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镇街办-花园村)西安市长安区村名来历

标签:
西安人文地理丰镐遗子滦镇地名来历 |
分类: 长安: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
西安市叫花园村的村落有好几个,在古代均是沃土花香之地。其中长安区斗门镇有花园村;户县秦渡镇也有花园村。村名所来,实属相同,相传,在公元前十一世纪,3000多年前,周文王建都于丰,于此建一御花园,名曰:“灵囿”,规模甚大,与“灵沼”“灵台”合成“西周三灵”。户县秦镇花园村为文王花园起始开头,长安县斗门镇以北花园村为结尾。今天要说的花园村为位于终南山下环山路侧的花园村。
花园村又名花苑村(
古时“苑”通“园”),隶属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管辖,地处环山路南侧,终南山下,与乔村、乔良寨、内苑村、鸭池口相接壤,村子不大,只有二百来户。
本村在古代时属于皇家上林苑区域。史载:上林苑是中国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秦朝始建,汉武帝建元三年,加以扩建。上林苑范围以灞、浐为东界,泾、渭为北界,沣、涝为西界,镐、潏为南界。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汉武帝游猎时曾夜宿于此,所以本村此地又名“御宿川”
西汉末,王莽于地皇元年拆毁了上林苑中的十余处宫馆,取其材瓦,营造了九处宗庙;接踵而来的又是王莽政权与赤眉义军争夺都城的战火,使上林苑遭受了毁灭性的劫难。东汉初期班固在写《西都赋》时,上林苑已是一片废墟了。 此后上林苑逐渐废弃,变为农田,游民相聚,化为村落。
唐朝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令建筑设计大师阎立本在此修建唐朝四大避暑行宫之一“翠微宫”。本村此地地处宫北,宫北一带禁地称为皇家内苑,花山花海。李世民病逝翠微宫,翠微宫败落,沦为翠微寺,也就是后来的皇峪寺。乡民聚集成为,因地处宫北内苑,得名:花苑村。
本村村名,《长安地名志》《长安县志》《两县续志》均有记载。《长安县地名志》记载的“传花苑村建于唐大中元年”。清嘉庆年间《长安县志》记载:长安县设18廒,南乡设3廒。本村记载为花园村,隶属子午廒管辖。
清末民国《长安咸宁两县续志记载》:子午廒 在县南五十里,有镇。分八保障,统二十一村:廒在子午镇“内苑村,白石峪附。花园村,南陈村,北陈村,前志无南、北,止一村”。全廒有住户三千四百零一户,人口一万八千三百零五。东界咸宁,南依南山,无原。鸭池峪水出谷北流,经花园村南,复西北流至新村西北,与金沙河水合。金沙河其源有二:西为黄峪水,即前志太和谷水,出谷北流;东为白石峪水,出谷西北流,经乔村南,合为一水,又经新村西北,鸭池峪水自东南来注之,又西北流入五楼廒。
传说本村东门外有二灵。一曰:“灵石”五尺见方,高三尺,东汉初年既有,唐时修翠微宫,灵石还在苑内,清朝末年损毁。二曰:“灵槐”,威唐贞观年间阎立本修建翠微宫时种植。村中有“元君古庙”,占地五亩,主要供奉一代女皇武则天。
庙宇四周原有有唐代栽植柏树数十颗棵,解放后被伐汇,残存两棵,庙宇解放后也被改建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