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天安门华表

(2012-03-13 22:42:51)
标签:

北京

天安门

华表

同题材钱邮

极限片

集邮

钱邮活动

分类: 封片戳

                        http://s11/middle/4bc18fbchbb20e2f6039a&690

                    北京天安门华表极限片


                       

                           http://s15/middle/4bc18fbchbb20e1dbfe4e&690

                    北京天安门华表


                 http://s5/middle/4bc18fbchbb20e3286934&690
                       

                      北京天安门华表

    凡是到过天安门的人,无不赞叹雕刻精致的汉白玉华表,它浑圆挺立直冲云霄。天安门的华表前后各有一对,“门外华表柱二,金水桥环之,门内亦华表柱二”。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为9.57米,重20000多公斤。在直径为98厘米带有层层回环不断的云朵石柱上,盘绕着一条巨龙,龙四足,无爪雕饰得卓约生动,跃然飞舞,可谓鳞角峥嵘,臂爪劲健,给人以玉龙翱游云天之感。在雕龙巨柱顶端,横叉着白石云翅,呈朵状。云翅上面是圆型承露盘,盘上有一蹲兽,名“望天”。在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四面雕刻云龙,外面四周环绕白石雕花栏杆,栏杆四角柱头上,雕有四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子,它们头朝的方向与“望天”的方向一致。亭亭玉立,造型精美的华表,是主体建筑天安门的极好装饰,使得天安门更加威严壮丽。对于天安门的两对华表,北京曾经流传过耐人寻味的古老传说。据说华表顶上的蹲兽叫吼(音),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性。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石面向南,望着皇宫外头,人们叫它“望君归”。它们负责注视皇帝外出时的行为,盼望皇帝早日回宫,不要老在宫外寻欢作乐,久出不归,荒废朝政。当皇帝外出游玩久久不归的时候,“望君归”就说话了:“君主啊,你不要在外面游逛了,你回来料理国事吧,我们日夜盼望你回来,把眼睛都快望穿了。”在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面向北的石,翘首宫内,人们叫它“望君出”。它们负责监视皇帝的宫廷生活,如果皇帝深居后宫,不经常出来查看民情,便劝戒皇帝说:“君主啊,你不要老是呆在宫殿里,只顾和后妃取乐,你该出来看看人民的苦难吧!我们日夜盼望你出来,把眼睛都快望穿了。” 在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希望遇到“太平盛世”,希望遇到开明的好皇帝,于是就产生了“望君归”、“望君出”的民间故事。它表现了人民对他们用自己双手建筑起来的美丽华表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人民朴素的愿望和对统治者奢靡生活的不满情绪。天安门前金水桥畔两根对称的华表,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在共和国诞生后的前几年里,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节时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机会等群众活动。为方便游行队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华表和石狮向北挪移了6米。搬动两万多公斤的华表,说起来也不怎么费力,但考虑到华表柱身上的精雕细刻不致于受到丝毫损坏,最后决定用衫蒿杆、麻绳和吊链等传统的起重方法,把华表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整个挪移工作分为瓦工、扎架、石工、搬运四部分,各环节相互配合,组织工作非常严密。在华表迁移中,一位祖上五辈都为宫廷建筑搭架子,15岁入清内务府营造司房库,年已64岁的老搭材匠徐荣起了技术上的指导作用。从华表等精美的古建筑中,足见中华民族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