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钞补号探究(冬日雪狼)

分类: 其他类 |
所谓补号,是相对普通冠字号码而言的,是指在纸币印刷过程中,专门印制一些特定冠字号码的钞票,用以替补普通流水号钞票中不合格的产品,故称补号。而印有补号的钞票也称作补票。几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钞票都存在补号一说,而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补号却不尽相同,今天笔者就谈一谈补号。
补号概念在中国纸钞收藏界流行大约起源于二零零六、二零零七年左右,时至今日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而对于非专注于纸钞收藏的朋友来说,补号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尤其对于收集世界各国钞票的藏友来说,因为补号形式千差万别,更是摸不清头脑。但尽管补号形式有很多种,归结于一点,补号是既普通又不普通冠号,它是广泛而又普遍存在的。
一、人民币中的补号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印制。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发行以来,已经发行了五套。我们今天流通并广泛使用的人民币是1999年版和2005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我国的第一套、第二套以及第三套人民币均是以罗马数字作为冠字,阿拉伯数字为流水号码,共同组成的冠号。其中也同样有补号存在,但现在我国的前三套人民币均已停止流通。因此,笔者这里就说说目前仍在流通使用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补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三种纪念钞票中的补号进行简单说明。
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均由两位汉语拼音字母为冠字,加上八位阿拉伯数字共同组成冠号。即从A-Z,不使用V。任意两个字母组成冠字,连同八为数字流水号共同组成。如CP12345678。【注:在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中壹圆券和壹佰圆券中的新形式冠号中(如A3B45678901),在冠字中不使用I、O、V】而补号则是以每个大组的最末端的冠字作为替代票,即补票。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5/20135218342445046.jpg
我们先来看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冠字印刷和投放顺序并不是以AA、AB、AC…为顺序,而是划分为几大组,分组印刷并投放。例如第四套人民币第一大组是A-J×P-Z。即包括AP、AQ、AR…AZ一直到JP、JQ、JR…JZ。而第一大组的投放顺序也并非从A*、B*、C*、D*…这样投放,第四套人民币是第一大组是从C*、E*、G*、I*、A*、B*、D*、F*、H*、J*。而在这组中,CP是第一个冠字,也就是第四套人民币的首发冠字,JZ是这组的最后一个冠字,也就是补号冠字,用以替代正常生产印刷的钞票中不合格产品的。当JZ冠字下所有号码用完之后,便使用JX作为补票(因为第四套人民币中JY冠是票样,故此没有试用JY作为补号),以此类推。每一大组均有最后的冠字,而最后的冠字一般都是作为补号而使用。具体可以第四版人民币第一大组冠号印制顺序表作为参考:
C组 CP CQ CR CS CT CU CW CX CY CZ
E组 EP EQ ER ES ET EU EW EX EY EZ
G组 GP GQ GR GS GT GU GW GX GY GZ
I组 IP IQ IR IS IT IU IW IX IY IZ
A组 AP AQ AR AS AT AU AW AX AY AZ
B组 BP BQ BR BS BT BU BW BX BY BZ
D组 DP DQ DR DS DT DU DW DX DY DZ
F组 FP FQ FR FS FT FU FW FX FY FZ
H组 HP HQ HR HS HT HU HW HX HY HZ
J组 JP JQ JR JS JT JU JW JX JY JZ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5/20135218342437588.jpg
第五套人民币同样适用此理论,唯一的区别是,第五套分组上与第四套有区别。举例说明,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大组是A-J×A-J。即包括AA、AB、AC…AJ一直到JJ。而该组的投放顺序是从F*组开始,然后是E*、G*、D*、H*、C*、I*、B*、J*、A*。这样一来,最后的冠字是AJ,因此在第五套人民币第一组冠字中,AJ便作为了补号冠字使用,当AJ冠字所有号码使用完毕之后,之前的冠字AI便作为补号冠字继续使用。具体可以第五版人民币第一大组冠号印制顺序表作为参考:
