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长安区高桥街办“韩麻村””

标签:
西安文化历史丰镐杂谈 |
分类: 长安: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
【韩麻村北门,图片来自文友家在长安微信】
清朝中期,长安县将乡、里制改为乡、厫制,雍正年间,长安县城外设18廒辖797村5峪口。嘉庆《长安县志·地理志》记载:韩麻村记载为韩家莊、麻池村”隶属清长安县领西乡六廒之一马王厫管辖。

【封河湿地公园】
本村地处沣河和沙河两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沙河发源于长安县客省庄的老龙口,自东南向西北流经长安县,由钓台乡和兴堡至马家寨汇入渭河。原为沣河老河道,后沦为沣河的泄洪渠。沣河枯水期时沙河因河床裸露满地黄沙而得名沙河。
沣河为长安八水之一,本村毗邻沣河西岸,村东沣河上原有文昌古桥:又名高桥,史载:“该桥位于西安故城西四十里的沣水之上,号称“沣河第一桥”西岸是韩家庄、麻子头村,东岸是沣滨村、冯三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有载:“文昌高桥在县西南冯三村西半里许。计四十眼,宽丈馀,土人谓之西高桥。创自明嘉靖年间,自万历至清咸丰历修,皆见碑记。今桥东、西有碑十五,尚存。”
文昌桥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明弘治五年又架木重修。时高桥一丈五尺高,宽二丈余,可两车并行通过,后毁于洪水。清末1900年邻村马务村薛允升出银改建高桥为石轴柱桥,计二十七孔,后桥又被洪水冲垮。
民国年间,本村麻池头乡绅杨景新,当时任沣西乡乡长,乡公所就在马务村的老祠堂,杨景新联系与河对岸沣滨牛家堡的乡绅王德禄、冯三村的乡绅窦鹏等人,集资捐款重修文昌桥;桥墩为石磨盘,石碌碡、石头,桥梁是粗大的木头,木头上棚有厚木板其上用三七灰土夯成,可并行两辆马车。桥东西两头立有功德碑,此桥一直沿用至民国后期。由于当时建桥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加之缺乏维护,文昌桥于1983年因沣河发水被冲毁,现遗址还有少量石磨盘、石碌碡。由此看来,麻池头乡绅杨景新也算是开明乡绅,但是解放前身为乡长,因诱捕同乡地下党员,所以盛名不显。
本村地处长安西片,一直为长安县管辖,居于沣河西岸沣西地区。2010年隶属沣渭新区,2014年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西咸新区,沣渭新区继而变为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本村居于沣西,不知为何却隶属沣东新城管辖。2011年沣河正式修建沣河湿地公园,至2013年一期正式开放,村庄土地听闻要建国际文化教育园区,现已被征用,600年古村庄现已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