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话题 |
分类: 心理学专业文章 |
作者:韦志中
青春期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过程,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在此期间会发生进一步的性分化,个体从儿童转变为具有第二性征和生育能力的成人状态。性激素水平的显著升高是男女两性青春期发育的基础,是由下丘脑、脑垂体和性腺控制这这些变化。
青少年期是从社会性的角度界定的一段发展时期,与青春期有点年个关系,青少年期代笔着心理上的转化过程,此前是儿童的行为与态度,此后是具备了成人的行为、态度和责任。一个世纪以前,青少年期要短得多,教育过程的延长导致了青少年期的延长。
青春期,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其时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时期。青春期大约起始于10-12岁,早的可提前到5-6岁,也可延迟到15-16岁。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成熟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一些女孩只需1年左右,另一些长达5-6年或更久。青春期发育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家人过去青春期启动年龄、遗传、种族、社会、经济、文化、地理、营养、气候、身体脂肪的比例以及其他因素等。
青春期通常分为3个阶段:1、青春前期介于10-13岁,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2、性征发育期约为13-17岁,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明显发育为特征,少女出现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3、青春后期在17-20岁,生理上变化逐渐缓慢下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体骼变化已不明显。
随着性腺活动的变化,少年人除出现月经和遗精外,也可发生其他方面的正常性心理表现,如强烈的性感受和性幻想,男孩阴茎自动勃起的次数增加,少女阴道分泌液增加,自慰行为的频率上升。青春期不仅出现生理和心理变化,同时也面对社会生活需求的挑战,如恋爱和择偶,婚前性行为等。
女性的变化
女性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标志是乳房的发育,髋部和臀部形成浑圆的轮廓,形成成年女性的体型;第二个标志是阴毛的生长。女孩的身体开始快速生长的时间大约比男孩早两年,但生育能力,即男孩产生成熟精子得时间比女孩产生成熟卵子得时间早。
月经初潮对于女孩来说,不仅是一件重要的生理学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件。她们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是消极的,如恐惧、厌恶、羞耻,有的是积极的,如自豪、成熟感和女人味。如果女孩对月经初潮毫无心理准备,可能会发生消极的反应。
男性的变化
睾丸的发育:青春期前,男孩的睾丸容积是1~8毫升,而成人睾丸的容积是12~25毫升。这种容积的变化,几乎完全是青春期生长和发育的反映,青春期睾丸开始发育、增大,睾丸内逐断有精子的生成(18岁以后可出现遗精),并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出睾丸酮.随着睾丸酮在血浆中的浓度不断增加,男性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并逐渐出现第二性征。
外生殖器的发育:男性到9~12岁后,阴囊开始增大,伴以阴囊变红和皮肤质地的改变,12~15岁后,阴茎变长。但周径增大的程度较小,15~18岁以后,阴茎和阴囊进一步增大阴囊颜色变深,阴茎头更充分地发育,直至外生殖器的形状和大小呈成年型。
阴毛的发育:阴毛受睾丸与肾上腺所产生的雄激素的控制。男性阴毛发育的次序类似于女孩,各个男孩达到一个特定阶段的年龄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各阶段的持续时间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此外,男性在青春期,喉结逐渐增大,声带加宽,声调变粗,发音低沉,并且有乳房硬结出现,胡须,腋毛也逐渐长出。
生理的发育并不必然伴发心理的趋于成熟,在内环境,特别是内分泌剧烈变动的。青春期,正是青少年最容易发生过失并出现悔恨终生的阶段,如少年早恋,少年犯罪,少女怀孕,酒精中毒,药物滥用等。多数年轻人可顺利渡过青春期,有的则会经历不同的困扰。青春期少年常因自己的外表所苦,他们努力表现自己的心理特质,并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包括扩大性活动的范围,如对异性拥抱、接吻、爱抚,甚至发生性交关系。主要的表现有:
恋爱、择偶及心理
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有以下阶段,每一阶段的心理表现是不同的:
1、疏远异性期。指青春期开始的半年至1年(11-12岁)期间内的两性疏远阶段,其时性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性别意识刚刚萌芽。他们发现彼此间性别的差异,便产生明显的性不安,如少女对日渐隆起的乳房感到羞怯,少男则害怕被人看到开始长出的阴毛。他们对两性间的接触持疏远和回避态度,如因学习或工作需要,双方接触时感到拘束和难为情。他们认为两性间亲近、恋爱是可耻的。
2、向往年长异性期。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在性萌发期,即少年男女对性问题的认识从不知到知发展的过渡,他们对性问题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朦胧状态。其时他们可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疏远异性和发生恋年长异性现象,恋长者少年对成年或老年异性出现依恋。
3、接近异性的狂热期。此期少年男女的特征是精神兴奋程度高,往往对异性带有幻想色彩,很少考虑到会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情感发展的速度较快,迅速达到炽热的阶段,即热恋。从初恋到热恋是少年男女双方感情逐步深化的过程。狂热期间双方相互吸引力加强,激动程度高,有相互了解的迫切要求,真诚和信任感增强,而且思维方法和活动方式也发生改变。
4、后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期。此期特点是划清恋爱和婚姻的界限,不可逾矩,不要放纵的亲昵,正视对方的缺点,认真地和负责地沟通,增加了解。和谐爱情的逐步形成,是基于双方遵守承诺和共享建立起来的美好前景。通常在激情消退后,会发现对方存在以往未曾注意到的缺点,能够比较冷静地看问题。心理和谐的爱情(心理相容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双方的生活志向、理想和目标大体一致,它是婚后共同生活的思想基础;另一是双方的性格、爱好、兴趣、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的和谐,它是婚后共同生活的感情要素。
婚前性行为及心理
大多数热恋中的年轻人,随着爱情的深化,出现一定程度的亲昵行为,如拥抱和接吻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社会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在目前情况下,有相当部分青少年男女按捺不住,发生婚前性行为。当今多数成人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可取,而且少女受孕打胎,对身心都带来有害影响,故应采取措施防范。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夫妻婚前有性行为者,婚后不和睦的发生率高。婚前性行为往往导致性关系随便、道德观念淡薄、性生活紊乱以及性病的传播等。
婚前性行为大多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双方常伴发紧张、害怕、恐慌等心理和不道德感与羞愧感,极易引起性反应抑制和性焦虑的发生,从而导致心因性阳痿、早泄和性乐障碍。要教育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学会自尊、自重、自爱和自制,使自己的性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用健康的思想和法制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切不可使一般边缘性性行为发展为越轨的婚前性行为。防范婚前性行为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制订出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