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导师精彩小论文(四)

标签:
赵攀科团体心理咨询小组心理辅导健康 |
分类: 心理学专业文章 |
从本会团体三种主导模式看团体导师的成长
作者:
【引言】近两年来,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导师培训课程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开展,以本土化为特点的本会团体咨询与治疗技术以它特有的魅力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同仁,他们纷纷加入传承本会的理念,运用本会团体导师的操作技术为更多人服务的队伍。本会团体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在本会团体中找回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失去的一些本能,并在团体中重新获得这些本来就有的能量,并拥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智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接纳!我也有幸成为传播者之一,下面我将本人在团体中的一些收获和感悟与大家做以下分享,请各位斧正并不吝赐教!
【摘
【关键词】主导模式
在《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一书中,韦志中老师独创的提出了团体带领的3种主导模式,即:导师主导型,技术主导型和动力主导型。最后的观点是:“在中国的现阶段,完全以场为主导,是不容易开展的,它需要导师和技术的辅助。当然,以导师为主导的团体中,也需要场和技术的辅助,以技术为主导的团体,也需要导师和场的辅助,这3种主导模式的团体,不是只有哪一个部分,而是其中一个是主导,其他的来辅助…这三种主导模式,以团体带领的目标和侧重点的不同来选择采用不同的主导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主导风格。”
在我带团体的过程中,经过无数的实践和理论的总结,越来越感觉团体组织的三种主导模式中间的差别和对带领者的不同要求,也越来越觉得这三种主导模式就如同一个团体导师探索历练、成长修复、成熟完善的三部曲一样,在自己的实际功力和个人特质适宜的前提下分阶段性的将对应的主导模式发挥到极致即可。
第一个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本会团体导师,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作“具备本会团体导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团体带领者”,他们可能是刚刚参加完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导师资格的培训课程,也可能是带过一些团体活动或拓展游戏的某个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大家对本会团体心理咨询都比较热衷和接受,此时似乎处于亢奋状态,希望将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尽快的去实践,让更多人接纳和喜欢自己的带领风格和团体策略,而其实对风格一词自己都还比较模糊。或者对带团体信心不足,在不断的自我激励又有很多顾虑和默然,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一类带领者。
我们更倾向于建议第一阶段的团体带领者,在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时,不妨更多的选择技术主导型,或者说较多的采用技术主导型,(所谓团体技术主导模式就是是以技术为指导,应用团体技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成员跟这技术和内心的体验走。在技术互动中解决问题。它的主要适应的团体类型是:咨询和成长团体。)而将其他两种模式暂做为辅助。理由如下:
1、从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来讲,初学团体心理咨询者一般对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的了解还停留在一定层面,同时又缺乏足够的团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于场动力的流向(动力主导型)和把握当下瞬间团体成员情绪(导师主导型)的能力都需要不断的提高。技术主导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避开。
2、从团体导师的个人成长速度来讲,韦志中老师曾多次提到,一个优秀的团体导师必须加强人格层面的整合和修复,这样才能较少的因为自己的主观或“梦游”而将团队带向一个瓶颈。而大部分学习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导师培训课程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心理学背景,一部分人还是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更能认识到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以及人格整合对咨询效果的影响。所以团体带领初期,选择技术主导型将会有效的避免或者降低这些影响。
3、带领团体心理咨询初期的实践活动时,团体成员的正性的回馈对导师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选择技术主导型就会利用纯熟的团体技术做为一定的策略去开展团体,在很多时候,一个好的技术运用恰当,将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而导师只需要讲明团体技术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做一些适时的引导总结和个案处理即可。这样一个好的技术运用将会在很多程度上填补初期带团体的经验不足带来的紧张感,同时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有策略的展示自己的组织和控场能力。
第二个阶段:
随着团体带领经验的不断增多,团体带领者的控场能力和把握成员情绪的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时,慢慢具备了团体导师的某种气质和风采,我们更倾向于建议这一阶段的本会团体咨询与治疗导师选择动力主导型。这种主导模式是团体导师通过对场的把握引导团体成员去发现真实的现象,真实的情绪流露,捕捉瞬间的碰撞和共鸣。这个时期的团体导师已经拥有一种敏锐的场感应能力,可以很准确的从氛围、动力流向、成员冲突和团体情绪中捕捉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成员间的人际互动,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的解决。此时的团体导师已经具备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实力。笔者曾在一次团体治疗课中见到韦志中老师利用团体动力的风采,在面对团体成员因为童年的创伤记忆浮现而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时,他表现出的是淡定从容甚至有些“不作为”,只是用手扶在情绪个案成员的肩上,同时他又很自然的将目光转向所有成员,似乎是充满期待演一个旁观者。在那一瞬间,全场的情绪都被感染,随后就有许多成员在各自的小组中制定治疗方案并全情的投入,最终情绪成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韦志中老师在最后对情绪成员做了深入的“创伤包扎”,又做了精彩的总结点评。那节课堂上所有的成员都真实的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团体导师的控场力和巧妙利用场动力的重要,收获都很大。