F组 FA FB FC FD FE FF FG FH FI FJ
E组 EA EB EC ED EE EF EG EH EI EJ
G组 GA GB GC GD GE GF GG GH GI GJ
D组 DA DB DC DD DE DF DG DH DI DJ
H组 HA HB HC HD HE HF HG HH HI HJ
C组 CA CB CC CD CE CF CG CH CI CJ
I组 IA IB IC ID IE IF IG IH II IJ
B组 BA BB BC BD BE BF BG BH BI BJ
J组 JA JB JC JD JE JF JG JH JI JJ
A组 AA AB AC AD AE AF AG AH AI AJ
上述仅列举了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大组冠字中补号确定规则,该理论是我国人民币中目前依旧使用的补号规则,因此,只要掌握了冠字分组、印刷和投放顺序,便比较容易推算出人民币补号是什么,这样也更方便对补号品种进行收藏。
纪念钞,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种,自1999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钞票”以来,我国共发行过三张纪念钞票,其他两张分别是2000年发行的“迎接新世纪纪念钞”、2008年发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在这三钟纪念钞票中,钞票冠字均已J为冠字,意为“纪”字的拼音缩写。而目前能够见到的补票只有在2000年版迎接新世纪纪念钞中有发现,补票冠字为“I”,在“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和“奥运纪念钞”中,暂未发现补号存在。
二、港币中的补号
港币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现行港币由香港政府和三家银行共同发行,三家银行分别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HSBC)、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SCB)、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BOC HK)。流通中的港币同样有补号存在。
港币的冠字的分组和发行顺序与前文所说的人民币冠字相比较起来,就容易理清的多,因为大多数港币冠字是从AA开始依顺序发行,即AA、AB、AC、AD…AZ,BA、BB、BC…。现代港币中只有个别券票不按此发行,如早期2003年之前的香港渣打银行钞票一般都是先从A冠发行,之后是B、C、D、E…Y,印刷完毕之后开始启用AA、AB、AC…,即先使用单字母作为钞票冠字,印刷使用完毕之后改用双字母作为钞票冠字。其中单冠字的Z作为补号使用,当Z冠字用完后采用双冠字ZZ作为补号继续使用。
而作为普通流通港币钞票而言,大多数是以ZZ作为补号形式存在,用以替代不合格产品,补入其中。当ZZ印刷完毕之后采用ZY、ZX、ZW、ZV…。因为港币几乎每年都更换钞票上年版日期,但大多数情况下,冠字是接续上一年没有使用完的继续使用。例如:1993年版香港渣打银行100元港币冠字从A冠发行至Y冠,随后印刷AA冠结束;而1994年版香港渣打银行100元港币冠字则接着1993年的冠字,从AB冠开始继续印刷。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5/20135218342671171.jpg
现代港币,不论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所发行的港币,还是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或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所发行的港币,均是由香港印钞公司承印,因此在冠字印刷和投放顺序上都是趋于一致的。掌握这样的港币冠字印刷及投放顺序,便很容易熟识港币中的补票。
但自2010年新版港币投放以来,采用机检封装投放,基本取消了补号的使用,当遇到不合格钞票之后,直接以下一张钞票替代,不再用专门印制的补号钞票替代,因此,在新版港币投放至今日的两年里,笔者并没有发现有补号存在,至于港币的补票是否就从此消失,还有待遇进一步考证。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5/20135218342992280.jpg
另外,港币中的纪念钞票一般冠字都是以带有特殊意义的字母组成作为冠字,因此补票的冠字也多较为特殊。例如,2008年,中国银行发行面额为港币贰拾圆的奥运纪念钞票,普通冠字分别以AA冠、BJ冠、HK冠和无冠字为代表,字母含义几乎表示了首发、北京、香港等意思。而此种情况下,补号冠字并非流通票的ZZ,却使用了AB作为补号,因此中银香港2008年奥运纪念钞票等港币纪念钞票都是以特定冠字作为补号。
