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作者:韦志中
(2007-6-26)
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心理咨询的文章,叫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最近对于这个话题我又多了一些理解,想分享给大家。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在和同事开一个技术督导会议,中间谈到关于心理咨询技术和咨询师个人之间的关系,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几年从事心理学,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的人走进这个领域,但最后做得好的却很少。国内经常有各种技术流派的老师来开课程,也有许多人参与了学习,但有些技术班结束以后,没有一个学生可以成功的运用学到的技术。
有一天晚上,我和一个好朋友说起关于技术班接下来如何开的话题,他告诉我他在一个城市招募了15个人的技术成长班,是连续性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年时间,但也只有一个人可以很好的运用这个班里所讲授的技术。
一个学生问我,到底心理咨询师的本钱是什么?我想了很多答案都觉得不是很正确,我是人本主义倾向的咨询师,按照我的咨询理念,我说是共情和积极关注,实际上到最后是爱的力量,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比别人更了解自己,每个人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量走出现在的困惑地带。
在我的眼里没有病人,因为我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是成长,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完善自我,都在谋求心灵的成长,都需要寻找符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只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而已。也许因为成长的不好,现在影响到了通往快乐和幸福的速度,所以现在开始寻求别人的帮助,也许寻求的是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也许寻求的是一个算命先生的判断和肯定,也许在各个宗教领导者那里找到可以解释自我痛苦和冲突的一个理由等等。
没有了病的概念,就只能谈成长,每次我在我开设的课程上,都可能会问大家一个这样的问题,无论是企业讲座,专业技术班,还是心理成长小组。“是什么原因让你的两条腿不停地挪动,最后挪到这里来,是不是听说韦志中老师的课必须来,不来会有不好结果,就象一些不太成熟的宗教信仰者说的,你不信我们信的领导,你就会下油锅”。
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样,也有和我一样的回答,“因为我要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加优秀”。我听到很开心,终于发现了一些来自内心深处的真诚。
是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需要成长,但作为一个协助别人成长的专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到底需要什么能力,需要什么技术,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达到别人两条腿辛苦的愿望呢?
心理咨询领域有几大流派,在许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发展和总结了几百个不同的技术,我一直把这些技术叫做工具,因为是可以复制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拿来用的。有些工具是许多人的实践积累,最后固定下来的,比如从心理剧大师莫雷诺那里学习到后又经过调整的格式塔常用的“空椅子技术”,心理剧的模式经过加工而形成的家庭治疗技术“家庭雕朔”,这些都是经典技术的代表。上个星期五小组里,我和参与成员互动的一个主题“十年”,实际上也是一个绘画技术,通过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运用现象学的原理,让参与成长的人了解到自己内在的心理世界,在完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达到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理空间的效果。
心理咨询技术可以大到一场演出,小到一个字。有些上过我课程的学生,亲切地称呼我为“哼哈先生”。这是因为我有时候只用一个字来表达现象和真实,声音比较低的一个“嗯”,就是“是这样的意思”,这是关注,是理解,是倾听的表现,带有惊奇的一个“哦”,就是“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状”。这是理解的传递,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真实现象慢慢出现,不需要着急。
技术有时候是一条棍,有时候是一把刀,有时候是一个手指头。
如果是一把刀,这是一个好技术,没有经验的人也可以拿来用,然后达到效果,但有时候也会不小心伤到别人和自己。
如果是一条棍,需要一点技巧,你需要知道是应该刺还是应该抡,要是在一个小门口,需要刺,要是在空旷的地方可以抡。
如果是一个手指头,那就有点难办了,因为没有功力就没有用,这样的技术一般要看谁用才会有效果。如果有些经验,虽然没有功力但可以准确知道各个穴位的位置,那就可能有点用,但如果对方的功力高一些,可能有经验也没有用了。
有时候我们拿到一把刀,是好的工具,但自己不能拿捏准确方位,也不知道何时是最佳时机,可能最后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以前我写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的时候,我理解的心理咨询是,第一技术是工具,第二技术是个人人格。今天我在原来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经验的环节。
技术是完全死的,好的应用才能发挥它的真实效能。应用的第一个环节是经验,就是实践,如果没有实践,技术是技术,我是我,我在一次讲座中也说过这个问题,一些心理咨询的初学者,总是在说哪个技术好,哪个老师好,我突然想到一个影象,“一个吃着咸菜窝窝头的人,正在吐沫横飞地谈论他在美国的亲戚如何发达,一边形容一边吃”。如何避免它(技术)是它,我是我呢?练习很重要,我说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是失败的就是根据这个说的,没有任何的实践课程,不参加一天培训的人都有很多考到证书,这些人以为自己就是专家了,这是很大的问题。没有经验的练习过程,就如同自认为自己是刀枪不入的古代某个宗教。虽然有的时候也能有效果,但挫折一定在前面的。
我上面提到的手指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现在也有很多大师都在教授这些技术班,比如催眠治疗技术、以现象学为导向的家庭系统技术等。这些课程完成之后,大家都会了“一指禅”,但都不能用它站立起来,最后没有人可以做的很好。就真正地变成了我所说的“你是你,它是它”现状。尽管有的时候可以借助经验寻找对手的眼睛和穴位,但还是失败的时候多。有功力的人运用这样的技术,就可以有效果,但心理咨询的这个功力有是什么呢?首先,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人格内部的能量,这就是爱,是和谐的内部心理空间的具体体现。我最近提出的一句话,是我对心理咨询最近的理解,也是我目前感到很开心的一个观点。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人格与人格互动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内部心理空间的连接,才可以形成安全的场,才会出现真实现象。前几天一个外地的咨询师给我电话,说老师我用你教授的技术,结果没有达到你当时的效果,我说这是一个过程,你还没有能够把当事人的心理空间和你的心理空间连接起来,没有形成一个温暖的心理世界,所以技术就不能够达到效果。
我的文字功底不是很好,写东西大多依靠自己的真实感受描述,今天的感觉多一些,所以就写得多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话题,我会在以后文章里更多的表达出来,希望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