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之后要记得拍马 ——《我是歌手》半决赛盘点
(2013-04-06 23:08:02)
标签:
杨宗纬我是歌手娱乐 |
大难之后要记得拍马
第一个上场的是周晓鸥,唱了电影《狮子王》插曲中文版《流星无悔》,原唱为英国传奇歌手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原歌曲为《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原曲曾随电影风靡一时,极为经典的抒情歌,优美大气。改编这样的经典歌曲是有一定风险的,栾树和张张做了颠覆性的编曲,栾树手拍的那个像大铁锅一样的非洲Hung算是一件开眼界的乐器,前一分钟的伴奏与和声令人惊喜,好似进入了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一派空旷辽远。但周晓鸥的声音很快将大家拉进了现实,摇滚只是伴奏,唱法完全流行,只能说,这是一首不错的翻唱,而且现场的渲染力是相当不错。但由于经典在前,他只能走到这一步了:唱了一首中规中矩的热闹流行歌,开了一个好头收了普通的尾。
黄妈这次唱了她最想唱的《一样的月光》,最终排名第六,也说明了黄氏咆哮式唱法的市场是有限的,就好比我们去KTV唱歌经常会选一大堆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来唱,就只有一个原因,够发泄够爽。我们不就是图个热闹与痛快么。黄妈的唱法很彪悍,但痛快过后又很容易被我们忘掉,因为这往往不是我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一样的月光》苏芮原唱,黄绮珊在唱她的歌也算手到拈来,交响伴奏比起原作要华丽得多,高潮处的律动更显磅礴,但也让这首歌变得好唱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假如把背景伴奏全部去掉,黄绮珊的声音这一次会打动我们吗?
彭佳慧这次选了一首她曾经在演唱会表演过的曲目:《one moment in time》,来自Whitney Houston,曾是1988汉城奥运会美国队队歌,在1989年格莱美现场,都说此歌可以将现场的天顶掀翻了,由此可见此歌的来历不一般。跟Whitney Houston高亢、清亮又浑厚的嗓音比,彭佳慧显得有点沙哑,高度也稍弱点,但拿捏此歌的感觉并不差。比黄绮珊从头飙到尾的一根筋,她始终运用她的聪明:有层次地递进,起承转合一点都不生硬。都说有沟必火,彭佳慧这一次穿了件很显身材的衣服,顿时有了公主味道(不是贬义的哦),虽说排名第五还不算火,但在这次的表现上,我认为她要比黄绮珊和周晓鸥都要好。
林志炫来了个小串烧,顺子的《回家》加柯以敏的《断了线》,总觉得两首歌糅合在一起太有痕迹,如果他单纯唱《断了线》,感觉一定会更好。林志炫的表演总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声音完美,感情抽离。这次表演我觉得的主要瑕疵在于表现《回家》时张力不足,比原唱的自然大气显得薄弱了很多,而且真假音的转换不像前几场那么不露痕迹,倒让人觉得有点牵强。但他的排名第二我认为是《断了线》部分他的声音占了很大优势,这首歌钢琴加小提琴的简单伴奏极其烘托他的完美声线,对于这类以嗓音取胜的歌手,伴奏一定要简单,这样更显得他唱得干净。要知道干净、安静可是一种境界。
挑战经典还有一位辛晓琪,她演唱歌剧《猫》中经典曲目《Memory》,此歌原唱为Barbra Streisand
(芭芭拉·史翠珊)。这首歌由于太著名了,没听过歌剧的人,未必没听过这首歌,我就是其中一员。原唱属于难以逾越的经典,翻唱只能说尽量唱出自己的特色,华人歌手中,齐豫演绎过这首歌,她的天籁之音曾将此歌出来不一样的味道。我认为辛晓琪翻唱虽然火候差了点,但不至于这场比赛垫底。我还算比较喜欢她演唱的版本。原唱的嗓音很完美,技巧极为纯熟(毕竟来自歌剧),辛晓琪演绎出另一种精彩,用她女人式的忧伤诉说,特别能表达出那种细腻感。有人说辛晓琪唱功一般,我倒觉得,她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极致的感觉,就是一位好歌手。
羽泉选了Beyond的《大地》,跟Beyond大多歌曲不同,这首是黄贯中主唱的。但羽泉本次演唱的是国语版本,很多人对此很陌生。为了进入台湾市场,80、90年代香港流行歌曲中的一些经典曲目都有国语版本,但往往因为粤语版本过于经典,后来的国语版本自然就被人遗忘了。为了打开日本市场,像《长城》等歌曲还有日语版本呢,又有几个人知道呢?羽泉的编曲能力在多场比赛下来之后已经得到了公认,这次也不例外,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请了二十人的民乐团。看到这个拥挤的舞台,我对他们的信心顿时减半。《大地》是一首大气、震撼但又不复杂的歌,羽泉为了比赛出彩,增加了民乐这个噱头,我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除了笛声、鼓声,有谁听到吉他声和古筝声或者二胡声?我觉得很杂乱,并没有凸显这首歌想要表达的意境。羽凡的声音也不够有气势,整体偏软偏飘。民乐创意是不错,但没有应有效果,如果不是大家对《大地》这首歌充满感情,只要你不唱砸了,肯定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羽泉得了第三,我认为是大投入小产出:人多编曲麻烦,人多还要自费买单……
杨宗纬得了冠军,真可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选了潘越云的《最爱》,也是同名电影的主题曲。但不知怎么搞的,这首李宗盛作曲的歌我始终觉得不算很经典。对于现在的听众来说,潘越云基本上是完全陌生的;我想杨宗纬选这首歌,也是对他老大李宗盛的一次不错的“拍马”。杨宗纬这位害羞的男人表达女人的细腻确实蛮强,而且我认为他是所有歌手中唱歌最投入感情的一位。副歌部分他再次祭出他的哭腔法宝,也让这首歌有渐入佳境的感觉,比原唱潘越云更能突破听众防线。他得第一并不奇怪,说实在的,这次半决赛整体水准都打了折扣,杨宗纬勉强保持住“女人式的幽怨”就是最大的优势了。顺便提醒大哥李宗盛,小弟杨宗纬大难不死后还记得拍你马屁,等节目结束了,回台湾时对小弟好点,不要老骂人,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