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2009-09-20 10:37:25)
标签:

散文

分类: 散文创作

                                        

想起故园飞黄叶 <wbr> <wbr> <wbr>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引自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秋风又起,农历八月又到,不能不想起流沙河先生《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这段诗句。十一个以“想起”开头的句子,十个甜密而忧伤的意象,思绪如潮水般涌起又落下,落下又涌起。在这记忆浪花的冲击之下,原本沉睡在读者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现在完全苏醒了;原本是无意识的东西,现在也正在成为意识到的东西。原来,沙河先生笔下的这些意象,都是因蟋蟀的鸣叫而想起的意象,都是和蟋蟀的鸣叫处于同一时令的秋天的意象,都是和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学传统紧密相联的意象,都是我们绵延不绝的民族风情中最熟悉、最亲切、最优美、最典型的“秋天意象”,因而这些意象,也都是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是经历无数次的重复和演化,早已深藏在中国人“集体无意识”中的伤时“原型”的普遍的象征。荣格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而“原型深深地隐藏在集体无意识中”,它“只有通过象征来表现自己”,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诗人笔下这一连串意象,其所以能深刻打动我们的地方,就在于它们正是中国人集体无意识中伤时“原型”的象征,是伤时“原型”的外在化显现,它们的普遍象征意义就是“伤时”!这个“伤时”的意义,诗人在本段的最后一句,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明白无误地揭示了出来,那就是――“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在沙河先生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中,最令笔者赞叹的,是“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这一联句。这两个遒媚漂亮的句子,字简而情深,文尽而意远,笔酣墨饱,铁画银钩!在一派蟋蟀的鸣叫里,“故园飞黄叶”,“野塘剩残荷”,这一对慷慨悲凉的意象,以其对中国人人生况味的高度概括,以其深长的文化意味、典雅的美学风格,构成了全诗的突出意象,深刻地摇撼着读者的心灵。
    行文至此,正值二零零九年农历八月的秋风,带着凄清的雨点,断续敲打着我的小窗;拉开窗帘,恰见一只鸟儿从灰蒙蒙的天空奋翅飞过。在宇宙与人生的这样一个时点,就让我以下面的两句话,来结束这篇短文罢――

    人生是云,时间是风。啊,都吹散了。(流沙河《锯齿啮痕录》)

    大雁啊!大雁!不是我自己愿意变老的,实在是这时光无止境地循环,让我不得不老去的啊!(蒙古民歌)

                                                   

                                                     

 

                                                 来华强
    
                                             
2009.9.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