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处女作出版了-------《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

(2008-07-16 12:58:4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本会团体

团体心理咨询

韦志中

健康

分类: 心理咨询行业消息

我的处女作出版了-------《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

◆ 自序

 因为自己一直在做团体心理咨询的缘故,认识了一些和我一样用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帮助人的朋友。在最近的两年里,我经常遇到有朋友在我的团体工作坊里问我一些问题,什么样的团体心理咨询的书对我的团体工作有帮助?你什么时候把你的团体经验整理成为一本书分享给我们?

 

 团体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我非常喜欢使用,这个和我所从事的心理咨询的理想“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理念很吻合。所以希望用团队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咨询而受益,这是我喜欢从事团体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我热衷于团体心理咨询,那就是我对团体的理解。我认为两个人以上在一起相处,就是团体的互动,成为今天的自己是在团体中积累经验的结果。从我们一出生,身边就围了一群人迎接我们,我们自然地走进了团体中,然后在团体中成长,在团体中学习,然后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健康的人。这过程中的团体包括“家庭团体”、“学校团体”、“办公室团体”等,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团体中进行。

 

 然而在团体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你在团体中和一些人相处,会发生一些事情,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对我们“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有帮助的。可能在原来的团体中应该获得的东西,我们没有获得,不应该获得的东西,却被我们吸收。也可能是作为一个人原本就有的能力,因为原来团体的关系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些使我们“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优秀”这样的愿望大受影响。当一个人遇到这样的现象时,就需要参加有针对性改善的团体了,这个团体由团体导师带领,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进行心理咨询的团体。

 我坚定地认为每个人都需要走进这样的团体,一生至少一次,因为没有一个人不是从团体中走出来的,也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拒绝让明天的自己变得比今天更优秀。

 

 所以,我在考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思考怎样让那些不是专业的读者也能因为这本书受益,而不仅仅是专业的团体带领者。当我们发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或者多个团体中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关于团体的技术。这本书不只是适合于专业的团体工作者,也同样适合那些正在各种团体中生活的普通人。

 

随着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团体心理咨询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团体导师的队伍中来。此时,大家都会遇到一些相同的问题,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导师,需要有优秀的团体书籍来指导、参考和学习。但目前的情况是,团体心理咨询类的书比较少的,适合当下中国本土应用的团体书就更少了,这些少有的团体书,大多都是在描述一些理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很明显,真正实践类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我把过去开展的一些团体中的视频、音频、原始资料,在不违反职业伦理的前提下,整理出来,形成这本书分享给更多正在从事团体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们,以及关心团体心理咨询发展和所有希望在团体中更快乐生活的朋友们!可以说是我完成这本书的主要动机之一。

由于我本人学习习惯的原因,我在整理这本书的时候,就考虑到大家阅读的灵活性,在阅读本书时,不需要从头到尾式的阅读,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那部分直接进入那个章节。

 

本书有几个新的概念,一个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到的一些经验,把团体心理咨询在本土文化下分为三种形式进行,这样会更具体和有针对性,适合不同的团体形式。另一个是把团体的操作过程分成三种主导,这部分可以适合不同的团体导师的操作风格。

另外,就是本书的一个章节里加入了更适合本土文化的团体方式——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所涉及的是我的一个已经成型的论文《本土心理咨询技术探索——石头的故事在团体中的应用》。喜欢表达性团体治疗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本章。

 

写一本书不难,难的是写一本负责任的书。本书完成经历了两年时间,在本书完成的过程中,不仅我本人体会到辛苦,许多朋友和我分享了这其中的苦与乐。

我要感谢我的好朋友于东辉,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给予了我许多支持和大量的建议,在此表示我真诚的谢意!

我要感谢心理学家张粹然老先生( 我的老师)。他今年86岁了还活跃在心理学的舞台上,为心理学而奉献自己全部的精力,我把书稿邮寄到他在成都的家,张老非常细致、认真地看了全部内容,给了我许多真挚的建议,让我很感动!

