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去东来——平遥

(2010-06-26 18:04:53)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行日记
旅行是能让人脱离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存在方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需要旅行来丰富增色。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
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墙高约12,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通过七贤店预订的郑家客栈还是挺不错的。地理位置优越,就在县衙对面,去哪里都不是很远(当然,平遥城本身就不是很大)。提供接送站服务,客栈是一个非常有当地特色的院子,前台和公共空间非常有青年旅社的风格,总之我是挺喜欢的。衙门街郑家客栈有东西两家店,门脸布置非常相像,都是一个老板拥有的。一个在公共区域有电视,另一个有台球和桌上足球,我住的是有台球和桌上足球的那家,自助洗衣在另外一家。两边都有免费上网的地方,也有无线网络设施。公共区域灯光昏暗,有时点几个红蜡烛,还是挺有情调的。两边都可以点餐饮,晚上坐在沙发上喝杯咖啡也挺不错的。

10月30日:原想好好睡个懒觉的,不想很早就醒了。信步走出客栈找了家不起眼的小店早餐,吃了圪扦扦(一种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面食味道一般)6元,加一碗小米粥1元。到衙门口买了古城通票120元,租电子导游20元。回郑家客栈这里提供自助洗衣服务,洗好衣服已经快10点了,租自行车10元,到火车站买了明天平遥-北京k604的火车票,不幸的是没卧铺票了,硬座92元。骑上自行车往镇国寺去,正赶上修路骑了一会儿整个人灰头土脸的,放弃骑行的打算返回汽车北站寄存了自行车,搭9路公交3元到镇国寺20多分钟就到了,门票20元,偌大的镇国寺只有两三个人在参观。

西去东来——平遥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京城寺的寺名,到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 年)被“镇国寺”所取代。明、清时,寺庙倾颓,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才重修万佛殿,重修后的殿宇,仍保持了原来的风格。镇国寺,分为前后两座寺院,总面积为10892平方米。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建筑。前院,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以及三灵侯、财福神、二郎、土地各殿堂。后院,有罗汉殿、阎王殿等殿堂。寺内杂树交荫,绿叶蓬松,院内龙爪槐形似撑伞,枝干曲屈,交织如网,颇具古风,趣味盎然。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天王殿,处于寺庙最前端,殿内塑有四尊天王像,个个神态威武,容颜饱满。天王殿,殿顶为单檐悬山式,是元代建筑。天王殿两侧,钟鼓楼左右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为平遥县境内的古稀之物。
前院居中者为万佛殿。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此殿,始建于五代,殿貌奇古,结构奇特,从建筑的艺术上别具一格,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唯一的木构建筑。万佛殿内,中央为佛坛,长与宽均为6.09米,正中设立须弥座,上塑释迦牟尼坐像。旁边站立迦叶、阿南二弟子。连佛、弟子、菩萨、金刚、供养人共有11尊塑像。这些塑像,面目丰满、腴润,身躯高大、健壮,躯干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饱含五代时塑像的风韵。
镇国寺内的古建筑,以万佛殿为最,在我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仅晚于五台山南禅、佛光二寺院,这处殿堂整体梁架结构严密,用材规格,符合力学原理,工艺精湛,作工精细,1000多年来岿然如故。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从寺内碑文中可知,元、明两代利用隙地,前创山门天王殿、钟鼓二楼,后建三佛楼和东西廊房、观音,地藏二殿。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又重新修葺东西两廊,嘉庆元年至二十年,又创建舞榭于山门外(已毁),并建经堂于佛阁两翼,添建厢房六间。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时,对万佛殿再度修葺。
镇国寺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中为三佛殿,除观音殿外,各殿内塑像俱存,三佛殿内,还存有明代壁画。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出了镇国寺还是9路车回到汽车站。吃了午餐,5元钱的炒饼丝,味道不错,取回寄存的自行车骑到附近的古城门。打听到上城墙必须是北门或南门,下城墙必须是东门或西门,寄存自行车然后上城墙。沿着城墙头悠哉悠哉的闲逛,向左看是新城,向右看是老城左右张望反差极大,仿佛在时空隧道穿越。走了一圈,只遇到一个老外一家人也是在绕城,其他人大多是北门上东门或西门下,绕完一圈天也快黑了,17点下城墙取回寄存的自行车,腿又开始不大好用了。到二郎神庙看了看,天已经黑下来了,看到路边有卖香草肉的没吃过看着十分诱人,5元一个买了吃,很一般。买了40元的剪纸。下雨了,听说这里难得下雨,下煤面都不下雨,竟然让我赶上下雨,很幸运的哦。赶回郑家收了上午洗的衣服。打把伞晃晃悠悠的出门找到吃早餐的小店吃了叫不出名字的面食5元,打算买个月饼尝尝,厚道的老板免费送了一个给我。
平遥城墙:平遥古城民间又叫它“龟城”。据说是因其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四座城门是龟的四肢。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胡同构成龟甲上的八卦图案!六座城门南曰迎薰门,北曰拱极门,上东太和门,下东亲翰门,上西永定门,下西凤仪门。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均建有瓮城。四座瓮城外城门均朝南开,唯下东门和北门的瓮城外城门朝东开。民间传说,这是怕龟爬走而将其左腿拉直并捆在麓台塔上。城墙三面笔直唯南城墙蜿蜒,这是因为南城墙是顺着柳根河的流向而修建。于是又有“龟前戏水”之说。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城隍庙位于古城东南。明初初建,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庙会期间毁于火灾,清同治三年续修。印象深刻的是财神庙里的大戏楼。
西去东来——平遥

西去东来——平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闲逛五缘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