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泉海伏龙
泉海伏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47
  • 关注人气:4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菌纸币,你知道么?

(2013-12-31 08:32:51)
标签:

文化

分类: 其他类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3年12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据检测,一张人民币纸币带菌高达17.8万个,危害着公共卫生安全。专家因此建议:将“烟用接装纸抗菌技术”植入人民币】


  一张纸币带菌高达17.8万个,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人民币会这么“脏”。2004年12月10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在北京召开“烟用接装纸抗菌技术植入人民币的可行性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我国在解决目前世界上香烟存在的卫生隐患后,应尽快立项,将“烟用接装纸抗菌技术”植入人民币纸币,消除这一世界性的纸币卫生隐患。


  一、抗菌币生产的背景


  长期以来,两大全球性难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隐患:一是香烟在储存、吸食、传递过程中污染和传播的微生物感染;二是各种纸币在流通过程中所污染和传播的病菌。美国科学家经对流通美元进行卫生检测后发现,美元纸币表面携带的菌落总数高达31万/平方厘米,而中国的现金流通量比美国大,更新周期也比美国长,因此人民币的带菌量更高。2003年10月,由CNN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细菌学研究中心对亚洲七国纸币进行微生物检测,发现人民币污染细菌最多,一张纸币带菌高达17.8万个。1981年,我国流行病学科研人员在北京、上海等6大城市,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采样631件进行细菌学检查,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而且这些附着在钞票表面的细菌,有的存活时间相当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发和传染呼吸道、肠道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又有人作了检测,银行出纳员数钞票3000张后,其拇指、中指和食指带菌数比点钞前增加37倍;有关专家发现,在患性病的临床病人中,大约有10%的人从事的工作与钞票“有染”。


  国内外技术界为解决和消除这一疾病传染源,曾先后研制出了许多钞票消毒仪器和方法,例如:紫外线、微波、红外线、臭氧消毒仪等。但这些措施对于流通的纸币来讲,都是短时效的一次性消毒,均不能解决流通纸币受污染频率高的问题。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玉溪水松纸厂于2003年4月研发成功的广谱抗菌高新技术产品———“烟用抗菌接装纸”,在2004年年初一投产,世界知名卷烟企业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就一次性把全厂年生产的840亿支卷烟全部使用上了“烟用抗菌接装纸”。此后,成都卷烟厂、云南会泽卷烟厂、沈阳卷烟厂、什邡卷烟厂、营口卷烟厂、韶关卷烟厂等一些卷烟企业,也先后使用了该项技术。

 

  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何金星介绍,使用“烟用抗菌接装纸”的每条香烟,其新增成本不足两分钱;同样,使用该项抗菌技术印刷100万百元一张的大面额人民币,所需增加成本不足8元。据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博士后、总工艺师、“烟用接装纸抗菌技术”主要发明者和负责人迟广俊介绍:在该项技术研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已向国内外科技权威期刊发表抗菌技术方面论文4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检索2篇,其中在英国《surfacecoatings&technology》(表面涂层与技术)国际性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被科技界公认为是高水平文章。


  通过造纸及印刷特殊工艺,能使一张极普通的纸同时具有抗菌和防伪功能;它也能使目前全世界流通的纸币具有抗菌功能和再度防伪功能;且抗菌时效与产品的寿命等同。这一成果及其在流通纸币上的技术延伸,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共卫生专家高守一教授认为,把抗菌技术植入人民币的想法,对于引导大家树立卫生意识、敦促人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很有现实意义。中科院院士陆士新教授说,社会不提倡吸烟。但在戒烟很难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吸烟与健康研究平台”,从烟草本身的危害和卫生隐患等方面来尽量降低吸烟的负面影响,是值得提倡的;“烟用抗菌接装纸”使用在过滤嘴上取得的成功,对于“抗菌人民币”的研究,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张流波研究员评价,将抗菌技术运用到香烟过滤嘴上,能够防止或减少香烟在储存、传递过程中的微生物感染隐患。钞票由原来的集中消毒发展到单张自带抗菌功能,将会是一项重大突破和创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消毒研究室主任张文福博士认为,将该抗菌技术植入人民币纸币是完全可行的,技术上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国家立项、政策支持。与会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云南省科技厅等有关单位的专家指出,把人民币纸币变为“抗菌纸币”,把“脏”得可怕的人民币从“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隐患中解脱出来,已成为亟待启动的一项十分急迫的公共卫生安全防范工程。


