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出家的地方
(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后所寨) 
后所寨村隶属于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本村与关庙村、师道口、高南村、中官厅接壤。本有有唐武则天带发修行的感业寺,本村因在寺庙背后,得名:寺背后。明朝洪武26年间,全国各地设立卫所,陕西有28卫。此地有百户所设立在寺庙背后,得名后所寨。
本村有感业寺,位于村西南30米处,在丰产路北侧,是女皇武则天出家的地方。《陕西通志》载:寺在“古长安城西北,即武后为尼处”。寺内现存明万历十三年秦府职官傅臻所立《重修古刹感业寺碑记》;《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祠祀考》载:“感皿寺,同治兵燹后殿宇尽毁,仅存明万历年一碑,乡人掘土所得一碣上书:唐武后焚香院六小字,下书大唐感业禅院六大字,今俱存。”
感业寺原始隋朝太师申国公李穆的别墅,唐朝贞观23年,唐皇李世民将隋朝秦孝王杨俊的家庙,济度寺从长安城崇德坊迁移而来,两寺合一,组建大唐皇家寺院,命名“大唐感业禅寺”,但凡皇帝驾崩,没有子嗣的后宫嫔妃全部搬到这里居住。隋唐时感业寺院占地约300余亩,山门在距殿南1500多米的窦家寨村北,其田野现还有插旗杆的石墩两个。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
明万历年间重修感业寺,按原面积缩小到1/10,占地30.9亩,其他布局不变。重修后刻石碑、匾额各一方,碣石现存殿前碑亭内照壁下。后因兵火,建筑物大部毁坏。
清末陕西回民起义时,感业寺再次毁于战火,群众捐资重修大殿。大殿修在高1米,长10.5米,宽9.5米的地基上。坐北向南,宽8米,深7米,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后因年久失修,现只留破旧大殿一座。
建国后,在寺庙原址不断出土寺院文物,其中有一方形覆盆式莲花础石,系释迦牟尼佛座,后寺庙被改为感业寺小学。
现只有一块明朝万历年秦府敕建感业寺的石碑,一块“禅寺武则修焚香火院”石门楣,以及2003年由西安市政府拨款维修的仿明清时的建筑。据说当年曾出土一尊佛像,后收藏在省博物馆。

感业寺山门

感业寺残碑
感业寺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关,《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三月奉诏回宫”。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永徽二年,武则天回宫,经过数年拼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5年6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