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被解救的姜戈》

(2013-05-14 20:3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评书评

    好朋友请看电影,我热烈推荐昆汀瓦伦蒂诺这部影片。是大导演、曾导演过杀死比尔等片子,获奥斯卡在内十三个奖的提名,豆瓣评分高达8.5(这可是演出即被禁演的),还有泰坦尼克中的莱昂纳多出演大反派。也正因此心里有小小负担,生怕电影不好看辜负了相聚的大好光阴。

    近三个小时观影时长,前面还有吸引力,歌曲好听,细节有趣,后半截过于血腥也过于冗长,渐渐地就有些烦燥。坦白讲没我想象中好,但至少不是烂片。

    影片开始是1858年,舒尔茨医生驾马车找寻一位叫姜戈的奴隶,并带着他踏上职业杀手生涯。那辆马车非常引人注目,马匹会在叫到它名字后向你点头,车箱上面用弹簧悬挂着一个大大的牙齿模型,可谁会想到这医生是个假的,他的牙模型里装着赏金。

    有趣的一幕是一群蒙头客准备偷袭赏金猎人,没承想那蒙头的白色头套做得极为粗劣,眼睛挖洞的地方要么一高一低,要么小得可怜,乐坏了。

    黑人肉博血战时响起的琴声:致爱丽丝。原来高度的不和谐下,会产生莫名的特殊效果,将残忍尽收眼底。

    一个又一个悬赏目标被解决,舒尔茨开始帮姜戈找寻他的黑人老婆。最后因为不和坏人握手,把坏人干掉后又被其他人开枪打死,姜戈到是和黑人老婆双宿双飞。我想问一句:如果你们开始不设下圈套只简单地买卖黑奴,大坏蛋何至于恨你们入骨呢?他们渴求的安稳生活始终不会来到,君不见,黑人老婆最后也拿着枪上了马。

    我喜欢昆汀的拍摄手法,老到,有创意,处处透着大将风范。可毕竟无法与美国南北战争这一社会大背景产生共鸣,无法理解黑人与白人的强烈对立,以及黑人之间奴性的根源所在。象那个可恶的老黑奴,若不是他,哪来这么多杀戮。

    对掏电影票的好朋友有些愧疚。但我还是庆幸本片没有错综复杂的丝丝扣扣,能看懂,不必迷迷糊糊看到最后还不知所以然,显得自己有点弱智。

    朋友在买票时,把片名记成了遗落的姜戈。看完后忽然想起了几乎被遗忘的很久以前另一部快意恩仇的影片:《佐罗》。谁是麻雀?谁是乌鸦?谁是败柳?谁是残花?他以为他是正义的,可是枪口下完结除了罪大恶极混蛋之外的无数生命,又该向何人喊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