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丰镐遗子-睁眼看西安
丰镐遗子-睁眼看西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1
  • 关注人气:5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渡镇-禹王庙村)西安市户县村名来历

(2013-12-12 10:48:48)
标签:

链接

西安市

来历

乾隆

村名

分类: 户县: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西安市户县秦渡镇禹王庙村(秦渡镇-禹王庙村)西安市户县村名来历

  禹王庙(yu wang miao)位于户县秦渡镇南偏西约四公里,此地原有禹王庙一座。明万历十九(1591)年前,庙西侧居人成村,村取庙名得名:禹王庙村。

  草堂寺铁钟、记有:户县秦镇“禹王庙明末《户县志》禹王庙村,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前有禹王庙清乾隆《户县新志》、清康熙•《户县志》:三过村东有禹王庙民国《重修户县志》均载有:户县秦镇地处沣河西岸纪念大禹治理沣河的禹王庙禹王庙村处沣河西岸,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曰:“沣水东注,唯禹之绩”,宋代《长安志》沣水下注:“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沣水之功在此修筑禹王庙。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考绩地理历史《史记•集解》: “崇国盖在丰、镐之间。” 户县就是古崇国连山易》:“鲧封于崇。鲧,禹父。 说明户县是禹父亲鲧的封地,是禹父亲的长期生活居住地,禹生长于户县无疑。《史记•夏本纪》:“禹以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说明户县的有扈氏也是禹的后人。《史记•夏本纪》:“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之野。”的记载。有扈氏、启均为大禹的儿子,为大禹死后的王位继承大战于户县的甘河、甘峪口一带。宋•《长安志》沣水下注:“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说明大禹为官后治理了户县的沣河《诗经》有大禹治理沣河“沣水东注,是禹之绩”的上古水利史。大禹治理过涝河,《山海经》中有“牛首之山,涝水出焉”的山水记述;这说明,户县是禹父鲧的封地。禹诞生并长期生活与户县,禹成年后治理了户县的沣河、渭河。禹将户县又封于其子有扈氏。禹死后,禹子启得到王位,禹子有扈氏不服,两子大战与户县的甘河一带。所以传说的真实性很大。(秦渡镇-禹王庙村)西安市户县村名来历

 大禹治水,古籍多有记载,《禹贡》一书中记载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以及《诗经 韩奕》中的诗文“奕奕梁山,维禹甸之大禹为上古贤人,治水以安百姓,铸造九鼎一定天下,功高至尾。全国各地均有祭祀,原先禹王庙和土地庙、龙王庙、关帝庙一样,为数众多,后多毁于战火,秦镇的禹王庙是关中地区不可多得的遗存龙王庙,至今香火依旧。要是找禹王庙不好找,现在有一个尼姑住在庙里,把禹王庙改成了“弘法寺”,庙里面有龙泉井,石刻龙头还在,但是龙泉已经干涸

      2009-03-12日前, 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在位于户县秦渡镇禹王庙村中广场前的戏楼檐墙右下角处发现一块“圣水观常住记”碑,该碑原立于禹王庙内,解放后禹王庙被毁,石碑遭破坏断为两节。1974年修建戏楼时,碑石被镶嵌在戏楼前墙基部,刻制时间为元代中期,为近期以来发现最早的石碑,该碑为现存元代重要的记事碑,史料价值极高

    

                     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与2013年12月12日   

(鹿苑街道办•江流村)西安市高陵县村名来历

博文由博主<丰镐遗子※张新武>撰文 插图来自博主实地拍摄 微信号:zxw513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