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札记 |
分类: 散文创作 |
1949 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不久,艾青随军入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工作,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不久,艾青参加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七月,大会召开,艾青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艾青同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担任国旗、国歌、国徽图案评选组组长。九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候补委员。
十月,《人民文学》创刊,茅盾为主编,艾青任副主编。并兼任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诗歌组组长,多次主持召集了诗歌创作问题的讨论。
1950年7月,艾青随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四个月,其间所写诗歌均收入《宝石的红星》(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同年,开明书店出版了艾青的第一个选集《艾青选集》。
1951年,艾青在北京会晤了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和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
在这一时期繁忙的政务中,艾青于1953年的春天,回到了阔别16年的家乡,住了一个星期,祭扫了乳母大叶荷的坟,也看望了大叶荷的儿子。艾青上次离开家乡正是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那时他27岁,故乡和祖国都在经历着最为深重的民族苦难,现在艾青43岁了,经历了漫长的16年,故乡和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乡一周,艾青沉浸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之中,沉浸在对童年往事的深情回忆之中。浓郁的乡情,是那样长久地感动着诗人,于是,在次年的春天,他怀着亲切愉悦的心情,写下了充满生命温情的怀乡之作《双尖山》:
是什么鸟在窗户外面
唱着,唱着,唱着,
在早晨的清静的空气里,
它的歌声这样嘹亮而又圆润
这歌声引起了我的记忆,
我在家乡双尖山的峰顶.
也听见过这迷人的歌声……
双尖山,双尖山,
你是群山的母亲,
群山环护着你,
象是你的儿孙,
而成千的山村,
星散在你的脚边.
它们远远近近仰望着你,
吸饮你所倾注的甘泉……
鸟儿站在高树上面,
唱着,唱着,唱着,
象山岩里流出的清泉,
唱着爱情,唱着思念……
……
春天的山野
多么醉人啊!
从那些密林里,
随风飘来一阵阵鸟叫,
叫得这山野更幽静了……
而在巨大的岩石下面,
一泓清泉
发出淙淙的声音,
象一条银蛇
滑进了草丛,
不见了,
忽然又出现在林木那边,
于是,沿着山谷
流着,流着,
经过了我的村庄,
流向远方……
……
我想,再过几年
在那辽阔的原野上,
将出现高压线,
在青青的山岗上,
也将建立起伐木厂,
公路将伸进这苍郁的森林,
在这静静的山谷里,
疾奔着的,叫啸着的
将是运载木材的车辆……
那时候啊,那时候
我一定再回来,
看看我的双尖山,
看看我的家乡。
1954年春
《双尖山》是艾青建国初期创作处于相对低潮时的一首优秀之作。我们明显地感到,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故乡,永远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充满温情的地方。离开故乡越久,就越觉得故乡亲切;离开故乡越久,就越是想念故乡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