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古村:长安区韦曲镇“大府井”

(2013-05-25 09:33:15)
标签:

韦曲街

来历

西安市

长安区

文化

分类: 长安: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大明秦藩十四陵之大府井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西安市古名长安,古为帝都,地形上风水布局极佳,呈“五塬、六岗、八水、十一池”走势。长安区原名长安县,在西安市城南,区政府驻地在韦曲镇,大部分坐落于安少陵塬上。少陵塬是五大名塬之一,早名鸿固塬,又名杜陵塬。因西汉宣帝妻子许皇后葬于汉宣帝杜陵之南,其陵规模比汉宣帝杜陵小,古代“小”通“少”,故称作:少陵原。 西汉宣帝时丞相韦贤最初居此,韦贤之子韦玄成,又为汉元帝时丞相,韦氏一族居此繁衍,唐朝时期韦家出了18位宰相,韦氏家族居住地多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称为曲水,故称韦曲。明代设韦曲里,民国建制镇,1949年长安县政府由大兴善寺迁韦曲镇。后一直是县政府所在地。

http://p3.pstatp.com/large/3b1300032e835785dfed

少陵塬上有十几座明朝秦藩王墓,守墓兵将聚集形成的村子叫“九井十八寨”,其中第一村就是大府井村。大府井村位于少陵原上韦曲镇的东北边界,北临简王井村,南接南伍村,西望东兆余,东邻东伍村,有3个村民小组1000余人。村子比较好找,从凤栖塬华美十字沿航天大道一路向东,到雁引路丁字路口南拐前行片刻,路西就是大府井村。本村的特色就是这几个大坟堆,原来一片狼藉,这几年坟堆四周广植桃树,每年开春形成千亩花海,游客入织,成为方圆一景。

http://p1.pstatp.com/large/3b1500032f9c2fbd5e41

大府井村名的来历,和明朝特殊的丧葬体制有关。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氏政权,将除去太子之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岁子,分封为“一字王”,镇守各地,其中二儿子朱樉被封到西安镇守陕西,号为秦王。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面临着北方残余蒙元势力的威胁,所以,驻守北方的诸王便担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都手握重兵,其中尤以秦王朱樉的兵权最重,战功最著,秦王朱樉曾于洪武二十八年率部征伐平西北异族叛乱并大破叛军,使朱元璋龙心大慰,并因其位列洪武二十四王子首位,仅次于太子,所以深受父皇信赖,并被授兼掌宗人府总摄诸王子弟训导。称“首藩者,宗盟之长”也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以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http://p1.pstatp.com/large/3b1800017c15df07b097

各藩王自第一任秦王之后,凡世子、诸王年满二岁后,开始修建陵墓。明朝规定,诸藩王莹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并置石人二座,文武各一;虎、羊、马、望柱各二。王陵修好后,留存待用,只留一个天井,藩王死后顺天井下放棺椁,进行封葬。因坟墓称之不详,便以天井为号,所以将王坟称为井。每井有两营护兵守护,守陵军队的驻地就是军寨。这就是“九井十八寨”的来历。后来“井”和“寨”发展为村庄,居民均为藩王守陵军裔。所谓“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因朱樉为第一代秦藩王,被称为“大府”,为他生前修建的陵墓称“井”,故名大府井,村庄因坐落墓旁而得村名,是少陵原上“九井十八寨”中的第一井。

http://p3.pstatp.com/large/3b1500033084a58a61de

在太子朱标死后,秦王朱樉差一点成了太子,多亏这朱樉死的早,否则“靖难之役”时,荣登九五之尊的是否的燕王朱棣,还很难说。朱樉死后,朱元璋亲自定其谥号为“愍”,人称秦愍王,葬于大府井村东北。墓冢为圆锥形,坐北向南,封土堆高约20米,周长187米。墓南神道旁有大型石雕14件,均系明初雕刻,造型刻工精美。从陵墓的封土堆到地表石刻来看,朱樉墓的规模档次,在明秦藩王十三陵中当居首位。

http://p3.pstatp.com/large/3b15000330feb35a7802

  明•秦藩王•

有明一代,镇守西安府的秦藩王共有15个。末代秦王朱存极被李自成杀于山西境内,故有秦藩王十四陵。在朱樉墓周边,还有几座陪葬墓。据有关资料记载,这当是秦藩王中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堩,秦怀王朱志钧、秦昭王朱秉等人的墓葬。其中隐王朱尚炳暴病身亡,尸体未能运回陕西,其陵墓至今留个墓洞未封,成为真正的“井”。另外郡王中的安王和庄王的陪葬墓也在此。


长安县.明•秦藩王•十四陵【丰镐遗子】

                           明•秦藩王•僖王

 明•秦藩王•僖王陵 僖王朱志堩(第三位秦王)墓朱志堩是朱尚炳之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薨。《咸宁县志·陵墓志》载:“墓在大府井村东北,朱樉墓旁。”今朱樉墓东南有墓4座,除其中已证明为昭王朱秉极及妃萧氏墓外(已出土昭王妃萧氏圹志),其余3座不知孰是僖王墓,墓前无任何遗物。又说墓在四府井村。

长安县.明•秦藩王•十四陵【丰镐遗子】

                            明•秦藩王•怀王陵

明•秦藩王•怀王陵,怀王朱志均(第四位秦王),是秦隐王朱尚炳的庶子,起初被封为渭南郡王。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他的嫡兄秦僖王朱志堩去世,并且没有儿子,他根据大明朝的即位原则,继承秦王位,即位的第四年,明宣宗宣德元年,朱志均去世,墓在大府井村。

