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老家过春节(一)

(2008-02-13 00:00:00)
标签:

春节

风俗

过年

文化

分类: 成长故事
 

我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技术的层面,都会考量一个人出现了心理不和谐的现象和文化的关系,这个文化又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家庭文化,然后是家族文化,再就是地域文化。我这次和朋友们分享在家乡过春节的一些见闻,主要涉及最多的是地域文化部分。

 

我的家乡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淮河流域,这里的人自古以来就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天灾,淮河在过去,每一百年就发九十四次洪水,一到洪水来临,人们纷纷远走他乡,或者讨饭,或者卖艺,或者定居。等到洪水退去回来一部分人,又新移民一部分。有的移民是自发的,有的是政府号召的。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这里的人很多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没有宗族观念,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在生存的过程中,都会有人际关系的心理需要。也就是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如果一个家族在一起,就有安全感。但由于这个地区都是四面八方迁徙过来的人,不是一个家族整体来的,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就很缺乏,人们为了应对这些,就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来满足这样的心理需要和生存需要。这种方式就是“认干亲”,认干亲的形式有“接干儿子”的,有“拜把子”的。这样以来就有了联盟的感觉,这个在过去非常常见,在中国近代,尤其是上个世纪的20年代,上海滩的一些帮会都发源自这个地区。

这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现在我们这里又出现了新的文化特点,我把这个叫做“打工文化”,每到春节临近,我们这个地区的火车站就要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里,为什么,是因为这个地区的很大一部分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到上海、广州、厦门、北京等地区打工要回家过年了。过完年从初四开始又陆续往外走,那种场面都不比广州火车站小。这样的情形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我相信还会继续一些年。

 

什么是文化,我个人不是研究这个,只谈自己认识,我认为文化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当这种有规律的现象被固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称为文化了。

 

这个地区的人在外面有几个尴尬,第一个尴尬是,你在浙江、福建、广东等一些南方地区的时候,他们说你是北方人。你到北京、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区的时候,他们又会叫你是南方人。第二个尴尬是,在外面会被人们问及,你们那里是不是猴子很多这样的问题,呵呵,这里是平原地区,那里有猴子呢!原因是过去太多这个地区的人为了生活弄一个猴子去讨饭,过去我们村子里就有几个靠这个养活一家老小的人。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但当被问及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是落后地区的人。

 

家有亲人去世三年不能办喜事

 

大年三十12点,家家开始放鞭炮,这预示着新年就要到来,帖上对联是这个时候的工作,但有的家庭就不贴,比如我们这个家庭就不贴,为什么呢?是因为我的爷爷是刚去世的,要三年不能帖春联,要是帖了春联,爷爷就不能回家过年了。

 

但也有例外,比如我叔叔家今年就可以贴,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的一个堂弟在我爷爷去世的当年100天之内结婚了,我们这里有个风俗,家里面要是有人老人去世,三年之内家庭不能有人结婚,要结婚也可以,必须在亲人离去的100天之内办理喜事。这样的话,这个家庭当年春节就可以贴春联和喜字了。所以今年我的爷爷就是来我家,或者我的伯父家过年,一定没有去我的叔叔家。呵呵!

 

三十早上坟前集合

 

每年的年三十早上,你可以看到地里面只要有坟的地方,就有人,就有鞭炮声音。这是所有的家庭的男人们,到他的家庭或者家族的坟前去请祖先回家过年的。无论路途有多远都会回来,必须要有一个,亲自到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就能体验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在这里不好开展了。有的家庭没有儿子,在这里说是没有后代,就只有他的外甥或者其他远房亲戚来为他送上一些纸钱,请他回去过年。

 

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个问题,因为今年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年。我的爷爷在这一年去世,我知道消息正在一个地区开一个工作坊,眼泪强忍在心里,后来课程结束我回来看了我的爷爷,但也只是看到他住的地方了。我写好了一个祭文,就是要在三十这天完成,在心理学上我把这个叫未完成事件的告别仪式,属于人类文化学的范畴

 

腊月28,我从北京西站回安徽老家,上火车前买的环球时报这个时候,起到了作用,我平时很少看报纸,因为很多新闻都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来了解。今天的环球时报是一个关于海外华人回家过年的主题。我看着一个一个关于人在他乡的故事,一个一个关于回家过年的经历,我的眼泪流了下来。睡在我对面的人看了我一眼,我也朦胧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继续看报纸,继续感触。

 

突然我感受到一些东西,我仔细地寻找,发现过去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正在今天重演。1995年是猪年,今年也是猪年,1995年的腊月28我从厦门回家,今天也是腊月28,我乘坐北京开往厦门的火车上。猪在12生肖里是排在最后的,过了这几天就又进入下一轮了。已经过去的这个12年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是很重要的。12年前,我在到处寻找自尊,处处碰壁不得要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寻找自尊。12年后我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找到了一些自尊。我开始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生活。

 

站在我们整个村子的公墓里,这里都是没有名字的坟,我的长辈给我介绍这个是谁,那个是谁的时候,我和一些小的兄弟跪在那里磕了一个头。感慨生命的现象,也暗自告诉自己珍惜人生旅途。

 

关于拜年

 

