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可不全是插科打岔,有的讲历史地理人物事件的,令人颇有启迪感悟。
古代一家人遇上了灾难,宗族会“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互帮互助伸出援手。如果遇上了旱涝蝗虫征战瘟疫的大荒之年呢?此时国家就要对灾民进行求助,而各级政府是无可推辞的救灾主体。
放粮赊粥只是权益之计,受灾面广物资有限,只能济一时之困不能解一世之危。号召移民,免除徭役,将公田租给灾民耕种,这些也都是方法。那还有吗?
1044年,范仲淹为新修的岳阳楼作序,文中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范仲淹的人生理想和处事准则。谁能想到4年后,他却在杭州干了件与理想“背道而驰”的事,饥荒之年还声势浩大地大兴土木,引得非议不断险遭弹劾。
其时江浙的饥荒饿死病死很多人,那些商贾富户也变得谨慎开销用度大幅度减少,平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是冷冷清清人烟稀少。这就让那些做小买卖的、靠出苦力挣钱的人日子一天比一天难。
救灾的同时,范大人带领大家游乐饮宴,鼓励民间举龙舟、竞渡之类的赛事。这下子城中居民是扶老携幼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盛况持续了好几个月。小商小贩们欢了,忙得是喜笑颜开,因此受益的劳动者有几万人。他还召集翻新寺庙,翻修粮库等公用设施,算下来每三也有几千饥民出苦力在工地上干活。
这些做法在当时看来是非常荒唐的,但却颇有实效,拿现在的话说叫“拉动内需”。灾民有了出路,人民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起来。
我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适合现在的社会,但真心希望疫情日子快快过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