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让人烦?夫妻关系的小红灯

标签:
心理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健康 |
分类: 新闻点评 |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8-20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陈举
不少做妈妈的人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平时觉得孩子挺可爱的,可是他犯了点小错误,却能让自己勃然大怒,甚至打骂孩子,但事后又挺后悔。“暴脾气”一上来,为什么这么难控制呢?近日一位妈妈详细说出了她的家庭故事,而经心理医生分析发现,原来,她把对丈夫的愤怒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因此对孩子特别管不住自己的脾气。
W的叙述:我是一个十岁孩子的妈妈,平时动不动就发脾气,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没有耐心。每次发完脾气后,又觉得很后悔。
2003年左右我婆婆同我们一起住,我发觉以前和老公有什么不开心,他会让着我,但现在却总是跟我争执。我需要老公陪我,时不时会关心我,在我不开心的时候能跟我沟通,而这些他是做不到的。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不够尊重他,不能及时去表扬孩子,明知道自己身上的问题,可就是改不掉。我很希望老公能帮帮我,但事与愿违,有时反而因为他的加入,我们会在孩子面前争吵。我想先从自己身上改,但我又怕自己越弄越糟。
孩子只占烦恼的小部分
孩子真的有所说的那么让人心烦吗?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赖丽妍说,实际上,孩子给W的烦恼,大概只有30%那么多,其余的都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好造成的。
在W的叙述里提到“需要老公关心”,“发脾气的时候,希望他能帮帮我”,对丈夫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和婆婆住到一起后关系就更紧张了。赖丽妍指出,丈夫不理解自己,可以找很多原因为他“辩解”,但不满却积累在心里,如果孩子稍有不如意的表现,这些不满就一股脑发泄在他身上了。
另外,W对孩子有期待,希望他成为自己想象中的乖孩子,其中也包含了对家庭关系的控制欲望,但控制丈夫和婆婆很难,所以孩子又一次成为了发泄的焦点。
赖丽妍指出,像这样的迁怒很常见,对孩子的惩罚往往比他犯的错要重。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烦恼,不妨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夫妻关系不满更多。
爱不足够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不够尊重他,可是改不掉。”看到这句话,做妈妈的可能很心酸,为什么会改不掉这样的习惯呢?赖丽妍给出了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想通过打骂孩子来引起丈夫的注意,因为发脾气的时候,丈夫也许会来管这件事。但是他能发挥多大作用呢?像W的经历一样,“临场劝告”往往会让怒气越燃越大。赖丽妍指出,首先我们要转移一下重心,丈夫平时的关心比在发脾气时插手有用得多,如果她能告诉丈夫,自己需要什么,他会做得比现在好。
第二个原因,可能和W的原生家庭有关。原生家庭是指我们长大的那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耳濡目染的亲情模式,会延续到以后自己的家庭中。赖丽妍说,如果你觉得家庭关系总是有让人不愉快的地方,最好回忆一下,自己从前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有类似的问题?若从前没有形成爱的习惯,那么即使想给孩子更多的爱,也会有“拿不出来”的感觉。
做家庭的积极因子
脾气不好的坏习惯,是不是因为没有爱的习惯就无法改变呢?赖丽妍说,家庭关系有很多因子组成,其中一个散发积极的能量,其他的也会随着它改变。而像W一样,很多妈妈也希望自己能先做些改变,对此,赖丽妍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孩子正在形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系统,“什么是我的错,什么不是”,“我是不是比别人差”,“发生了这样的事,是我的原因吗?”。可以说在他的小脑袋里,任何来自爸爸妈妈的信息,都会被添加到这个系统中去。在孩子面前吵架,给他一些不适当的惩罚,对他的评价系统是种伤害。因此,要告诉孩子,自己有时候脾气暴躁不是他的错,是妈妈自己的原因。
第二是寻找家庭以外的支持。有的妈妈在生了孩子之后,生活圈子也缩小了,一门心思投在家庭上,好的家庭关系让人觉得很快乐,但一定要留意自己有没有其他的情绪发泄的方法,如果有烦恼但找不到人说话,找不到支持,情绪会容易集中发泄在某个家人身上。
最后,像W这样意识到自己有一些问题,就更应该注意反省,比如,和丈夫沟通比较少,但却希望他无条件的关心自己,希望他自己去发现“我需要什么”,像这样的问题,应尽量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负责任。
时报记者
为你的情绪画张画
做妈妈的如果感到情绪很混乱,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可按照下面的方法,梳理一遍情绪。
1.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下任何你想到的事情,然后按重要的程度排序;
2.发现自己的情绪,对W来说,可能会发现对孩子的烦躁,然后是对丈夫的愤怒和委屈;
3.为每种情绪画张画,通过绘画释放情绪。
做的时候尽量投入,展开联想,把相关的事情都带进来。如果觉得自己心情很乱,没办法很好的完成这件事,可以由心理医生引导完成。
“坏儿子”不是烦恼的核心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8-20 来源: 信息时报
77:
我有个顽皮的7岁儿子,还有个脾气很差的父亲。本来想暑假儿子可以陪陪父亲,但是每天老爸都会跟我投诉、埋怨、绝望,搞得我神经衰弱。
儿子这一年变化很大,做事拖拉,讲大话,粗言,更可怕的是恐吓我们说以后要去网吧,要离家出走。,我想以后真是这样我就惨了。我爸说责任在我身上,是向我学的……他说的时候哭了,因为我唯一的弟弟死了,他觉得自己60岁了,很绝望。现在搅得一团糟,我该怎么办呢?
烦恼的妈妈
烦恼的妈妈:
把家里所有的问题、烦恼都解决掉,儿子听话,父亲理解自己,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呢?换作我,我也希望能这样,不过,单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呢?
有一位心理学家叫海灵格,他提出了“家庭系统排列”的概念,说的是我们的想法、行为,都受到整个家族的影响,并非一个人单独的意愿。而据我了解,那些参加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的人,不是因为没有力量解决问题,而是家庭关系没理清楚,力不知道往哪儿使。我想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和家人有矛盾的时候,要和那些问题正面对话,是需要很大的力量和勇气的。如果这时候,家庭成员中正好有这么一个人,他没有多大的力量,也不懂得反抗,那他就很可能成为混乱的家庭情绪的出口,通常是小孩子。
所以,要把这一团糟的局面打开,不仅是靠你的努力,也要看你和父亲的关系。这个家庭系统里面,包括你、儿子、父亲、死去的弟弟,也许还有另外的重要的家庭成员,看起来是儿子“可怕”的言行让父亲不高兴,可能另有原因。请静下心来,仔细回忆一下过往的家庭生活。
至于你的孩子,他不是问题产生的核心,而是家庭问题的一面镜子,为什么这一年儿子会有变化?一年前发生了什么?你对父亲的一些情绪,有没有带到你和儿子的关系中?我特别关心这些问题。毕竟,一个7岁的孩子犯不了多严重的错,即使有,也是可以改变的。77
本栏目主持人
女,心理学硕士,奔三,喜好探索各类情绪释放、压力应对、以及提升个人心理能量的方法。
有心理困惑跟77交流,
请发信至:xinli@xxsb.com,注明77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