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cold的旅行,冬游俄罗斯(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贝加尔湖)D6
标签:
旅行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捷里别尔卡北极光 |
分类: 旅行日记 |
D6:摩尔曼斯克——捷里别尔卡——摩尔曼斯克(1)
到了北极,不到北冰洋岂不可惜!距离摩尔曼斯克约140公里的北极渔村捷里别尔卡,这个北冰洋畔的小镇,看到北极光的概率极高,因此又被称作“北极村”。本来是打算住在这里的,行前查资料了解到通往捷里别尔卡的路很容易下雪封路 一旦封路几天都出不来是正常的,也有人说摩尔曼斯克才是看极光的最好地点,捷里别尔卡由于容易下雪,所以看极光反而没有摩尔曼斯克概率大。因此放弃了住在捷里别尔卡的打算,选择了一日游。
捷里别尔卡北冰洋之旅,还是在同一家微店预定的一日游。
离开摩尔曼斯克往东的那条主干道很平坦,一路上风景不错,沿途欣赏北极风光。行驶了100公里后往北岔入支路,这是条有路标的碎石路,经过纯净、结冰的湖泊,穿越永久冻土的北极荒原,感觉像是世界的尽头,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有一种末日来临前的孤寂。

捷里别尔卡是科拉半岛北岸、位于巴伦支海沿岸的小镇、北冰洋上的一个小定居点,属摩尔曼斯克州管辖。17世纪上半叶,曾是季节性渔业基地,不久发展成为重要的渔业中心。20世纪60年代,随着超大船只的到来,捷里别尔卡的捕鱼业逐渐衰退,捕鱼业逐渐衰退,留下许多废弃的船舶,而在洋流的作用下,这个海港渔村也成为了海上失事船舶最后的停靠点,因此被称为“船舶的墓地”。

因居民不断搬去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小渔村人口从1000锐减到350,到处是废弃的空房,独自承受极地天气的考验。这里成了被世人遗忘的地方,时间永远停滞在苏联时期的地方。
进入小镇,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水汽氤氲里一些被遗弃在海湾中的船舶,北极圈内船舶的墓地。
然后我们进入了这个已经北人类遗弃的小镇,走在残垣破瓦的小镇上,看着一幢幢历尽沧桑的老房子,满目凄凉,不禁让人在这冷冽的空气中感到一丝丝的伤感。在这里你能感受一种凄美,别有一番感触。
小镇的另一端,如今随着追光游客的到来,有了渐渐复苏的迹象。我们在这里遇到大批的中国游客,这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里有漂亮的学校,友善的当地人和他们温暧的家。这里还是奥斯卡提名影片《利维坦》的故事发生地。
来到这里按当地的风俗,应该大大地呼吸一口来自北冰洋的空气,这样可以消除你一年的烦恼。在北冰洋岸边,呼吸一口来自北冰洋凛冽刺骨的空气,远眺着洋面上那大块大块的浮冰,那是怎样的一种振奋、一种清醒!据说调香师恩尼斯鲍是一个出生在在莫斯科的法国人,就是受摩尔曼斯克的北极空气启发,调制出了香奈儿的第一款香水:香奈儿5号。

这里的雪是我见到最美丽的雪,北极凛冽的风把这里的积雪刮出漂亮的弧线,踩一脚拔出来,留下的脚印就像用手指戳一下奶油蛋糕留下的指印。
我很喜欢这个看上去破败又崭新的小镇,让人感觉格外的神秘与向往。这里萧瑟荒凉,到处都是废弃的船舶与房屋,这里时而风雪大作,时而艳阳高照。这里荒芜,却又充满生机。选择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来这里寻找这小镇那点失落的荣光,聆听自已的脚步在这小镇上的回响,感受那凄美的一刻。


一日游回到摩尔曼斯克天还亮着,我们请求司机把我们送到“阿廖沙雕像”。因为昨天我们到“阿廖沙雕像”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还下了大雪,完全没看清楚。司机还是蛮好说话的,但是在我们要求他等我们,再送我们回民宿他就不乐意了,只答应等我们十分钟时间。一路小跑到“阿廖沙雕像”一次匆匆忙忙的游览,十分钟回到车上,司机夸我们守时间,不知道这司机以前遇到过多少不守时的游客。把我们送回民宿后,我们给了司机500RUB小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