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案例督导课——心声热线培训

(2007-04-06 12:07:40)
分类: 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

45日晚,在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心声热线的辅导员的专业培训课,准时开始。

在辅导员们的强烈要求进行案例督导的情况下,今天晚上由韦志中老师为四位心声的成员进行了个人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督导。

在课程正式开始前,韦老师用“凳子上的人”为主题,引发了一次学员们对自我和他人的一个洞察和了解的氛围。面对着放在大家中间的一个空凳子,每一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以及外在的一些表现,反映出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思维的方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个性与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让我们既关注到了现象,有关注了自己的内心,似乎韦老师的一句引导,就擦亮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现象,并把它准确的反映出来,这让此刻的我们兴奋不已。

在正式开始进行案例督导之前,韦老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整个案例督导的流程,虽然我们进行过很多次的案例督导,但是每一次的案例督导之前,韦老师都要非常严谨的再次介绍流程与环节,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在整个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环节,并严肃认真的强调,在提问的时候,不能够有攻击、评价、分析、建议,一但出现了这些,马上叫停。心声的成员都非常清楚,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我们,不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谢谢韦老师!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70406111102-1.jpg

 

四位接受督导的成员,开始报案例。从自己的接线过程,时间长短,重要的一些内容,自己的处理方式,结束时候的当事人的反馈,自己提出的疑惑和问题,非常详细的向大家呈现了整个的过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去听,并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韦老师也在一旁很认真的记录着。虽然心声三期的课程刚刚开始一个多月,接触的内容也不是很多,也是第一次上正式的案例督导课,但是他们都非常认真的去体验和学习。

在提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针对自己疑惑的地方,和接线辅导员一一澄清自己的问题。大家都对不同的案例提出了问题,问题还真不少,看来刚刚的陈述过程大家都很用功。在提问环节的最后,韦老师也提出了几个问题,不过这几个问题是四个接线线人都必须去回答的,第一个就是,接线人员对案例初步的印象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您觉得在整个过程中,您为当事人提供了哪些帮助?”,第三个问题是,“您觉得在咨询中您的哪一种咨询技术是使用的最好的?‘第四个问题是,“是否提出转诊?”。

韦老师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              在咨询过程中,满足了谁的需求?也暴露出了我们在接热线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急于去挖掘别人的问题,而迷失了真正的方向和目标。“在咨询中,有助于实现来访者的目标的一切事情,我都去做;一切不利于实现来访者的目标的事情,我都不做。”这是韦老师的观点,也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尽量不要去做,特别是只满足我们自己的一些事情。

二、              咨询的目标是什么?咨询的目标是以来访者的问题为中心。当一个人找到我们,向我们述说他的问题的时候,不管那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哪怕他是为了踩死一只蚂蚁而自责与内疚,来寻求帮助,我们就要从他的角度去帮助他,而不是从我们个人的角度,认为那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韦老师还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来明确大家对咨询目标的概念。

三、              什么时候应该转诊?转诊要符合几个标准,一个是咨询师在评估了来访者的问题后,认为不是自己的能力能够帮助他的,如神经症,或者超出了咨询师的能力以外的心理问题,如一个擅长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在接到不是自己擅长的婚姻情感类的来访者的时候,就应该建议转诊。一是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匹配的程度,来访者认为咨询师不能够帮助他的时候,也可以转诊。韦老师还具体的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需要一些转诊的情况。

在进行了几个问题的澄清后,韦老师就四位报案例的辅导员的问题和困惑,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由于今天报案例的人数比较多,整个课程一直在进行,中间也没有休息,一直持续到2220分,对于韦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次专业的案例督导,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一些理念上的更正,让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高质量的前行。期待下一个星期四的来临,谢谢韦老师!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070406111102-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