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寿裳先生的《哭鲁迅墓诗》

标签:
读书札记 |
分类: 散文创作 |
及至通过陈漱渝先生的文章,对许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此诗完成的背景有了深入了解后,方对此诗的意蕴有了进一步的把握。许寿裳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是鲁迅先生的同乡、同学、同事和终生挚友。1936年鲁迅去世时,许先生在北平有公职在身,不能千里跋涉奔鲁迅之丧,但却禁不住失声恸哭。第二年许先生便到上海万国公墓鲁迅墓地献花圈以申哀吊,归途吟成了这样一首感情至深的悼诗,诗的首句烘托了鲁迅去世后悲壮沉郁的气氛,也抒发了许先生本人的深切哀痛;第二句最完美地概括了鲁迅生前的战斗风姿,非对鲁迅相知甚深的人绝难写出。鲁迅的“剑”就是他那博大精深、犀利无比的作品,而“独冲锋”三字则象征了坚韧无比、敢于独战的鲁迅精神。第三句形容鲁迅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许先生曾指出,这种爱国主义的赤子之心,构成了鲁迅人格的核心。1936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在这民族危机更为深重的历史关头,用文艺武器“攻击一切黑暗的势力,指示着光明社会的道路”的鲁迅却溘然而逝了。了解了这个背景,就不难从结句“长夜凭谁叩晓钟”这沉重的感叹呐喊和追问中,读出许先生对民族导师去世的怎样的哀痛和许先生本人追求光明的崇高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