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许寿裳先生的《哭鲁迅墓诗》

(2009-10-06 17:37:54)
标签:

读书札记

分类: 散文创作

读许寿裳先生的《哭鲁迅墓诗》

 

    怎样才能把握诗中的意蕴呢?我认为除了对诗作本身详细研读外,便是要做到知人论世。孟子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鲁迅先生言:“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了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了诗人写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推究到以诗人的性格气质,在当时的背景下,他的意识会怎样的活动,方能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深厚微妙的意蕴。过去我读过许寿裳先生的《哭鲁迅墓诗》:

                                      身后万民同雪涕,

                               生前孤剑独冲锋。

                               丹心浩气终黄土,

                               长夜凭谁叩晓钟!?

                                         1937年

 

及至通过陈漱渝先生的文章,对许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此诗完成的背景有了深入了解后,方对此诗的意蕴有了进一步的把握。许寿裳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是鲁迅先生的同乡、同学、同事和终生挚友。1936年鲁迅去世时,许先生在北平有公职在身,不能千里跋涉奔鲁迅之丧,但却禁不住失声恸哭。第二年许先生便到上海万国公墓鲁迅墓地献花圈以申哀吊,归途吟成了这样一首感情至深的悼诗,诗的首句烘托了鲁迅去世后悲壮沉郁的气氛,也抒发了许先生本人的深切哀痛;第二句最完美地概括了鲁迅生前的战斗风姿,非对鲁迅相知甚深的人绝难写出。鲁迅的“剑”就是他那博大精深、犀利无比的作品,而“独冲锋”三字则象征了坚韧无比、敢于独战的鲁迅精神。第三句形容鲁迅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许先生曾指出,这种爱国主义的赤子之心,构成了鲁迅人格的核心。1936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在这民族危机更为深重的历史关头,用文艺武器“攻击一切黑暗的势力,指示着光明社会的道路”的鲁迅却溘然而逝了。了解了这个背景,就不难从结句“长夜凭谁叩晓钟”这沉重的感叹呐喊和追问中,读出许先生对民族导师去世的怎样的哀痛和许先生本人追求光明的崇高志向。            

    意蕴就这样起伏流贯于好诗的字里行间,它决非诗人的刻意经营,而是人格学养的自然流露;对读者来说,只要在知人论世的原则下对原诗进行研读,就不难领悟到意蕴这尊诗里的“模糊真神”。

                                                          来华强

 

                                                                    2009.1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