,我收获了很多的感动。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感受到的是学生对老师的道义或者人格上的尊重,做电脑和网络工作,感受到是对知识和经济的尊重;唯有在这样的团体和环境,感受到的是对最本质的人性的尊重。每一个学员的每一个微笑,是那么真诚;每一滴眼泪背后,蕴含着那么多的故事:有对生活的无奈、辛酸,也有感动,幸福和热爱。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这一切都能够让自己内心的小孩伴随着心灵一起成长。但愿今后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发扬和推广这种团体体验模式,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对自我的感悟:在惊叹于韦老师专业理论的熟悉程度、现场灵活掌控能力、知识与应用结合的默契、理论与技术转换的娴熟的同时,深深的感觉自己知识的缺乏,以致应用时,捉肘见襟;理论的缺乏更谈不上向技术的转化。这次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重在体验、分享和表达,即“三分之一概念”。教学中经常向学生灌输“树立自信、学会表达、乐于分享、懂得感恩、勇担责任”的思想,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学会表达”和“乐于分享”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这么深刻地意识到自己长期忽视的东西,是多么的有意义,又是多大的损失。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只注重了形式上学生的体验,而自己从未去体验这种体验。心态决定成败,改变就是力量。从现在做起,让体验、分享和表达慢慢养成习惯,让更多的人接受和享受团体教育带来的快乐。
这次培训收获了很多的感动,使自己的心灵得以成长;因为成长,所以要感谢:感谢导师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右的引领;感谢所有学员参与和投入,能够、形成如此健康、开放、和谐的环境;感谢学会成员的精心组织,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生命当中所有给我带来痛苦和快乐的人们,更要感谢我自己,我的身体每个部分陪伴我这么多年共同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生活因为有缘才相遇;因为追求而进步、因为改变而有力量,因为有这样的团体而欣慰、因为有大家生活更精彩。
这次培训感觉就像韦老师说的就是春天的感觉。她没有冬的严寒,没有夏的炎热,没有秋的萧条。充满温暖,充满生机,充满希望,这是一个最适合心灵成长的季节,我的心也在这样的季节里获得了很好的一次生长。于是,我的内心也出现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温暖的阳光照射着,蔚蓝的天空飘浮这朵朵白云,那么明媚,那么清爽。河里的冰已经融化,鸭子在河里自由自在的嬉戏,岸上的柳树吐出新芽,娇嫩的让人心痛,花儿在微笑,草儿在跳舞,鸟儿在唱歌。远处的耕牛在悠闲的劳作。我用内心的照相机摄下了这幅画面。珍藏到了心中,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春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