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2018-04-05 19:49:41)
标签:

都江堰

二王庙

松茂古道

南桥

分类: 旅行日记

D13:今天得行程是都江堰一日游,虽然以前来过,但是同伴都是没来过的,我极力推荐成都行程中一定要安排时间到都江堰。

列车刚停稳还没出站就听到有高音喇叭在喊:这是到都江堰的旅游直通车。跟着人流进了售票大厅才发现这是旅行社在高铁车站的驻点,其实就是跟团游,赶紧退了出来。

出门没走几步就有当地人凑上来搭话说:他们是都江堰人,送人来车站的,现在要回家可以顺路把我们带到都江堰四个人只要10元。以为人品大爆发遇到热心人了,开心的跟他们走,这时候第二人开始说话了:可以帮我们买便宜的都江堰景区门票,并说二王庙地震后至今没修复,去不了,可以带我们去看更好看的地方。听说我们已经在网上提前买好景区门票,马上放下脸说:不能载我们去都江堰,他们载客人就是要搭售景区门票的。刚才那满满的套路,就是要忽悠你上车的。反正我们没上他们的车,等上了他们的车就由不得你了,估计他们带的地方根本就不需要门票,就在景区外围看看,带到古镇逛逛。

这是我第二次拜访都江堰,第一次是在2009年,那是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年,都江堰景区不说满目疮痍,也是受损严重、百废待兴,万幸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安然无恙。时隔八年,再访都江堰,景区变化相当大,当年因地震损坏的伏龙观、二王庙、松茂古道均已修复开放,对我来说,虽是旧地重游,却有几分新鲜感。

都江堰

岷江发源于阿坝州松潘县境内,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岷江水患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带领民众修建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当岷江穿越崇山峻岭,出阿坝州后在都江堰渠首分流为内外二江,内江再次分流后,成为都江堰灌区的主要水源,外侧则为岷江正流,南下经乐山市接纳大渡河、青衣江,至宜宾入长江。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从初期凿宝瓶口引水筑鱼嘴分流,到唐朝修飞沙堰泄洪,都江堰渠首工程格局已基本形成。于是蜀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由此而成。

宝瓶口,人工凿开玉垒山岩体的进水口,是内江灌区的天然引水“咽喉”。

鱼嘴,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首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飞沙堰,位于鱼嘴分水堤末端的侧向溢流堰。深淘滩,每年岁修清淤必须淘够深度。低做堰,飞沙堰的堰顶高程不宜过高,以免影响飞沙堰的排洪和排沙效果。

笼石,是以竹子编织成长笼,内装卵石,它的作用是拦水、护堤,它能将分散的若干卵石组成一个有空隙渗水的整体。杩槎,是用圆木做成的三足架,节流淘河时将许多三足、蔑笆等相连成排,上面放上卵石,蔑笆外倒上粘土便构成一种简易的截流工具。在都江堰2000多年的治水实践中,这些技术以就地取材、技术简易、施工方便、投资节省而沿用千年。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年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铁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二王庙

二王庙上次来时一片狼藉,现在已修葺开放。二王庙初建于南北朝,原为望帝祠,齐明帝建武元年,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崇伟功德,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又改称为二王庙。远近风光十分绮丽,故有“玉垒仙都”的美誉。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松茂古道

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终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茂县古城,是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是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喜欢徒步的我上一次就想徒步松茂古道,然而山路损毁、树木倾倒横卧山道,一个人的旅行不敢轻易涉险,留下遗憾。

历史上,都江堰市和松潘县分别是内地和西北两地的物资集散地,松茂古道既是我国西部的一条经济大动脉,同时又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曾经在我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长达700余里路的松茂古道,如今已经只剩下都江堰景区内短短的不到2公里的古道。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玉垒关

玉垒关是有1100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是古代屏障川西平原的要隘,也是千余年来古堰旁的一处胜景。唐代贞观初建,唐大中十年再建。当时唐朝与吐蕃之间一直是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的年代,唐为了安稳疆土便在川西和吐蕃接壤的通道上设置关隘作为防御的屏障。玉垒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这道关口象是在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之间加上的一把锁,被誉为“川西锁钥”,为保证成都平原的和平稳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关址在临江的虎头崖上,扼松茂古道咽喉,关隘依山用条石砌筑,上建城楼雄伟壮观。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玉垒关名列四川一百个最美观景点、拍摄点之一,今天,我们站在斑驳的古城墙上远眺历史的背影,松茂古道早已消失的大山深处,逝去的岁月滴落在游人深深浅浅的回忆里。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南桥

南桥在记忆中是空白的,初见南桥心中有几分诧异,原来南桥在地震中严重受损,难怪我对它没印象。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跌内江咽喉,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古式廊桥,雕梁画栋,被誉为“水上画楼”、“览胜台”。南桥连接着都江堰景区大门和古镇,跨过南桥走进古镇随处可见具有100年以上明、清建筑元素的建筑,凸显了古镇历史文化底蕴。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一走进南桥廊下,扑面而来的开阔江景就把我震住了,岷江水直泄而下,如洪水般从脚下冲撞而去,几乎可以感觉到南桥在江水的咆哮中微微震颤。站在南桥上看江水激流之下,碧绿深沉的水面遥似连接着天际,一望而不可见尽头。在此时,更能真正感受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2017秋天,一次蓄谋已久的川渝行(创造山、水、人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

现在成都到都江堰、青城山开通了旅游直达高铁,交通方便。成都犀浦地铁站到都江堰、青城山的高铁全程只停两个站,第一站都江堰,第二个站就是终点站青城山。都江堰高铁站有4路公交直达离堆公园,往返每人4元,晚上末班车830。都江堰景区门口有101路到青城山的班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