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游记】广惠庙:那不是留候张良的灰色产业

标签:
汽车广惠南五台戏楼终南山 |
分类: 狼影天下:人过留影 |
2015年2月22日大年初四到五台留村走亲戚,闲暇无事,遥望终南山,呼吸新鲜空气,准备出去走走,先来到东沟,发现与前几年相比,此沟已经基本填平,种上庄稼,沟西侧有一座隋朝古寺“大愿寺”本地人称为“阎王殿”,古寺甚小,随处寺沿后街而走,经发现一座大庙来,细看门楣“广惠庙'.随进去一观。
留村位于南五台山下,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因山上有大台,文殊,清凉,灵这,舍身五个小台,也是五个小山峰,称为南五台。古说:南五台香火鼎盛,有“72汤房之说”
2009年西安将以关中民俗博物院和南五台景区为依托,全力打造五台民俗古镇,计划通过三年努力,使其成为著名古镇旅游品牌。如今已经初具规模,修建巍峨的“五台古镇”仿古门楼,和气势浑宏的“西弥街”。
留村(liu cun)位于县中部秦岭北麓,韦曲镇南14公里,环山公路经此。驻五台乡人民政府和省林业研究所等,并有乳品、服装、木器、砖瓦等厂。出产山楂、板栗和柿子。宋人张礼《游城南记》:“五台山北有留村数寺。”此村南有狄寨寺,可能因西晋末长安人大都外逃襄樊而此村未迁得名留村。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册封终南山为广惠公,留村置广惠公祠。今村中有广惠公祠,被误认为留侯张良庙,留村为留侯庙而得名的讹传。上图为留村村委会。
村内自古就流传有“三十六丁字路,七十二座汤房”之说,就是说村里没有一条直路,而汤房是寺庙给朝圣的人沿路提供汤饭、住宿的地方。留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明清时的布局和庙宇痕迹,非常有特色。上图为后街一座不知名的小庙。
本村初成于汉代,历史文化久远,村中至今有远古建筑的遗迹,上图为一座保留依旧的晚清建筑和石质构建
广惠庙成于西汉时期,历代修缮,现保存最老的建筑有清道光时期的大殿和戏楼,上图为广惠庙外墙,可见石质排水倒流槽。
广惠庙原名留候祠,相传此地为汉时留候张良辟谷之地,坐北朝南,面对大殿,背靠山门,在县城西南二十四公里处。始建年代不详,庙门内侧有麻石柱,石柱上所刻“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戍申桂月吉日立”记载
此戏楼兴建较早,据庙门内侧石柱上所刻“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戍申桂月吉日立”记载,此楼当建于1848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