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养师德,乐教勤业

(2008-12-10 16:43:40)
标签:

教育论文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修养师德,乐教勤业

“面对家长的嘱托,既有责任,更有使命;面对学生的企盼,既有爱心,更有奉献。”在我市教育系统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入开展“以心换心”活动,坚持不懈搞好师德教育的环境下,我对师德修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在上岗之前我们都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培训,都掌握了大量有关师德的知识,对师德都有了相当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埋头于教学,日复一日重复相同工作的情况下,我们是否仍在坚持自己的初衷?在学生情况复杂,并不断成长变化的条件下,我们是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反思调整,使自己的师德修养符合时代的要求,利于孩子的成长?两个“面对”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温与反思的机会。我认为,高尚的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热爱学生

这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而且这种爱必须是一种博爱,是克服自己的好恶,仔细揣摩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发现其可爱之处的对全体学生的爱。在这种博爱之下,要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要宽容的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有充分的耐心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赞赏不应只是少数优等生的特权,学困生更需要鼓励和关怀,平等对待后进生,甚至给予他们更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学会爱,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好学乐学。

二、    乐教勤业

这是师德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爱是师德内在化的表现,它外在的具体表现就是——乐教勤业。它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把这一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能从中体会到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并在这种乐趣的推动鼓舞下勤于职守,兢兢业业。

乐教勤业不是一句空话,它通过一些细微的活动具体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之中,在平凡之中显现出师德的高尚。比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要求学生不说谎,自己首先要坦诚,诸如此类,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表率,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

热爱学生与乐教勤业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只有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热爱,才能真正做到乐教勤业;只有做到乐教勤业才能表达出我们对学生的爱,否则这爱只是一句空话,毫无实际价值。

三、    尊重家长

这是师德的又一重要表现。教书育人的独特任务使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大大区别于其他工作。社会给了我们诸多的尊重与荣耀。但身为教师的我们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家长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我们,甚至有许多我们不及的地方,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准工作的重点,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我们在教学之外,与家长其实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我们没有任何权力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的家庭情况各异,师德高尚的教师坚持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媚上,不傲下,与家长平等对话,切实从孩子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总之,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对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算得上师德高尚者。

当前,我们学校提出的“三好”,正是对师德修养与师德践行的高度概括。

读好书,是师德修养提高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师德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高。只有坚持读书,才能不断更新观念,了解适应社会变化,准确把握学生心态。同时,只有坚持读书,才能不断提高师智、师能。学高为师,技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通过读书不断提高师能、师智,才是乐教勤业应有的表现。

上好课,是师德修养高的直接表现,是一名教师价值最本质的体现。上好课,是要以科学的知识施教,要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另外,教师还要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现实条件下,对教师上好课,体现较高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示好范,是师德修养精神力量的体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小学阶段的孩子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爱模仿,模仿学习后的影响较深远。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以“两个面对”为契机,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践行“三好”,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努力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