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中的特有――长内齿(吴晓)

分类: 古代钱币 |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江南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刘坤一,以“因制钱缺乏,不敷周转,洋元行销,利权外益”为由,上奏朝廷,获准在江南设局铸造银元,在南京西水关内云台闸南岸沿河收买基地,绘图兴建厂房。次年6月,刘世芳受命招募造币工人,并带领他们去湖北银元局学习造币技术。10月初,厂房竣工,建成东西两个厂,东厂铸造银元,西厂则专铸制钱,设“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管理两厂的日常事务。同年10月28日,东厂铸造大小不等的五种无纪年“光绪元宝”银元。而后依次开铸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等八个干支纪年银元。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4/2013423972439541.jpg
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4/2013423972432084.jpg
江南造币厂在光绪年间,铸造发行了众多不同版别年号的银元,深受大家的喜爱和研讨。在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带干支年份的戊戌、已亥币中就出现了四种长内齿币,其中戊戌就有三种。戊戌币中有,一:正面文字面长内齿。二:背面蟠龙图长内齿。三:正面、背面两面长内齿。已亥币中是背面蟠龙图长内齿。(详见附图)
一:戊戌(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元宝壹元(七钱二分)铸造时,原来有防伪的只有0.5毫米长的内齿在铸币过程中严重磨损,并需修模。在修模中出现了正面、背面特有的二种长内齿模具,而且在铸造使用搬动上下面模具时,在原有正背面长内齿的基础上,而没有凑对,出现正面长内齿、背面长内齿二种版式。共三种。
二.:已亥(光绪二十五年)币在铸造时,由于其模具背面蟠龙图与上一年铸造的戊戌币一样,民间俗称为老龙,背面蟠龙面也使用了戊戌背面蟠龙长内齿的模具,所以出现了已亥背面蟠龙长内齿的银元。
其后虽然从庚子开始的带干支纪年江南币银元背面蟠龙图有了新的变化,但老龙长内齿也不可能再有错配了。经仔细研讨,各省造的背面蟠龙图银元也再没出现过长内齿。研究其版别,这里面确是其乐无穷!
前一篇:邮票投资纵横谈(雏龙欲飞)
后一篇:澳门龙钞前途难以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