 

  他们建议,在科技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下,整合国内技术资源,尽快立项,共同对“抗菌人民币纸币”项目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开发,以利于更早实现“抗菌人民币技术”的产业化,健康国民,造福社会。

 

    二、抗菌币用纸的研制


  2003年8月24日,成都交大晶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祚万透露:“无菌”人民币率先实现“成都造”,对细菌杀灭和抑制率可达99%以上。早2002年,交大晶宇就已经开始与成都印钞公司联合研制“无菌”人民币,在对上百项指标进行了反复研究后,科研人员将一种名为“氧化锌晶须复合抗菌剂”的抗菌材料加 入人民币中,有效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使人民币“无菌”。“人的双手比厕所还脏!”周祚万介绍,根据中国抗菌材料与制品协会调查,仅一只手指甲中的细菌就多达1000~5000个,手掌上残留的细菌种类比厕所中的细菌种类还多,汗水恰恰是细菌的营养物。目前,美、日等国家已经很重视对无菌钱币的研究。周祚万说,以前人民币灭菌通常采用紫外线杀菌,对很多细菌难以起到作用。如何使抗菌材料充分溶入纸张中,是一道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研制初期,科研人员采用在纸张中加入分散剂的办法,但所要求的纸张湿强度却遭到破坏。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在不影响人民币原有的湿强度、韧性和外观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物理方法,将抗菌材料加入人民币中,运用多重杀菌原理,对人民币上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进行杀灭,攻克了这一难题。据悉,人民币抗菌纸张已经从成都印钞公司实验线上小批量生产出来。2011年,采用这种抗菌纸张印制了少量试验类抗菌钞,如2005年版10元券(UL冠,简称0510)和2005年版100元券(C9Z冠,简称05100),箱号上有“抗菌”二字(05100C9Z暂时没箱号),此两种抗菌钞冠号只发现在河北省区域有,且0510UL冠最大流水号目前仅见到23开头的,不知道河北其他地区有没有比这更大的序号。因为是2011年试验币,投放市场流通一段时间后,就要收回检测其抗菌效果,故现在这些试验币不多见了,加上投放地区范围窄,当时仅有部分集藏者留一些(多为豹子号),现已成为凤毛麟角。有人称,0510除了UL冠外,还有UM和YX冠也是抗菌币,其中,0510UM笔者手中也有实物,序号已看到31开头的,是否还有更大的序号,有待于同好补充。至于05100C9Z至今还未收集到实物,河北廊坊一位泉友2013年5月有幸收集到一刀05100C9Z 68打头和一捆0510UL(无签,使用条形码捆签)01打头的抗菌币,前者头一张尾号为594,后者头一张尾号为341,并非一般原刀币、原捆币尾号都以××1打头,即非标准百联和千联,由此笔者推断,因该币用纸的特殊性,可能其中不存在补号。也曾咨询过他的卖价,他说不知行情,其实是不打算卖了,看来现在收藏它已经有些难度了。

  三、抗菌币印制展望

  抗菌
纸币纸张从外观看,版别、暗记与其它普通的0510没什么两样,且增加的印制成本微乎其微,在不影响纸币湿强度的情况下,如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国家银行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印制发行纸币时普遍使用抗菌纸,那么,早期的抗菌试验币将成为抗菌币的鼻祖。纸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应用于一切商品流通环节,抗菌纸币的使用,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使用抗菌币有如此好处,普遍印制抗菌币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同样,在泉友中,因历来对首发币种的情有独钟,2011年印制的抗菌币必会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品种,而且目前正是最佳状态,许多人不知道还有抗菌币之说,十有八九的泉友更不知抗菌币是怎么回事。正因为如此,笔者特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12/201312309294293833.jpg
抗菌纸币外包装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