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长安区王寺镇“南田村”

标签:
丰镐遗子人文地理村名历史历史西安 |
分类: 长安: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
南田村位于沣河以东,连霍高速以北,绕城高速以西,西宝高速以南,是西安市长安区王寺街道办和平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这个和平村和王寺镇东面阿房宫旁边的和平村没一毛钱关系),今实际管辖权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沿钟楼一直向西,穿红光路,过王寺十字片刻即到。西面相邻庙店村、北面与丁家寨接壤。南田村和同属和平村的桃园自然村,跃进村下属的北田自然村以及邻村庙店村都是同根同源的大槐树移民。本村虽有陕西省最大的废旧钢材交易市场,即避免不了即将拆迁的命运。
据《长安县志》记载:明嘉靖七年,陕西华阴大地震,天崩地裂,渭河改道,遇难人口80余万人,是世界上死亡人口最多的地震灾害。关中地区为重灾区,明朝政府特从山西大槐树向关中地域迁移人口。人称“添村”或者“填村”,后为方便书写,谐音为“田村”。后来南边又添了一个“填村”,于是老村就叫南田村。新村子叫北田村,也就是现在跃进村下属的北田自然村。
清朝道光年间沣河发大水,南田村村民向较高的地方搬迁,一部分搬到原村的北面,即现在的南田村。一部分搬到原村的东面,起名东田村。解放后因村子附近有一片茂盛的桃树林,所以村名由东田村改为桃园村。也就是和南田村同属和平村的桃园自然村。
庙店村原名西田村,分南北二村,当时此地有聂家盖得一座庙,叫“聂家庙”,也有称”叶家庙“或“元君庙。清末回民起义时,村人躲在庙里面。后村庄被毁,另立新村时,准备分南北二村,这时西田村有些不合适,因在元君庙下面立村,称为:庙底下。后村民嫌不好听,改为:庙殿村,今简化为庙店村。
清朝中期,长安县将乡、里制改为乡、厫制,雍正年间,长安县城外设18廒辖797村5峪口。嘉庆《长安县志·地理志》和清朝末年长安县县令翁柽修修订的《长安咸宁两县续志》记载:长安县设18廒,西乡置6廒,本村不属于隶属6廒之一王寺廒,而是6廒之一的田许廒。史载田许廒在长安县县西三十里,分八保障,统四十四村:廒在许村。全廒有住户1559户,人口8358人,全廒北界咸阳,西跨沣河,无原。丰河自斗门廒和马王廒之间流入,经冯三村,过桥头村,至樊家村流入咸阳界。书中明文记载:东田村,南田村,北田村二堡,北叶家庙,南叶家庙,一作北庙店、南庙店。
清朝时期沣河屡次决堤,南田村因地势低洼屡遭水灾,自从搬迁到偏北的高地上另建新村之时,村民为了防灾御匪就开始修建城堡,本地人叫“围墙”或者“土围子”,历时三年有余,终于建成了一个开设南北西三个城门的城堡。城墙由黄土夯城,城门用砖箍城,上面修箭楼架土炮。城外东西南北各建造庙宇一座,城内有南北二街,街道两端各造庙宇一座,共六座庙,其中“三义庙”香火最旺。解放后,黄土搬家,拆城积肥,城堡被拆除,庙宇被拆毁。
1962年南田村和桃园村(东田村)与丁家寨合并为一个村,就是现在的和平村。
本村地处长安西片,一直为长安县管辖,居于沣河东岸地区。2010年隶属沣渭新区,2014年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西咸新区,沣渭新区继而变为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本村隶属沣东新城管辖。城镇化建设的加速,460年古村庄现已处于拆迁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