附:港币纪念钞票冠字表
2008年版中国银行奥运纪念钞票港币贰拾圆券:普通冠字AA、HK、BJ、无冠字,补号冠字AB。
2009年版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成立150周年慈善纪念钞票港币壹佰伍拾圆券:普通冠字SC(渣打银行英文缩写),补号冠字HK(香港HONGKONG英文缩写)
2012年版中国银行百年华诞纪念钞票港币壹佰圆券:普通冠字AA、无冠字,补号冠字AB。
补号概念在中国纸钞收藏界流行大约起源于二零零六、二零零七年左右,时至今日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而对于非专注于纸钞收藏的朋友来说,补号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尤其对于收集世界各国钞票的藏友来说,因为补号形式千差万别,更是摸不清头脑。但尽管补号形式有很多种,归结于一点,补号是既普通又不普通冠号,它是广泛而又普遍存在的。
一、人民币中的补号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印制。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发行以来,已经发行了五套。我们今天流通并广泛使用的人民币是1999年版和2005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我国的第一套、第二套以及第三套人民币均是以罗马数字作为冠字,阿拉伯数字为流水号码,共同组成的冠号。其中也同样有补号存在,但现在我国的前三套人民币均已停止流通。因此,笔者这里就说说目前仍在流通使用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补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三种纪念钞票中的补号进行简单说明。
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均由两位汉语拼音字母为冠字,加上八位阿拉伯数字共同组成冠号。即从A-Z,不使用V。任意两个字母组成冠字,连同八为数字流水号共同组成。如CP12345678。【注:在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中壹圆券和壹佰圆券中的新形式冠号中(如A3B45678901),在冠字中不使用I、O、V】而补号则是以每个大组的最末端的冠字作为替代票,即补票。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5/20135218342445046.jpg
我们先来看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冠字印刷和投放顺序并不是以AA、AB、AC…为顺序,而是划分为几大组,分组印刷并投放。例如第四套人民币第一大组是A-J×P-Z。即包括AP、AQ、AR…AZ一直到JP、JQ、JR…JZ。而第一大组的投放顺序也并非从A*、B*、C*、D*…这样投放,第四套人民币是第一大组是从C*、E*、G*、I*、A*、B*、D*、F*、H*、J*。而在这组中,CP是第一个冠字,也就是第四套人民币的首发冠字,JZ是这组的最后一个冠字,也就是补号冠字,用以替代正常生产印刷的钞票中不合格产品的。当JZ冠字下所有号码用完之后,便使用JX作为补票(因为第四套人民币中JY冠是票样,故此没有试用JY作为补号),以此类推。每一大组均有最后的冠字,而最后的冠字一般都是作为补号而使用。具体可以第四版人民币第一大组冠号印制顺序表作为参考:
C组
E组
G组
I组
A组
B组
D组
F组
H组
J组
第五套人民币同样适用此理论,唯一的区别是,第五套分组上与第四套有区别。举例说明,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大组是A-J×A-J。即包括AA、AB、AC…AJ一直到JJ。而该组的投放顺序是从F*组开始,然后是E*、G*、D*、H*、C*、I*、B*、J*、A*。这样一来,最后的冠字是AJ,因此在第五套人民币第一组冠字中,AJ便作为了补号冠字使用,当AJ冠字所有号码使用完毕之后,之前的冠字AI便作为补号冠字继续使用。具体可以第五版人民币第一大组冠号印制顺序表作为参考:
F组
E组
G组
D组
H组
C组
I组
B组
J组
A组
上述仅列举了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大组冠字中补号确定规则,该理论是我国人民币中目前依旧使用的补号规则,因此,只要掌握了冠字分组、印刷和投放顺序,便比较容易推算出人民币补号是什么,这样也更方便对补号品种进行收藏。
纪念钞,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种,自1999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钞票”以来,我国共发行过三张纪念钞票,其他两张分别是2000年发行的“迎接新世纪纪念钞”、2008年发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在这三钟纪念钞票中,钞票冠字均已J为冠字,意为“纪”字的拼音缩写。而目前能够见到的补票只有在2000年版迎接新世纪纪念钞中有发现,补票冠字为“I”,在“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和“奥运纪念钞”中,暂未发现补号存在。
