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牢骚口水文章之六: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2012-05-20 10:39:00)
标签:
少儿宋体幼儿园非诚勿扰重点高中杂谈 |
教育牢骚之六: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成功是一个很神奇的词,世人皆为其疯狂。按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成功者的标志主要是拥有金钱的多少或相当同等金钱高度的社会资源。超级成功者比如超级富豪与高官,比如企业家、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等,要么在名要么在利方面到达顶点。次要成功的拥有一定的金钱、地位、权力等,比如普通官员、富人、金领等,总之,他们虽然比不上第一层次,但在这个社会层次中,已经相当高。还有一些有着正当职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大多数普通民众并不被视为成功者。当然,至于几亿正在努力解决温饱问题的下层民众,他们连谈成功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正为生存在奔波。
我们不妨将社会阶层非常简单地划为四个阶层:
1.超级成功者;
2.成功者;
3.平凡者——为生活奔忙着;
4.底层者——为生存奔忙着。
不管是普通者还是底层者,在他出生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曾被问及将来理想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做超级成功者与成功者,比如当主席、富豪、高官、明星或者他们曾认为跟成功者同等层次的科学家、文学家等。还有一些人会因为其他影响会选择当警察、军人或医生、律师、教师类。但基本上不会选择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凡者,至于要选择当一个社会底层的人,那就成奇闻了。
而对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那更是对孩子有极大刺激作用的。而父母更是将做成功者这种概念植入到子女脑中,我相信没有人不愿意成功,但如果我们将成功定义成金钱与社会地位,却忘记了孩子本身的需求还有他的他的天份,家长化身为虎妈与狼爸,孩子却没有成功甚至毁掉了孩子,那便是一生悲剧了。
很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成功道路是这样铺设的:找一个好幼儿园,进行所谓开发智力,赢在起跑线上;找一个好小学,赢得初中择校的优先权;再进好初中,优异的成绩再赢得重点高中的青睐;然后赢得高考,进入名校深造或出国留学;再进入好单位,有一份好工作,买车买房娶妻生子……然后他成为了第二阶层的成功者,运气好的话,甚至会成功第一阶层,当然就算运气糟糕透顶,也要成为第三阶层平凡者中的佼佼者,至少在金钱价值上等同于成功者。
还有一些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表演、学主持也是培养特长从另外一个角度寻觅成功道路。
这一切的得来,教育是重中之重。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彻底沦为投资。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都是投资,之后便是回报。时间虽然长,但不投资不行。既然是投资,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而孩子彻底沦为商品,让我们擦亮眼睛,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被摧残的。
首先是幼儿园,现在的幼儿园所谓的智力开发等等,不管以什么名目出现,归根到底以四个字结束:拔苗助长。所以幼儿园开始小学化。以此类推,小学开始初中化,初中开始高中化,而高中,早已疯狂。至于大学,更疯狂,因为已经幼儿园化了(除了吃喝玩乐外还会什么?)。
在高考之前的一切教育储备都是为了“成功”,家长很现实,他们知道,如果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可能上不了好的小学,然后是好初中,好高中……所以要一路好下去。谁来衡量这个“好”字?所有什么狗屁的素质教育、新教育、减负不减质……都是扯淡,因为最终还是化成两个字:考试。有人说现在不是在改革吗?改你个头。当官的说话顶什么用?除了三公消费外,他们擅长的就是媚上欺下。红头文件年年发,擦屁股都嫌不干净。
最傻的莫过于家长了,被人宰了还要替人数钱。因为分数、好学校跟成功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有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