初一早上见到谁都是一样的话“今年起来的早吗”?呵呵,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的。三十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年饭,我们家的年饭今年是我哥哥做的。然后开始看春节晚会,到了11点30的时候,哥哥继续起来做饭,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很简单了,全部的东西都在前一天准备好了,而且这顿饭只吃饺子和面条。我和其他小孩则是忙着把炮弄开。等到12点正式点着。今年我买了100元的鞭炮和400元的烟花,我哥哥也买了100元的鞭炮。我这边正在准备开始的时候,就听见我们对面的邻居已经开始了,呵呵,等到他家的炮响完之后,我这里就开始了。

 

这里有一个看点,就是新年的第一顿饭必须是男人做,女人则是等吃。呵呵,男人还必须是一家之主,一边忙煮饺子,一边把香火和蜡烛点燃,饺子煮好端上两碗放到桌字上面,先敬各路神仙,然后全家开饭。

 

吃完饺子就开始去拜年了,从自己家里的长辈开始,比如爷爷奶奶,然后到父亲的兄弟,然后就走整个家族,所有的男人都会到家族里最长辈分的家里去,先问一句“起来的早吗”?然后聊些家常,一会又来第二拨人。我们就好走了,一只走到11点。恰些年初一上午我基本都不会在自己家吃饭的,小时候我每年拜年完毕,就回家提着礼物,到我的干爹家去了,中午一般不会回来的。

 

这些年长大了,自己也有了孩子,也很少再在那里吃饭了,红包自然也没有了,我变成给红包的了。我有两个干儿子,一个是在我8岁的时候接的,那时候他才出生,我要在很早就去接他,拿着一个灯笼。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干儿子要干爹亲自去接三年,然后他就自己来了。另一个是我在14岁的时候接的一个。今年他没有回家,他们全家都到乌鲁木齐去了。第一个干儿子去年结婚了,如今也有孩子了。小时候我在中学读书,他在小学读书,见到就家干爹,现在还是干爹地叫。我记得我刚结婚的时候,我太太都不习惯,他直接叫娘,把这个娘都叫的脸红了。

 

等到腿走的有点累的时候,我就要回家了,一个方面也看看来给我拜年的干儿子,另一个方面,要拿一些礼物去我的干爹家去了。

 

其实如今的干亲也很少有过去那个时候亲的了,都是一些利益关系,不象过去,我对干爹就有感情,他接我过年的时候,正是我的父亲有病的时候,父亲病了6年时间,家里很苦。别人说我是属大龙的,父亲是属小龙的,我和父亲相克,我一定要找一个干爹。要知道当时家庭不好,风雨飘渺。很少有人愿意和你这个家庭有关系。我的干爹知道后,马上找上门来。到现在我们这个家庭的人,都感激于当初他的这个举动。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上帝总是好象给我们开玩笑,但其实这一切又都是生命的缘。

 

受头

 

如果不是我们这个地区的人,“受头”这个词是很难理解的。有一句过去的戏词“老丈人啊,丈人大,你把我老婆养活大”。是啊,老丈人把你老婆养活大,是你的大恩人,你在迎娶这个你心爱的女人,和你要相半一生的女人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感谢这个老丈人呢?

 

我们这里的答案就是磕头,有磕头,就应该有人接受,接受这个磕头的大礼的人自然就是老丈人和丈母娘了。这样重要的一个仪式,不能随便啊,自然要叫来三姑六婆,亲戚邻居见证啊,于是就选择了在大年初二进行,年处二新姑爷,都要到丈人家,丈人家大摆酒席,亲戚邻居都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做在正堂屋中间,上香烧纸告慰祖先,新女婿跪地磕头。

 

前一年结婚的所有人,都要在第二年的初二进行这个仪式。现在也有选择初四进行的,我们这里一般结婚的好日子都是在,腊月初六、十六、二十六,主要是农历双号。

 

初四我和我的叔叔去姨奶家拜年,之前我很少去,因为我的奶奶去世几年了,去年和我叔叔聊天说起这个姨奶。我奶奶8岁的时候没有了娘,她爹就又娶了一个,后来又生了几个孩子,我这个姨奶那时候才三岁,等于是我的奶奶把她带大的。它们感情很深,我知道这些就想今年一定去看看这个和奶奶感情好的老人。去了之后老人很高兴,正好遇到她的第二个儿子的女婿上门磕头,呵呵。等于是我的表妹出嫁了。我要封红包,还被安排在和新姑爷在一起作陪。

 

我很少在家,家里规矩也多,我一年都基本不喝一回白酒,这次也值得硬着头皮上了。你就看菜就是一道风景,新女婿这桌是一盘接一盘地上,上了桌字放不下,把原来上的拿回去,我也没有数也没有问,估计也由30多个。因为光冷拼就12个了。新女婿一个人座在正席,就是北面,其他三面各有两个,其中一个是陪新女婿来的,一般就是能喝酒的。这里有个风俗,新女婿第一次来,要不就不喝一杯,要动一杯,今天绝对让你喝醉。为了不让酒席冷场,一般都要找一个能喝一斤高度白酒的人陪着一起来。就这样,还要看这个陪家会不会游戏,要是说话不到位,会被这边的人说甚至是骂,骂自然是骂新女婿没有被教育好,不懂规矩了。呵呵,这里面的花花说不完,多的很!

 

未完待续

女人和男人拜年区别

青年男女相亲忙

喝酒花样多(酒文化)

闹新房

一票难求

人在他乡恋故乡

 

十二年盘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