长安县.明•秦藩王•十四陵【丰镐遗子】

                          明•秦藩王•昭王陵

 明•秦藩王•昭王陵,秦昭王朱秉欆(第六位秦王)安徽风阳人。明太祖六世孙,明朝临潼藩王朱诚澯(读音灿)之子,朱公铭之孙,秦藩王朱志??之曾孙。明孝宗弘治十一年,秦简王朱诚泳病逝,因为秦简王无子,而惠王朱公锡也就朱诚泳这一个儿子,按照制度,只能从秦惠王朱公锡的兄弟中再找,按照长幼次序,也就是临潼王朱公铭,朱公铭死后,他的嫡二子朱诚万承袭临潼王,不久去世,而且没有儿子,于是弟弟朱诚澯继承临潼王位,明孝宗弘治八年,以长子的身份继承临潼王的王位,没想到好运接踵而来,孝宗弘治十三年,又得以继承秦王位,他继位以后,首先把祖父临潼王朱公铭追封为秦安王,父亲临潼王朱诚澯追封为秦庄王。不知道当数十年后的大礼仪之争,是不是和这次追封有相当关系?朱秉欆在弘治十四年死,朱秉欆嗣封仅仅一年,在十四年(1501)就得病薨逝。他的儿子秦定王朱惟焯继承他。朱秉欆谥号昭王,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容仪恭美就是说有仪可象,行恭可美也就是说呢,外形穿衣打扮比较好的,行为仪表好的。昭德有劳即能劳谦,愿意吃苦受累,而且作人很低调,很谦虚。品德好的,而且社会声望比较好的,叫做昭。据嘉庆《咸宁县志》引《西安府志》载:墓在洪因塬朱樉墓旁.秦昭王的次妃萧氏支离的破碎墓志铭已出土,现在保存在大府井村办公室,正方形,边长90厘,厚14厘米,边饰云凤纹,盖中间篆书,大明宗室秦昭王妃萧氏圹志,志文称:妃姓萧,咸宁县常宁里处士萧清嫡长…………成化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弘治十二年某月12日卒,寿22岁,……嘉靖九年初四日薨,葬于王冢在韦曲里鸿因原昭王墓左,此墓志铭出土于朱樉墓东南四座墓东边第二与第三两之间,证明昭王陪葬在秦愍王朱樉墓左无疑。应在大府井村

长安县.明•秦藩王•十四陵【丰镐遗子】

                         明•秦藩王•王陵

 明•秦藩王•王陵,秦定王朱惟焯(第七位秦王)秦藩王朱秉欆独子,昭王死时惟焯才两岁,一直由秦简王的王妃廖氏抚养长大,性格淳笃,不喜好奢华,衣着和膳食都很朴素简单。朝廷一直到正德四年,惟焯大概13岁时,才决定让惟焯继承王位,秦定王朱惟焯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去世,在位36年,享年49岁左右,跟他的叔祖父一样,没有儿子,但是朝廷鉴于他的善举,送给他的谥号曰定,其墓在大府井村,又说在简王井,待考。

http://p1.pstatp.com/large/3b1700018c8c35a8a2af

在这么多秦藩王墓里面,秦王朱樉妃子王氏陪葬墓最为传奇。看过《倚天屠龙记》的都知道,汝阳王的儿子叫王保保,是个酒囊饭袋,女儿叫赵敏,封号“绍敏郡主”聪明多智,是明教教主张无忌的红颜知己。其实在历史上王宝宝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王保保手握雄兵,元顺帝拜其为太尉,封左丞相、河南王,代皇太子亲征,总天下兵马大元帅。明太祖朱元璋大宴众将领时突然问大家:“天下奇男子谁也?”众人都回答说:“常遇春是也。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太祖笑着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这一著名典故见《明史,扩廓帖木儿传》。朱元璋也曾说过:“如今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是传国玉玺没找到,二是王保保未擒获,三是元朝太子没有下落。”此事见《皇明通纪》记载,“高帝谓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少传国玺;一王保保未擒;一元太子无音问。”足见王宝宝统兵之才能非同凡响。在西安市周至县城西南5公里的广济镇有一大坟堆。占地有二亩左右,坟堆7米多高,大坟西南竖有一墓碑,碑上写“元武德将军王保保之墓”,落款为碑文是“陕西巡抚毕沅书”。据清乾隆五十年和民国十四年《周至县志》记载:“王保保冢围土墙四十丈以上,乾隆十二年知县邹儒奉檄修筑,知周至县事徐作梅立石”

 

史书上王保保的兄妹见于记载的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脱因帖木儿一直追随哥哥王保保南征北战。妹妹王氏当时年纪较小,所以没有跟哥哥到部队中。王保保曾经官拜河南王,所以妹妹王氏留在了老家河南,朱元璋明军占领了河南,她也成了明军的俘虏。对王保保七次招降的失败让朱元璋更加敬重王保保。他竟然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氏嫁给了他的第二子秦王朱樉。《明实录》记载:"洪武四年九月,册故元太傅中书右丞相河南王保保女弟为秦王妃”。(这里的女弟,应该就是女弟弟,小编理解为妹妹的意思) 洪武28年秦王朱樉薨,王保保的妹妹竟然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樉殉葬了。《明史秦王传》载:“(秦王)其妃为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洪武28年秦王薨,王妃殉。”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与2013年5月25日整理与2017年

http://p3.pstatp.com/large/2c230001a34b9da37c6b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1.【 明•秦藩王•十四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e908d01012e4q.html

2.【本村地图

西安古村:长安区韦曲镇“大府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