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周至县辛家寨镇“恒州村”!

标签:
小学西安市来历村名于恒州 |
分类: 周至: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
周至县原名盩厔县,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按照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1964年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总表·附表》规定,改盩厔县为周至县。周至县有个辛家寨镇,镇政府驻地在恒州村,这个镇位于县城以东,紧挨着县城,走108国道就能看见。与终南、集贤、马召、楼观,这些镇比起来,辛家寨的名声不算太大,但是若论人文历史,辛家寨丝毫不弱。
http://p9.pstatp.com/large/37e90002b9b9f825062d
关于辛家寨的来历,首先要从周至县说起,周至县始设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县城在今天终南镇。到了东汉建武三年周至县被撤销并入武功县。三国乱世,西晋统一,又复设周至县。到了北魏的时候风水轮流转,这一次武功县被撤销并入周至县,过了几十年,觉得不合适,又复设武功县。到了北周时期,周至县的上级政府叫终南郡,过了九年,分出终南郡,于故址置恒州,或许觉得管个周至县不过瘾,恒州一下子将周至县拆分为仓城、温汤、周至三个县,周至县的府衙被撵到了现在鄠邑区(户县)的甘河镇,仓城县的府衙在在今竹峪镇仓峪村,温汤县的府衙在今广济镇暖泉村,3县均隶恒州。13年后,或许觉得没意思,仓城县、温汤县又并入周至县。到了唐高祖时期,恒州终于被废了,又从周至县划出终南县,到了李世民手里和父亲对着干的老毛病又犯了,废了终南县重新并入周至县,唐玄宗时期周至县第一次改名为宜寿县。到了北宋大观元年,又分出终南,只不过名字不叫终南县而叫做叫清平军。金朝占了陕西,与金贞祐四年重新设置恒州,辖周至县、终南县、眉县。这个时候蒙古人来了。
http://p1.pstatp.com/large/37ee0002aee66f741085
说起蒙古人建立的大元朝,给人的感觉就是,“骏马快刀任驰骋,掠地屠城留凶名;地跨欧亚大帝国,地大物博人口多”。大元朝连皮带毛100年,从哪里来有回哪里去了,留给朱元璋的是一地的鸡毛。但是蒙古建国初期的铁骑可不是吹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首先征讨的是有世仇的大金国。但是这大金国也是不软柿子,当时陕西还是大金国的地盘。成吉思汗派当朝太师,鲁王木华黎率兵数万进攻陕西,大败金国延安知府完颜合达,2年后木华黎亲带兵10万攻打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准备先打下凤翔,再取京兆(今陕西西安市)。金朝左监军赤盏合喜坚守府城,完颜仲元出城力战,竟然将木华黎打的大败而归,木华黎一怒之下,急火攻心,竟然病死了。
http://p9.pstatp.com/large/7780008bc3c60f7f497
成吉思汗病故,窝阔台登上汗位,领兵数十万,攻破金国拒守15年的潼关,兵发京兆府(长安),先锋大将就是宗室悍将辛德禄,辛德禄骁勇善战,甘冒矢石,一举攻克京兆府,被敕封为京兆府达鲁花赤。达鲁花赤,由成吉思汗设立,原意为“掌印者”,是蒙古帝国历史上一种职官称谓。是代表成吉思汗的军政、民政和司法官员,是地方各级的最高长官。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这个封号的官有多大,史载为正二品。可见辛德禄在当时就是京兆府(今西安)的最高行政长官。
元世祖忽必烈改蒙古国为大元。封第三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管领陕甘宁青新五省。置安西王府于京兆长安,也就是今天西安市灞桥区石家街铁龙物流公司的仓库这块地方,本地人叫“斡珥朵”或者“鞑王殿”。今西安市未央区有辛家庙,此地原位安西王府僚属区,辛德录家庙在此,故称为辛家庙。当时恒洲管辖终南县、周至县、眉县三个县。遂改封任辛德禄为恒州达鲁花赤,总揽全州军政大事。敕旨在恒州城内建造将军府第。
http://p1.pstatp.com/large/37ee0002b34b7b7f6acb
老安西王忙哥剌死后,儿子阿难答继任王位,不过几年阿难答的堂哥当朝皇帝元成宗铁木耳竟然暴病身亡。阿难答越想越激动,召集藩国雄兵十五万八千二百余人,兵锋直指元大都,抢夺皇位去了。辛德禄作为安西王的藩国属臣,带领兵马一块去了。结果这安西王成不了事,阿难答被元成宗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八达和海山打败,阿难答被杀。辛德禄站错了队,这下算是坐蜡了。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神仙打架,坑死百姓。安西王都被杀了,安西王麾下参与造反的万户、千户、探马赤军等各级将领肯定不得善终,大都人头落地。只有辛德禄除外。
