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考临近,我们不妨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一下有关部门与有关人士的剩余价值理论,在考试发榜之后,某学校招生1000人,先划出个数据,比方600名学生成为公费生,而其他400名学生将花钱买入该校成为自费生。这个潜规则其实非常简单,为什么他们不直接招满1000人呢?只要人为决定提高分数门槛一分,就会有一大堆学生被学校阻挡在门外,想进来?容易嘛,交钱就可以。
这就是中考创造的价值,各大高中通过利益攻守同盟,以某某部门为发言单位,共同以创造教育的更好明天为借口,收取学生之费用,有钱人家捐个不服气的疼,穷人捐个卖血割肉的疼,除了得到好处的人,其他人都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
在此时,每一地区最知名的高中“学府”会收到很多离“标准”分数线很遥远的入学关照申请,当然,没分数要挤进所谓名校的难度是极大的,毕竟那么多人想进去,别人分数高的挡外面了,你凭什么进去?当然是钱与关系了,在这个人情国家向来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只要舍得漂亮女儿,没有不上钩的流氓。
很多人会奇怪,这些原则上不能进入学校的高中生往往在高中里学习跟不上,为什么非要进来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不是过来念书的,他们的目的是认识朋友。朋友是极具利用价值的,而哪些朋友关系最铁呢?民谣已经告诉我们了,一起抗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此等关系最铁。既然最铁,自然能创造的价值最大。什么叫一条绳上的蚂蚱?明白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