还有帮助我整理资料的亲爱的助理们,他们是:肖爱武、苏韵瑜、阮淑贞、李斌、江为智、kitty、韦学亮、叶子瑜、曹文研、赖丽妍、陈惠、曹莉、谢恒、田野。在这里请接受我真诚的感激,感谢你们和我一起为了推动团体心理咨询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所做的努力。

 

                                                         韦志中

                                                      2008 年  于广州家中

 

 

韦志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团体活动,运用心理咨询的技能和方法,对社会上的广大求助者的心理障碍和疾病。作心理咨询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近,他把这几年心理咨询的经验编写成书,准备出版。我认为:这些经验对当前社会上心理障碍日益加重的患者的治疗和调养都会产生广泛的疗效。

 

团体心理咨询的工作,在我国开展的还不够普遍,在目前有些大城市的心理疾患又在扩大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治疗等工作,必定会对全民保健和社会和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特别希望广大读者在胡锦涛主席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学习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经验,提高团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科研创新的深度,为中华全民健康服务。

 

 

                                                 张粹然

                                                2008.5.5

 

◆ 本书的结构

 关键词:系统全面化、专业本土化、实战具体化、风格个性化。

 本书共分十章,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 导言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全书的整体概念及团体咨询的现状,也阐释了我对团体心理咨询的态度、见解和领悟。通过阅读这个部分,可以更好地把握全书的核心理念,对团体心理咨询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  主要从共性方面介绍了作为一个团体咨询师所必须具备的伦理观、引导能力、具体技术的操作、技术的创造和灵活运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环境下的团体咨询背景所引发的思考。

第三部分(第五章至第七章)  全面的阐述团体心理咨询应用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和具体的目标,让读者清晰的了解到各种团体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此部分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读者可参照不同形式团体的适用对象进行有所侧重的学习和研究。例如教师,他们可以着重阅读教育与预防团体,而企业管理者,可以不看第三个治疗方面的团体,而并不影响其阅读和学习的效果,使读者真正的各取所需。

第四部分(第八至九章)  全面的分析了团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常见的现象,如“臭石头现象”、“导师不成长现象”等,并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团体带领的主导形式,读者通过阅读本部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以及带领风格,更全面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五部分(第十章)  这部分是我在本土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很独特的一些尝试,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表达性艺术团体的技术,《石头的故事》针对团体中的应用。在当下的心理咨询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在我的团体心理咨询实践中,尝试逐步融入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从而提升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因此把这一部分列为独立的一个章节,希望能给更多的人以启发和参考。

 

◆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编辑按语

⊙团体心理咨询的现状

⊙本土化的团体心理咨询—本会团体

⊙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的比较

⊙我的团体带领成长之路

 

第二章  团体心理咨询师的伦理观

编辑按语

⊙我的心理咨询伦理观

⊙安全问题

 

第三章  关于团体技术

编辑按语

⊙艺术类团体技术

⊙语言类团体技术

⊙工具类团体技术

⊙自己来创造团体技术

⊙运用与转换团体技术

 

第四章 成为团体导师

编辑按语

⊙会心团体的发展历程

⊙今天我们面对的团体

⊙作为团体心理咨询师的思考

⊙团体导师必需的基本技术

⊙团体导师必备的能力

 

第五章 教育和预防团体

编辑按语

⊙教育与预防团体概述

⊙学校团体

⊙企业团体

⊙社会团体

 

第六章 心理成长与心理咨询团体

编辑按语

⊙职业发展冲突应对和自我定位团体

⊙人际关系改善团体

⊙不良情绪应对团体

⊙两性关系能力团体

 

第七章 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团体 

编辑按语

⊙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团体的功能

⊙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团体特点

⊙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团体团体开展模式

⊙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团体的带领者能力要求

 

第八章 团体的三种主导模式

⊙以导师能力为主导的团体

⊙以团体技术为主导的团体

⊙以团体动力为主导的团体

⊙三种主导模式的结合

 

第九章 团体中问题及常见现象

编辑按语

⊙冲突

⊙“臭石头”现象

⊙同质团体

⊙由冷到热与由热到冷

⊙由冷到热与由热到冷

⊙应对观察者

⊙关于迟到与早退

⊙关于契约

⊙导师不成长现象

⊙分离的处理

⊙促动员与导师的角色定位

⊙目标难以实现的一些现象

 

第十章 表达性艺术心理团体——石头的故事

编辑按语

⊙关于石头的故事

⊙内在小孩成长

⊙亲密关系修复

⊙情绪自我处理

 

 

本书定价26元,出版社通过全国发行渠道发行。有需要者也可和广东科技出版社联系(http://www.gdstp.com.cn/)。或者登陆淘宝在线(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12b42d612e1a33885e8890b60b1515e2.jhtml购买。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研修班(珠海)十月开课

   http://www.wzz.com.cn/school/show.asp?series_id=1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