话说这辛德禄是安西王的铁杆嫡系,理应自然连坐。但是这辛德禄血统虽远,也是皇族;随窝阔台出征,资格太老,老到什么程度,最低也和当朝皇帝的太爷忽必烈是一辈的;还有就是功劳大,攻下京兆府,一直雄镇于此,兢兢业业。新上任的元武宗海山也不想寒了老功勋的心。随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按照蒙古的传统来,是生是死交友“长生天”来决断。
http://p1.pstatp.com/large/7780008c51ba9c9aa0f
大家都知道,蒙古贵族死后,陵墓不封不土,一片水草地,埋葬后,让万马在上面来回奔腾,踏出一片平底,待水草长出来后,坟墓不留一丝痕迹,这也是现在很少听到蒙古王族大幕被盗的原因。因为你根本连墓穴也找不到。这蒙古的传统是什么呢?就是将功勋卓著的犯罪之人,让女人用毡片包裹起来,驱赶群马来回踩踏,若马下逃生,蹄下不死,就说明“长生天”认为功大于过,可以免去死罪。反正已经经过万马踩踏,和死后万马践踏一个道理,也算死了一回。这辛德禄就是这福大命大之人,竟然硬生生在马蹄下扛了过来。真可谓:练了铁布衫还能见青天;练了金钟罩日子嗷嗷叫。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饶,撤销恒州建置,罢免爵位封号,收回封地不纳赋税的特权。辛德禄毕竟年老,虽然没有被马踏死,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没过几年,鞑靼王辛德禄病死。
http://p9.pstatp.com/large/37f00000b3f536be74a7
恒州废州后辛氏家族聚居的王府更名为辛家寨,这也就是“辛家寨”的来历,辛家寨有北堡、西堡、南堡3个自然村,因此地原为恒州府衙所在地,又名恒州村,今有5个村民小组,村民3000余人。
http://p3.pstatp.com/large/37e90002c4b871d3a790
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时期,辛家寨北堡出了个牛人叫辛宗元,家境贫困,以医牛为业,辛宗元的母亲被地主怀疑偷麦穗,被地主刺死。辛宗元告状无门,遂加入哥老会,为周至等地哥老会的首领。清宣统三年,省城西安民军举行反清起义,辛宗元在周至召集哥老会员百余人,联络村中贫苦农民,联合西安来援的周至籍学生及民军进攻进县城,知县左一芬逃跑,周至县城光复。民国2年政府取缔哥老会,辛亥元勋辛宗元及亲属4人竟然因地主诬告而被杀,辛宗元的头被悬在县城东门外,墓在辛家寨村东。
http://p3.pstatp.com/large/37eb0002c52e70abc01d
民国十四年前后,户县西南乡丈八寺等村农民为抵御土匪抢劫及驻军骚扰,在原团练基础上而成立的封建自卫武装组织。他们设符场神座,祭奉磕头,画符念咒,吞火运身,砍肚排刀,人称:“硬肚”,因练“刀枪不入”的神功,故称神团,因武器多为红缨枪,百姓称之为“红枪会”。当时北洋军阀横征暴敛,红枪会在周长户一代迅速发展起来,比较出名的有雁塔三兆神团,户县宋老九神团,长安宋登贤神团、周至下三屯神团。当时周至县有200多个村堡建立了红枪会,辛家寨3堡子也成立“红枪会”。
http://p1.pstatp.com/large/37f00000c90d54858ad1
民国十五年,豫西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城,这段历史电视剧《白鹿原》里面演过,八月围城,西安城里面日子不好过,城外头也好不到哪里去,北洋军阀吴新田第7师趁机驻盘踞周至县,吴新田不顾周至小麦受旱,强行派捐500余万元,限期缴纳。各村红枪会拒交。为了镇压周至农民武装力量,吴新田急招围攻西安的二十七团团长牛育春和新改编的任朝举团返回周至镇压,县南各村红枪会集结在辛家寨,埋伏在芦河滩树林中,出其不意,大败匪军,缴获武器甚多。各村红枪会看到匪军溃退,以为无心再战,便分头回本村。未想任朝举匪军去而复返,猛攻辛家寨。辛家寨红枪会集中到北堡子抵抗,南堡子只留少数人,封闭城门坚守。堡内红枪会仓促应对、孤军奋战,匪军火力强硬,城被攻陷。匪军大肆杀人放火,农民住房大部分被烧毁,死亡103人、伤100余人,村庄化为瓦砾。后又攻陷南小寨堡屠杀800余人,烧房1200余间,村中尸体堆积、血流成河。而后吴新田派牛育春和任朝举两团血洗凉水泉、陈公坊、西肖村30余个村庄。本次抗捐共烧毁房屋2800多间,杀1800余人。冯玉祥国民联军五原誓师的,西安即将解围,吴新田抛下刘镇华,收拾残部,撤离周至,仓皇逃往老根据地汉中。
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于2013年7月21日
http://p3.pstatp.com/large/2c230001a34b9da37c6b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未经授权,不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