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三条有感

(2017-06-12 10:20:2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笔记

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三条有感

今天学习了《给老师的建议》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老师说,小学教师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初高中老师的时间预算表。对以这个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塑造人的工程,就像建设高楼大厦,如果打不好地基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轰然倒塌。所以小学教师的责任比较重大,小学教师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我想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而这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的。苏联当时的教育制度我不了解,但我想从苏老师的文章中是看出,但是苏联的教育氛围是比较宽松的。

但是在国内却不不尽如此了。现在小学教师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工作量在各教育阶段也是最大的。有人曾说小学没有升学的压力,是的我承认这一点,但是没有升学的压力就代表着我们的小学教师可以不负责任的教书吗?教育是良心活,在教育岗位上的教师们我相信大多数都是在尽自己的努力教孩子的。

初高中都有升学的压力,小学没有。可是在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每位老师的工作量是无法想象的。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许多农村偏远的小学,学生少,教师也少,但是整个学校依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来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在初高中,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行政后勤人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各司其职,只要进好自己的责任这个学校就可以正常的运行。但是在农村小学却不如此的。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资源也匮乏,现在还存在着低年级“包班”的现象,即一周所有的课程都是这一位老师教。而且许多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还担任着学校的各种各样的工作,应为要应付上级不间断的频繁的检查评估。而且由于身处农村,家人都或多或少着种着地,在学校忙碌了一天之后再去农地里操劳,常此以往极大地伤害了许多农村老师的身心健康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利的。

国家想要改变教育现状,改变中国教育的困窘,就必须从教育的薄弱环节抓起,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抓起,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提高农村小的教师的待遇,否则教育的形式花样再改变也只是外表光鲜下的步履维艰。

在本条中苏老师提到: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这一点在教育上是个重大问题。现在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地区偏远落后,很多小学教师教学思想落后守旧,而且接触新的教学理念的途径和机会都比较少,所以很多的小学课堂都是“满堂灌”。老师一节课下来累得要命,学生一节课下来听得一头雾水,双方都疲惫不堪。而且在课教育教学水平上许多老师也是单调低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跟不上逐年级深化的课程,成绩也越拉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班级学困生在老师眼里“顽冥不化”的原因。其实究其原因,学生学业成绩的落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和教学思想落后是分不开的。

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给孩子单纯的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才是使孩子受用终生的法宝。而我们为了教学成绩只是单纯的强迫孩子们把知识短暂地留在他们记忆的浅层认知上。这样的教育方法使我们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现在对教育的重点改变应该是在教学思想上的改变,而且需要改变单纯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制度。

小学教育政策的落后也是为什么小学阶段无法正常开发孩子智力的原因,在许多地方的小学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来评价这个老师的,在这个老师以后的职称晋级评定、荣誉的获得都是单一的以教学成绩为评价的依据的。这样导致了大部分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以孩子的学习分数来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这样我们的孩子和老师都陷在分数的怪圈中无法自拔,而改变这种现象的根本措施就是改变以考试为主导的教育制度。这样会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和教师以分数为主要评价孩子依据的思想。

而苏老师在第三条中还提出我们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要教会儿童学习。先教会孩子学习,因为有的儿童思维发展能力不同,学习成绩肯定有差距,但是教会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把对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无形中形成在自身上的优秀的习惯。

而我个人也以为,在小学阶段无论什么样的课程,特别是所谓的“主课”,只要教会孩子怎么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再积极培养起他们熟练认真地读和写的能力,这一点苏老师在第三条里面也提到过。正确认真的书写是一种态度,而这良好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看法,能够让他们对待学习积极起来。

然后我们需要做到的事完全开放我们的图书馆,首先创造出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然后培养起孩子热爱读书和在阅读中思考问题的能力。苏老师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阅读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培养起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着他们本身的素养,而个人素养的提高在总体上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另外的任务就是不断创造条件,积极开发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并不赞成中国教育主流趋势上的“全才”的培养。这种培养除了耗费人的大部分的精力以外,甚少可以培养出可以在各领域都很优秀的人才来的。社会需要的是专才,是在从小培养其的兴趣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的,从小让孩子广泛的接触各领域,而且把各学科都当作考试课来对待,无疑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限制了孩子在专门的领域发展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来甚少出人才和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的原因。

所以我们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落后的教育制度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又到底是什么?或许这是我们教育上应该进行大的变革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