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札记 |
分类: 散文创作 |
一堵墙,象一把刀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片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片
诗人指出这墙
只是历史的陈迹
民族的创伤
民族的创伤
即使再高、再厚、再长一千倍,
又怎能阻挡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和夜莺的歌唱?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和夜莺的歌唱?
又怎能阻挡
流动的水和空气?
流动的水和空气?
又怎能阻挡
千百万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千百万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翻译同志临时不可能译成同样优美的诗的语言,只能把意思复述过去。就是这样,诗在听众中也引起强烈的反响。会议快结束时,一位中年妇女站起来,用充满激情的颤抖的声音发言,据说她用的也是诗一般的语言,大意是说,她本人也写诗,听了诗人艾青的朗诵,一直都不能平静;另一个国家的人,如果不是真诚的朋友,怎么能这样深刻地理解他们民族的苦闷?!她要求把诗的译文留下。她讲完后,会场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过多的外国旅游者
把维也纳的气温提高了
欢乐象啤酒泡沫
要从杯子里满出来了
《重访维也纳》
把维也纳的气温提高了
欢乐象啤酒泡沫
要从杯子里满出来了
《重访维也纳》
这个富庶、和平、好客以及遍布森林的国家,给了艾青美好的印象,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把他对奥地利人民与和平的祝福,通过连续写下的《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之一》、《奥地利之二》、《维也纳》、《重访维也纳》、《维也纳的鸽子》,献给了这个美丽的国家:
欧罗巴的心脏地带
是连绵千里的森林
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是密不透风的森林
是高速公路盘旋而上的丛林
是旅游者流连忘返的园林
是百鸟啼啭的果木林
是绿得醉人的密林
是连绵千里的森林
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是密不透风的森林
是高速公路盘旋而上的丛林
是旅游者流连忘返的园林
是百鸟啼啭的果木林
是绿得醉人的密林
人们说:“欧罗巴的心是绿的”
奥地利是欧罗巴的心
《奥地利之一》
奥地利是欧罗巴的心
维也纳的鸽子正飞到
施特劳斯雕像的提琴上
平静地合上了翅膀
平静地合上了翅膀
维也纳的鸽子
是我们这时代的天平上的
一颗小小的法码
维系着千百万人对于和平的愿望
《维也纳的鸽子》
是我们这时代的天平上的
维系着千百万人对于和平的愿望
相搏斗的彼此无冤无仇
却安排了同一的命运,
都要用无辜的手
去杀死无辜的人;
明知自己必然要死
却把希望寄托在刀尖上;
……
参加角斗的互相看不见
双方都乱挥着短剑寻找敌人
无论进攻和防御都是盲目的――
盲目的死亡、盲目的胜利。
却安排了同一的命运,
都要用无辜的手
去杀死无辜的人;
明知自己必然要死
却把希望寄托在刀尖上;
……
参加角斗的互相看不见
双方都乱挥着短剑寻找敌人
无论进攻和防御都是盲目的――
盲目的死亡、盲目的胜利。
而千万人却穿着节日盛装,按照权力和等级坐在不同位置上,狂热地观看一场残酷的悲剧,从别人的痛苦和惨死激起自己的欢畅――
最可恨的是那些
用别人的灾难进行投机
从血泊中捞取利润的人,
他们的财富和罪恶一同增长;
斗技场的奴隶越紧张
看台上的人群越兴奋;
厮杀的叫喊越响
越能爆发狂暴的笑声;
看台上的人群越兴奋;
厮杀的叫喊越响
越能爆发狂暴的笑声;
看台上是金银首饰在闪光
斗场上是刀叉匕首在闪光
两者之间相距并不远
却有一堵不能逾越的墙。
这就是古罗马的斗技场
它延续了多少个世纪
谁知道有多少奴隶
在这个圆池里丧生。
神呀,宙斯呀,丘比特呀,耶和华呀
一切所谓“万能的主”呀,都在哪里?
为什么对人间的不幸无动于衷?
风呀,雨呀,雷霆呀,
为什么对罪恶能宽容?
它延续了多少个世纪
谁知道有多少奴隶
在这个圆池里丧生。
神呀,宙斯呀,丘比特呀,耶和华呀
一切所谓“万能的主”呀,都在哪里?
为什么对人间的不幸无动于衷?
风呀,雨呀,雷霆呀,
为什么对罪恶能宽容?
纵观人类的斗争历史,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艾青写道:奴隶的领袖,只有从奴隶中产生,共同的命运,产生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意志,汇成伟大的力量――
一次又一次地举起义旗
斗争的才能因失败而增长
愤怒的队伍象地中海的巨浪
淹没了宫殿,掀翻了凯旋门
冲垮了斗技场,浩浩荡荡
觉醒了的人们誓用鲜血灌溉大地
建造起一个自由劳动的天堂!
斗争的才能因失败而增长
愤怒的队伍象地中海的巨浪
淹没了宫殿,掀翻了凯旋门
冲垮了斗技场,浩浩荡荡
觉醒了的人们誓用鲜血灌溉大地
建造起一个自由劳动的天堂!
如今,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已成了历史的遗物,象战后的废墟,沉浸在落日的余晖里,它不能不引起诗人的疑问和沉思:它究竟是光荣的纪念,还是耻辱的标志?它是夸耀古罗马的豪华,还是记录野蛮的统治?它是为了博得廉价的同情,还是谋求遥远的叹息?奴隶社会最残忍的一幕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雾里,但――
说起来多少有些荒唐――
在当今的世界上
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
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
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
一九七九年七月 北京
说起来多少有些荒唐――
在当今的世界上
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
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
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
全诗就这样在睿智的思考中结束了,但它却带给人们以强烈的感发和不尽的思绪。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写给世人的警世之作: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贫穷、苦难、邪恶和霸权却依然存在,人类社会要真正达到文明普照的彼岸,还要经历不懈的斗争和漫长的历程!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和《光的赞歌》一样,是又一首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者也可以说,《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和《光的赞歌》,是艾青复出后诗歌创作的双子星座。如果说《光的赞歌》是艾青一生追求光明的结晶,那么,《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则是艾青对于人类苦难生活和斗争历史的最终绝唱!我们可以认为:赞美光明,追求光明;揭示苦难,呼唤斗争;是艾青一生创作的两大主旋律,现在,历尽沧桑的艾青,终于为这两大主旋律,谱写出了最后的动人的高潮。这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是读者和作者都终于可以无憾于心的境界;站在这种境界上,回首命运的安排,我们真是感慨万千!
前一篇:艾青评传(十三)――南美洲的旅行
后一篇:老舍.太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