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继续做心理学的粉丝
(2009-12-31 11:46:12)
标签:
心理学粉丝实证分析团体韦志中杂谈 |
分类: 成长故事 |
2010,继续做心理学的粉丝
作者:韦志中
2009,永恒的记忆
春天,你好!
当我满怀愿景去追赶你的时候,你没有因为我而停留,却留下了一串希望,伴随我迎接夏天。
当时只是隐约感觉到,那一串希望就是秋天的果实,但自己却不敢完全相信。
春天,你好!
谢谢你让我在你的内心播种希望,让我知道一年之中一定要有一些愿望。
我知道,没有愿望的人不配拥有你!
夏天,当你来临的时候,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问我:“韦志中,你会继续坚定地做心理学的粉丝吗”?
“当然”,这就是我的回答。
整个夏天,带着热情跟随我最崇拜的心理学,做它的粉丝,非常的虔诚和狂热!
行走在雾蒙蒙的秋天,恰遇秋金克木。初秋的战栗,和午后的柔柔的阳光,都在同一天让我体会,一段磨练心智的旅程。
2009,谁也不能再改变的一段生命旅程,在这段旅程中,相遇、相知、相交。
为这永恒的记忆,也为我们都是心理学的粉丝,更为生命行走过的痕迹,真诚地说声谢谢!
2009收获一箩筐
一筐友谊。在青城山的道场,黄鹤楼的观台,五台山的黛螺顶,泉城的趵突泉边。与知音相遇,收获一筐友谊,一群知音。
一筐成长。遇见未知的恐惧,回头看看跟随我多年的“小破孩”。感慨于:别走得太快,“小破孩”更不上。经历悲从心起的酣畅,失魂落魄的迷茫,愤怒毁灭的“勇气”,以及生命之花悄然绽放的喜悦。一路风景,一路顿悟,不知不觉间收获一筐成长!
一筐知识。文化·艺术·象征·表达·故事·隐喻·心理教育·模式。一个一个“生命的贵人”,坚实我一个一个心理学的知识基石。从本会团体三个模式,体验式心理教育五个方向,团体发展的三个主导,团体动力的两个动力模型,实现心理治疗的四个阶段。不断建构和完善,不经意间已经架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证分析之间的桥梁。让我更加尊重科学的规律。
一筐荣誉。本会团体模式课程走进中德心理医院,走进四川省科协,走进山东蓝雅心理,走进太原神堂沟。表达性艺术治疗---《石头的故事》走进第十二届心理学学术大会会前工作坊。身心灵小说《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生命的四大魔咒》完成。被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太原师范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三次拜师仪式,和30名本会团体弟子接下终身友谊,我都视作是我最无上的荣誉。
2010,继续做心理学的粉丝
心理学,我最亲爱的导师,你辅导我做一个优秀的人。让我遇见许多和我一样追随你的人,我们成为知音,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2010年,我将从一个心理咨询师转型去做一个心理学者,处了让生活更幸福快乐之外,我会把一些精力放在社会应用和实证分析研究方面。
三分之一时间做本会团体模式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团体导师,中国需要更多有效能的团体咨询师。
三分之一时间放在学术研究和著作方面,在实践应用与理论建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努力不让心理学高高在上,要让你走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三分之一时间放在心理科学社会普及上面,到各地开展一些社会性的工作坊,和大型普及讲座。
总之,我将继续地追随你,秉承“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核心理念。努力地不让自己有愧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