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2014-10-10 20:44:21)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分类: 狼影天下:人过留影
2014年9月7日,闲暇无事随团四川广元,雨游昭化古城。有闻昭化古城原名:葭萌关。开始以为是《封神榜》中魔家四将的佳梦关。细细了解竟然不是,反而是三国蜀汉五虎上将鏖战的地方。一路过洋县、镇安、反而觉得此地归属四川似乎更为合适,其气候、文化似乎与川蜀更加接近。但不知历朝历代皆将汉中隶属陕西,其意似乎有“据汉中,俯视川蜀”之意。今日到此定要细细一观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昭化古城古称葭萌关,位于四川广元市以南20公里处的元坝区昭化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国内现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公元前316年,秦国征服苴国,在此建立葭萌县,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治地之一,有“巴蜀第一县”之称。东汉末,因吐费城遭遇特大洪灾而迁城至今天的昭化古城。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为“昭示帝德,化育人心”,改称昭化而沿用至今。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桔柏渡街因昭化古城东门的桔柏渡而得名。桔柏渡在昭化东门外约一公里的嘉陵江边因地有桔柏(即古柏)而得名,又称桔柏津,柏渡街上的这座葭萌坊,高8.6米,宽6.8米牌坊东面的柱联是“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牌坊西面上的楹联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为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考察昭化后亲笔所题。可惜这次只拍摄了东面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昭化古城门始建于汉,为夯土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包筑以石,设四门:东命瞻凤,西名临清,南名临江,北名拱极这四道城门各有特定的功用:古时城内迎亲皆从东门入,取紫气东来之意;官员出入城都必走东、西两门,象征如日中天顺应天意;嫁女出城须走南门,寄寓富贵、祥和之意;出殡发丧必走北门南门取其直面嘉陵江而名名“临江”,于清代被毁,因此目前古城仅存东、西、北三道古城门  瞻凤门是昭化的东门,名字源于一个传说,嘉陵江对岸笔架山的北段叫“凤岭山”。过去凤岭山上古树参天,茂密葱笼,传说在山巅的密林之中,栖息着一对“凤凰”,人们站在东门城楼之上,每天都可以看见它们成双成对,早出晚归,双栖双飞。所以这道城门就取名叫“瞻凤”了。“瞻凤”门的洞高4.2米,宽3.25米,深11.2米,城门为明代所建,两边的城墙和上面的城楼都在文化大gm中被毁坏了,现在的城墙和城楼是2007年按原样修复的。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穿过瞻凤门,就进到古城。一条太守街,几乎将古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太守街正中,还有座葭萌亭,又称过街亭,它是是昭化古城街道上的街景建筑之一,全为木质结构,略比街道两侧民居高,它通高10.8米,宽7米,这横在路中的亭子不知是何作用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地处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之美誉古城地处秦蜀古道要冲,地扼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背靠牛头山险峻山峰,史称葭萌关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虽弹丸之地,有金汤之固”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贞节牌坊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皇帝亲自批准为昭化的贞节女子吴梅氏建立的石牌坊,现为复建。高7.8米,宽5.6米,上面的碑文记述了吴梅氏的感人事迹。她在三十二岁时丈夫身患重病,临终嘱咐她再嫁,她坚守贞节,曾用铁锥刺破自己的颈部抗拒了男人对她的非礼。她恭谨孝顺父母,赡养双亲,辛勤抚育儿子成才,活到古稀高龄。当时吏部知道她的事迹后,上奏皇帝诰封建坊,表彰她的品德,教化百姓,看看如今的MM,想想原来的贞洁烈妇,这牌坊似乎并非没有一点作用。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吐费街路中,有座孝友牌坊,这座牌坊是系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皇帝御批为孝友王杏舒所建,现为原样修复,其为南方牌坊式样,四柱一门两户,三层,高8.48米,宽5.8米,代表所立牌坊主人公的事迹和品质,上面碑文记载了王杏舒的事迹和品质。孝,即孝敬父母,友,即和睦兄弟。王杏舒,昭化人附贡生,父亲中年去世,他守孝三年,后来母亲患病,他尽心侍奉,同时还辛勤抚育三个弟弟成为贡生,四个妹妹身嫁名门,并且乐善好施,助学修路,事迹非常感人。现在这种人为什么越来越难找呢?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汉寿广场是集中展现昭化作为蜀汉政权发祥地的文化广场。开始以为是刘备为了纪念关羽而修建,(关羽封汉寿亭侯),岂乃刘备感念昭化作为其基业的发祥地,取“汉祚永寿”之意(祚,意为帝位),将葭萌改为汉寿县广场以南门夯土城墙为界分为内、外广场。其中内广场长38米,宽36米,外广场长41.5米,宽36米。内广场最前端有石辟邪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石辟邪高1.6米,虎头、狮身、豹尾,将三种动物的威猛集于一体,威严辟邪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昭化汉城墙遗址。昭化古城墙在汉代时为土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包筑以石,上面还盖有串房,四面有楼。虽然清代对城楼历有修补,但城墙大部分都已损坏。新近对昭化古城保护修复时,对部分城墙采取了遗址式保护,即对夯土层进行化学加固处理,保护其不再坍塌。城墙中间为南门遗址缺口,不作改变。据了解,昭化古时城墙全长1525米,目前遗址保留324米,原样修复636米,原样修复城墙的垛口高1.4米,景观提示565米,能保存百十米,也实属不易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古城西门——临清门,又名葭萌关,汉建安十八年(213),益州牧刘璋派万人围攻葭萌城,蜀先主刘备之中郎将霍峻率八百将士固守一年,乘敌人疲惫、松懈之机,挑选精兵组成“敢死队”出临清门突袭,斩杀敌主将向存首级,为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临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面临一江清水,二是告戒到昭化任职的官员一定要两袖清风,清政廉洁,因为在古时候官员卸任升迁都必走这道门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在昭化这座城池建成以前,这里曾设有一个关隘,叫“葭萌关”。城池建成以后,“葭萌关”依然存在,它就设在“临清门”这里,而且名字并未改变,所以临清门即是古城的西门,同时也是“葭萌关”的关口。现在见了一个景点,专门表演古装三过马术大战。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广元游记】昭化古城:一座承载三国故事的城池

临清门前,有个坝子叫“战胜坝”,就是当年张飞夜战马超的地方。战胜坝这个名字来源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猛张飞挑灯夜战锦马超”那场惊心动魄且家喻户晓的故事

                                        丰镐遗子-张新武/图文与2014年9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