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揭秘:长安大街朱雀路,子午古道沣河堰,谁是大长安的中轴线?

标签:
西安文化历史地理杂谈 |
分类: 水煮西安:老事旧事 |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中国古代帝王皆自命天子,是以大建九重天庭,试图构建君权“受命于天”的假象。所以但凡古代帝都,深受天圆地方的影响,城市建设中都有中轴线。随着城池的兴废变迁,中轴线也是飘忽不定。今天就来说一说古都西安的四条中轴线。
http://p3.pstatp.com/large/2c370000085b57ce9ace
古都西安,古称“长安”,生根发源于西周“丰镐二京”,成名于秦都咸阳。鼎盛于汉唐之时,重兴与大明秦藩。西周之镐京太小,秦国之咸阳又地处渭河以北。今天就说一说汉唐明三朝长安城的中轴线。
汉长安城中轴线:以长安城武库为中心,向南出安门延伸到终南山子午谷,向北出厨城门你延伸到五陵塬的长陵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龙首塬北,是西汉王朝的帝都,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当时居民人口24万人。前后修了90年。汉长安城的布局,可概括为五宫、十二城门、八街九陌,东西九市、一百六十闾里。
http://p3.pstatp.com/large/2c280004294c7f244c88
五宫: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
安门是长安城的南门,以安门大街为中心,向南延伸到终南山子午谷,向北延伸到五陵塬的长陵就是汉长安城的中轴线。
唐长安城中轴线:以明德门和朱雀门的连线朱雀大街为中轴线
唐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龙首塬南,即隋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城垣内面积达83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50万,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前后修了81年.
http://p1.pstatp.com/large/2c340001575f74568811
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隶属万年县,本应有五十五坊,因城东南角曲江风景区占去两坊之地,故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朱雀门是皇城南城墙的正门,明德门是整个长安城南城墙的正门,而两者相连的朱雀大街就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明西安城中轴线:以钟楼为原点,横穿南北二门的南大街和北大街连线为中轴线
明朝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中心,是朱元璋在唐长安城基础上修建的,城垣内面积达11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50万,城池由四门郭城、新城和秦王府城三部分组成,前后修了8年。
http://p1.pstatp.com/large/2c29000460250c90bf75
西安城开东西南北四门,城中心以钟楼为标,对应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城中东北角为明秦王府城,清朝时期改为满城。钟楼为城中心,初建时的位于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与南北城门正对,这一位置正好在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中轴线上。西安城不断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随着城市中心东移,明神宗万历十年,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天的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
钟楼西安城中心,向南延伸出南门到终南山,向北延伸出北门到渭河,而两者相连的南北大街就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新长安中轴线:以沣渭交汇处为原点,南至秦岭,北至嵯峨山,三点连线为新长安中轴线
2010年6月12日召开的“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论坛”上,提出10年时间里,西安要建为面积800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大西安的规划范围将包括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渭南市富平县、蒲城县,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
http://p1.pstatp.com/large/2c3100040cb0b97d34bd
大西安提出“新长安大轴线”,以沣河、渭河交汇处为原点,南至秦岭,北至嵯峨山,穿越三星国际、昆明池、周丰镐京遗址、西咸产业园、能源金融贸易区、五陵原帝陵带等历史和当代地标。
http://p3.pstatp.com/large/2c230001a34b9da37c6b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未经授权,不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