二、港币中的补号
港币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现行港币由香港政府和三家银行共同发行,三家银行分别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HSBC)、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SCB)、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BOC
港币的冠字的分组和发行顺序与前文所说的人民币冠字相比较起来,就容易理清的多,因为大多数港币冠字是从AA开始依顺序发行,即AA、AB、AC、AD…AZ,BA、BB、BC…。现代港币中只有个别券票不按此发行,如早期2003年之前的香港渣打银行钞票一般都是先从A冠发行,之后是B、C、D、E…Y,印刷完毕之后开始启用AA、AB、AC…,即先使用单字母作为钞票冠字,印刷使用完毕之后改用双字母作为钞票冠字。其中单冠字的Z作为补号使用,当Z冠字用完后采用双冠字ZZ作为补号继续使用。
而作为普通流通港币钞票而言,大多数是以ZZ作为补号形式存在,用以替代不合格产品,补入其中。当ZZ印刷完毕之后采用ZY、ZX、ZW、ZV…。因为港币几乎每年都更换钞票上年版日期,但大多数情况下,冠字是接续上一年没有使用完的继续使用。例如:1993年版香港渣打银行100元港币冠字从A冠发行至Y冠,随后印刷AA冠结束;而1994年版香港渣打银行100元港币冠字则接着1993年的冠字,从AB冠开始继续印刷。
现代港币,不论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所发行的港币,还是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或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所发行的港币,均是由香港印钞公司承印,因此在冠字印刷和投放顺序上都是趋于一致的。掌握这样的港币冠字印刷及投放顺序,便很容易熟识港币中的补票。
但自2010年新版港币投放以来,采用机检封装投放,基本取消了补号的使用,当遇到不合格钞票之后,直接以下一张钞票替代,不再用专门印制的补号钞票替代,因此,在新版港币投放至今日的两年里,笔者并没有发现有补号存在,至于港币的补票是否就从此消失,还有待遇进一步考证。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5/20135218342992280.jpg
另外,港币中的纪念钞票一般冠字都是以带有特殊意义的字母组成作为冠字,因此补票的冠字也多较为特殊。例如,2008年,中国银行发行面额为港币贰拾圆的奥运纪念钞票,普通冠字分别以AA冠、BJ冠、HK冠和无冠字为代表,字母含义几乎表示了首发、北京、香港等意思。而此种情况下,补号冠字并非流通票的ZZ,却使用了AB作为补号,因此中银香港2008年奥运纪念钞票等港币纪念钞票都是以特定冠字作为补号。
附:港币纪念钞票冠字表
2008年版中国银行奥运纪念钞票港币贰拾圆券:普通冠字AA、HK、BJ、无冠字,补号冠字AB。
2009年版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成立150周年慈善纪念钞票港币壹佰伍拾圆券:普通冠字SC(渣打银行英文缩写),补号冠字HK(香港HONGKONG英文缩写)
2012年版中国银行百年华诞纪念钞票港币壹佰圆券:普通冠字AA、无冠字,补号冠字AB。
澳门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自20世纪初,澳门币问世,澳门币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早期澳门币一直由大西洋银行作为代理银行发行
大西洋银行早期澳门币中因为每种冠字的投放量均不满该冠,所以很少有见到补票存在,如1981年版澳门钞票,基本上每组冠字号码只从00001印刷至75000,很难见到流水号码大于75000的,因此是否有专门的补号冠字存在,还是以流水号大于75000的钞票作为补票,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直到1991年版大西洋银行澳门币出现,才发现部分券票存在补号,如大西洋银行1991年版10元澳门币中即存在以ZZ为冠号的补票。因澳门币多数为国外印刷机构代为印刷,其中10元券、1000圆券为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印刷,其他面额钞券由葡萄牙里斯本官印局印刷,对于流水号也同样存在在同一冠字下,流水号码未能印足的现象,因此补号规则也并不一致,个别券票至今也未曾见过补票。而自2005年版大西洋银行钞票改由香港印钞公司统一印刷之后,大西洋银行澳门币补号规则便与现行港币补号规则一致了,即普通冠字从AA开始,然后是AB、AC、AD、AE…按顺序发行,以ZZ作为补号,当ZZ冠字下号码使用完毕后,采用ZY作为补号。