第三个阶段:
如果说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那么团体心理咨询对于导师本人的意义而言也是如此,通过上百场的团体带领经验,经过各种流派理论的学习和融合,通过无数次团体成员个案引起的导师潜意识经验的冲突和修复,此时的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导师已经在理论和人格层面有了较好的整合和包装,展示在团体成员面前的是一种充满魅力又灵动的形象,此时的团体带领模式可采用导师主导型。这种模式,是以导师为核心,所有成员与导师直接相联结,导师依靠自身人格魅力和经验、功力等带领整个场动力向有利于成员成长的方向发展。整个过程导师就像一个 “催眠师”,团体成员只需要在安全信任中,随着导师的精彩引导和娴熟的带领,就会得到成长和治疗。整个过程直接利用导师的个人能力和人格感化去促动成员的成长,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般进行着。处于这一阶段的团体导师在教育预防型团体中采用导师主导型的方式进行,将会迅速成长为出色的讲师,应用在咨询与治疗和危机干预团体,这种主导型也将以其扎实的心理咨询基本功和雄厚的综合实力将整个团体相对权威的导向正性的方向。
逐渐完善并趋向完美阶段:
这时的本会团体导师,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类似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这阶段的团体导师“架子”低了,似乎没有了角色的概念,人变得谦和、平静又充满睿智了,他的人格和知识储备得到进一步的整合,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在团体中,他的举手投足都会让周围人感觉到舒服和自然,散发出一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如大海般湛蓝的心胸中,没有偏见,没有批判,甚至不会指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你在他的带领的团体中却是完全放松的状态,他似乎没有用任何主导型的模式,又似乎每一瞬间都在运用,当你走进这个团体,靠近他时,自然就会找出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不感到羞愧和一丝的不安全。这个阶段的本会团体咨询与治疗导师采用的主导模式似乎已不重要或不存在,他们在用一种大爱在撒播爱的福音。
在不久的某一天,我们本会团体咨询与治疗导师的队伍中能不断修炼出这种境界的团体带领者,奉承本会团体的核心理念,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散发着自己的爱心,将是“本会人”的荣幸,也是整个民族和世界的荣耀。
【结语】目前,我们的本会团体导师群将会呈几何数增长,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为我国的团体心理咨询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我们向本会团体的创始人韦志中以及一起为推动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在本土推广的同仁们致意崇高的敬意!
2009-6-29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在中国的价值
作者:李小燕
本会团体其自身的特点,在中国团体心理咨询中特显优势。本会团体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些原本我们已经获得的能力,在社会人际关系中逐渐失去了,我们通过团体而再次获得。这些本来就拥有的能力,再次找回来重新获得的过程就是本会的过程,这过程中加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就是本会团体。本会团体是结合人格社会化、家庭文化、家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并运用各类团体技术,例如:艺术类、语言类、工具类等完成,较易被中国人所接受。尤其是《石头的故事》是来源于现象学的一个技术,是本会创办人韦志中老师在长期的心理服务工作中逐渐总结的一个修复心灵,使心理内部更加和谐的一个实用性极强的心理学技术。此技术是国内团体心理咨询技术的一种创新与突破,同时也为本会团体提供了独特的技术支持。
本会团体适合中国心理学应用的发展。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现今,需要精神文明作为支持和补充。而现今的精神文明建设速度,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速度,从而延伸出各类的社会问题。社会心理问题以及由于心理问题延伸出的问题群出不同,例如:贫富悬殊让很多人产生心理不平衡,有部分人会用非法手段去平衡,从而出现抢劫、贩毒等严重社会问题;个人的精神需要逐渐个性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应复杂起来,从而出现家庭问题、个人情感问题……这一切问题的产生因素都是和人互动的结果,所以在团体中较为容易解决。团体心理咨询模式比较适合用于出现上述问题的预防,和相应的缓和,而本会团体由于具备自身本土化的特点,在运用上更是相得益彰。
本会团体符合中国心理学应用的需求。我国正处心理应用需求量不断攀升的阶段,人们对自我的认识的渴求和心理咨询接受的程度,加速了此阶段的发展。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需要满足这么庞大的需求量,团体心理咨询较为合适。在团体心理咨询中,是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建立健康人格的目的。运用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提升资源使用率,并且更好地解决人们的心理学应用需求。而本会团体在满足人们团体心理咨询需求的同时,正培育一批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加入发展本会团体,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的行列之中。所以更为符合我国心理学应用的需求。
本会团体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远景是十分美好的。心理学在国内受国家重视的程度正在加强,尤其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被广泛关注以后,人们在对心理学的认识也有新的理解和认可。这时候的本会已经有所成型并逐渐成熟,而且在全国各城市以及地区推广和发展,并逐渐壮大。同时,受到心理学界的认同和广大使用者的青睐。在国际上,我国的文化以及学术研究在世界上受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大,这也成为本会团体向国际出发奠定基础。只要本会在立足好国内的同时,就可以为走出中国作准备。只要有适当的机遇,本会团体将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遍地开花。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9062310431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