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来华强
来华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85
  • 关注人气: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海晨光(19)――捧得黄金

(2013-01-01 20:41:25)
标签:

心海晨光

分类: 心理工作室

http://s4/mw690/4bc0e7cftd23976c289e3&690


    现代心理学教科书给出了一条人际交往中的“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一规则很可能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类的合理信念之一,如能贯彻执行,那真叫捧得黄金。

    这一“黄金规则”和二千多年前孔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爱人”的方法就是“推已及人”。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自己想要得的好处也给予别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一个具备了“仁”的人,必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忠信,行笃敬”。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样,一个人就具备了理想的人格。孔子表现出对人的平等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明确体现。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是“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必须对我怎么样”,“我为人人,人人必须为我”,“我接受别人,别人必须接受我”,那这即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称之为的“不合理信念”,当这类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一个人常常会对别人产生愤怒和敌意情绪,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黄金规则”,构成了“反黄金规则”。

    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捧得黄金,而不要丢掉黄金。

   

 

                            来华强

                                    2013年元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