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社会/纪实升旗 |
分类: 成长故事 |

从北京回来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时间了,一直想写一下自己对北京的一些感受,但因为出去了好长时间,积压的一些咨询没有做,所以没有空闲下来。今天下午只有一个咨询,所以我可以写一下我的一些关于北京的一些感受了。
在北京西站我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40分钟,多次犹豫是不是要改变方式,但看到前面的队伍在减少,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搭乘地铁的时候,我听到一声大叫,回头一看竟然有一个小伙子被就要关闭的地铁门给卡住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庆幸自己住在广州,这是以前没有的感觉。
来北京很多次,都没有去看升国旗的仪式,这次内心里面总想去体验一下那种感觉,头天晚上我在电脑上查到第二天升旗的时间是6点39分,于是开始准备去。去的时候很顺利,当时只有5点30分,心想这样总可以站个好位置了吧,但到了之后,还是后悔去晚了,长长的一排人墙,把我这个只有1米69的人排在了后面。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完全明亮。
时间在很慢的心理体验下到了升旗的时刻,内心有些激动,觉得祖国的伟大,和自己的幸福。忽然耳边想起卖地图的声音,我内心此刻有一些愤怒,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说着我理解的北京话的年纪不大的阿姨,她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继续着。内心顿时对自己的首都不满起来。
北京市是一个直辖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孩子,如果说把它排一个顺序,那一定是“皇太子”,其他的三个直辖市就是它的弟弟。除了几个祖国的儿女,还有很多省也是它们的兄弟姐妹,只不过可能是一个父亲不是一个母亲的关系。
在这个家族里,“皇太子”是最受关注的,原因很简单,祖国的事情大多要在它的家里进行。这样就给它家里的成员增加了很多负担,也带来了荣誉。
北京市是北京人的城市,北京是中国人的首都。
当两者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开始混乱。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作为首都的北京要和作为北京人的北京市有一个区别。如果首都北京因为祖国的繁荣,而变得力不从心的时候,可以考虑把作为首都的北京再扩大一些,比如弄一个“大首都北京”。
我座在去香山的车上看到了中国民族大学,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大学如果建在云南该多合适啊,这是整个中国的民族大学,如果建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其他地方,首都就轻松一点了。有天晚上我看新闻,说到国家大剧院的事情,我再想如果这个我们国家的大剧院建设在西部的银川,领导人要是去看演出是不是会很辛苦?银川是不是可以因此就可以增加发展动力了呢?
上个月我在天津开一个培训班,明显感受到天津没有特色,我问了一些人,你们怎么没有一个城市的品牌,你们也是一个直辖市啊?最后闲话结果是离北京太近,不愿意当弟弟,但又当不了哥哥的原因。
想到这里我开始为那些远离首都的一些祖国的儿女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