中国银行澳门币从1995年开始发行,中国银行所发行的澳门币均由内地印刷,即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版印刷,因此在第一版中银澳门币中,补号确定规则与人民币补号确定规则类似,即以该组最后的几种冠字作为补号。
举例说明,以中国银行1995年版10元澳门币为例,发行量1000万张,冠字由AA开始按顺序印刷至DV结束,正好100个冠字,每个冠字印刷10万张钞票。而整个大组AA-DZ冠字中,最末端的冠字分别是DZ
2008年,新版的中国银行澳门币问世,随之而来新的补票确定形式也出现了。2008年版中国银行澳门币中,不再沿用过去的补号确定方式,而采用了Z*作为补号,从ZA开始,累计各面值,至今发现该版澳门币中有ZA、ZB、ZC三种冠字作为补号冠。但三种冠字之间并非是ZA冠号码印刷完毕才使用ZB,而是三种同时存在,每种补号冠字,几乎都没有发行足额。至于具体原因尚无明确说法,笔者以为,因为澳门币是订单式印刷,或许是不同批次印刷的钞票所采用不同的冠字作为补号而使用。
四、台湾纸币中的补号
台湾自1949年起开始印刷并使用新台币,新台币是台湾的法定货币。现行新台币纸币中包括壹佰圆券、贰佰圆券、伍佰圆券、壹仟圆券和贰仟圆券五种面额组成。现代新台币冠字号码形式基本是由四位英文字母和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英文字母在数字前后各二个,即AB-CD形式。如AA123456LU。在新台币发行中,也并非是按照普通的AA-AA、AA-AB…或者AA-CD、AB-CD…的顺序发行。以现行流通的新台币为例,首发冠字的确使用字母A,第二字母依顺序有K,L,M,N,P,Q,R,S,T共有9个,这里的两个字母所组成的冠字均在数字编号之前。如:AK123456ZB、AL123456UJ等等,至于后面两个字母并不是确定是否首发冠字的关键。
而作为补号,新台币也是有特定的冠字,比如,在新台币补号中,前面两位字母是相同的,如AA、BB、CC等,而后面的字母多以K-M×U-Z。这一点和人民币冠字组合形式类似,具体来说如下:
AA-KU、AA-KV、AA-KW、AA-KX、AA-KY、AA-KZ;
AA-LU、AA-LV、AA-LW、AA-LX、AA-LY、AA-LZ;
AA-MU、AA-MV、AA-MW、AA-MX、AA-LY、AA-LZ。
例如民国九十三年版1000元新台币,补票包括AA-KU、AA-KV…AA-KZ、AA-LU…AA-LZ(其中-代表了任意六位流水编号)。
新台币的冠字投放及印刷顺序或多或少与人民币冠字投放及印刷顺序类似,都是以特定的组为单位,使用特定的规则作为补号确定原则,只有掌握了特定的分组,才可以推算并确定究竟谁是首发冠字谁是补号冠字。.
五、外币中的补号
外币,泛泛的说即人民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通过前文对我国人民币及港澳台地区纸币中的补号确定规则进行总结后,我们便比较容易了解外币的补号了。外币补号也无外乎就是这几类。例如:
(一)以某特定组的末端冠字为补号;以Z、ZZ、AZ、ZZA等末端冠字作为补号。
(二)以特殊的符号作为补号。如现行美元中一般为前后均有英文字母冠字,中间为八位数字,补号多位最后一位字母以“☆”星号取代,即当看到一组例如为“AC12345678☆”号码的美元时,该张钞票实为补号。以“☆”星号为补号的还有一些国家,例如菲律宾等;
(三)以特殊数字开头代表补号。如日本,号码第一位是9,也就是钞票编号大于900000的钞票即为补号,不论冠字是什么。再如新加坡2000年版2元
(四)以其他特定字母作为补号。如哈萨克斯坦货币,首发冠字为AA,而以两个向上的箭头形状的符号为冠字配以流水号的钞票作为补票使用。
补号,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些特定的冠字和编号的普通钞票,补充到普通钞票之中,以替代那些不合格的产品而出现的钞票即为补票。作为补票本身,在设计和印刷质量等各方面,和普通钞票并无区别,只是人为的区分下编号而已。而事实上,每一张钞票每一个冠字号码都是唯一的,仅仅是从宏观的意义上来看,或许补号与补票才有着他特定的稀少性吧,也正因为如此,补号才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种,被更多收藏爱好者所认知和认同,并系统地去收藏。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6/201367859653637.jpg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6/201367859646180.jpg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6/2013678591279011.jpg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6/20136785912715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