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古村:碑林区太乙路街道“祭台村”

(2012-12-06 13:25:51)
标签:

个儿

碑林区

来历

西安市

现状

分类: 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

秦琼设祭拜雄信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头条号“睁眼看西安”

西安市南郊有个碑林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西安市城内三区之一。因境内有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碑林博物馆而得名:碑林区。这个区设立时间不长。民国33年也就是1944年,将原属长安县之城内及四关剥离出来编成30个镇设立西安市。1945年11月,西安市撤镇设12个区,1954年一、二、七区合并成立碑林区。

http://p1.pstatp.com/large/3c6c000257559520d240

【西安碑林】

碑林区有个太乙路街道办,毗邻乐游塬,原先隶属雁塔区,1965年划归碑林区。街道区域内的乐游塬历史极为久远。乐游原,在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中期。

据《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对此《关中记》有记载:“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平君产后死去葬于长安县乐游里,汉宣帝立庙于曲江池北,起名曰:乐游庙,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乐游塬在唐代是游览胜地,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还专门作了一首诗作《乐游原》,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青龙寺就在乐游塬上。

http://p3.pstatp.com/large/3c6a000410c83c1d9dcb

【乐游塬】

太乙路街道办下辖的祭台村在大雁塔之东乐游塬上,老以为本村归雁塔区,弄了半天归碑林区,村子不大四个村民小组,不到3000人,以梁姓村民为主。这个村原先村民善于做豆腐,祭台村的豆腐和长安区葛村的豆腐,灞桥区滹沱寨的豆腐在解放前西安地面上并肩称雄。这个村子因地处西安市核心地带,所以城镇化改造比较早,在2010年已经改造,当初在赛格上班,住在后村,经常在祭台村里找买彩票的地方。(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

这个村子比较老,建于汉代,根据清末《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咸宁县设29仓,南乡置10仓,,南关仓在南郭,分3牌,统领34村,有1763户,9997人,仓在南郭,村名记载为:祭台村。关于祭台村的来历,有四种说法:

一说:公元581年1月,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因汉长安城经董卓一把大火,已经破败不堪。特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塬重修京城,当时北周宗亲宇文恺因长于土木工程建造,隋文帝多随派其修筑,并赐名: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唐朝长安城。

长安城地形有“五塬、六岗。八水、十一池”之说,自南朝北有一条龙脉,龙头就在龙首原处。地形上东西走向的六条土岗横贯,从六坡的高度看,地势从南到北渐次降低,地面形状很像《易经》上乾卦的六爻。乾卦属阳,称九,自上而下,横贯西安地面的这六条土岗从北向南,依次称为九一之地龙首塬,也就是现在龙首村一带、此地为“潜龙腾渊”之地,既然杨家已经得了天下,怎么也不会让潜龙出世,此地随为禁地。当时修建长安城时将龙首塬上的坟墓全部迁移到乐游塬上,老百姓拜祭祖先的地方就是现在祭台村这个地方,故而得名:祭台村。乐游塬上的青龙寺,早名:灵感寺,就是为超度亡灵而修建。

第二种说法:唐太宗李世民病亡后,葬于礼泉昭陵,唐高宗李治为便于遥祭昭陵,在长安城的东南角特设祭台,于每年祭祀之日,在此追念其父李世民,因而得名祭台村。实则李家父子有登高的传统,在白鹿、少陵、八里三塬之间,有一个东高村,隶属长安区鸣犊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登高遥望终南,特意在此修筑高台,取名“登高台”故而得名“登高村”,后讹传为“东高村”。唐朝大诗人杜牧有诗一首《乐游原上望昭陵》,即是对这种说法的印证。

第三种说法:据本村出土北魏《 邑子二十四人造象碑》记载:北魏时此地为羌村,为羌族聚集地。祭台可能是少数民族羌族祭祀图腾的地方,唐末战乱,此地毁于战火, 至北宋宋哲宗年间村民又聚集成村,故而得名:祭台村。但是本村至今未发现“古祭台”的遗迹。

第四种说法: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活捉单雄信,在这里命尉迟敬德斩杀,秦琼催粮归来后得知,在此设祭台祭祀,村子随易名为“祭台村”。在小说《隋唐演义》里面单雄信诨号“赤发灵官”,书中演义单雄信坐镇二贤庄,手下有四路大将,单雄信居中,为五路绿林总瓢把子。实则,这单雄信历史上还真有这一号人物,《资治通鉴》记载: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酉阳杂俎》更是宣说单雄信将伐枣树砍伐作为枪杆,造一重达七十斤的枪头,称为寒骨白。

http://p1.pstatp.com/large/15a300019979c47c4f4d

【《隋唐英雄传》单雄信剧照】

史书《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有简略记载:“单雄信者,曹州人也,与翟让交好,初为瓦岗寨大将,李密火拼寨主翟让后,归顺长安人李密。王世充大败李密后,单雄信并没有和秦琼、徐茂功、程咬金等归顺李世民,而是归顺临潼人王世充,交战之中差点要了李世民的命。王世充兵败李世民,单雄信归顺后被杀。”因李世民认为单雄信为三姓家奴,对主不能视死而终,心起杀念,李世民知道秦琼回来是肯定杀不成的,正好李世民顺水推舟,在秦琼运粮之时,将其斩杀。好在秦琼还算大哭一场,摆台祭奠,一不小心还挣回了“半柱香”。关于单雄信被杀,有些史书则记载为“单雄信兵败被俘不降被诛”。

http://p3.pstatp.com/large/162c0007788a8c978705

【《隋唐英雄传》单雄信剧照】

到了唐朝时期,乐游塬成为旅游胜地,祭台村叫"安邑坊”,太平公主在此修阁添寺。原祭台村小学就是石佛古寺改建而成。关于“石佛寺就是青龙寺”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嘉庆24年修订的《咸宁县志》:“即唐青龙寺,在祭台村。”清末《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也记载:“石佛寺 即唐青龙寺,在祭台村。”乐游塬上青龙寺在日本佛教界名气很大,是日本密宗祖庭,因县志记载,人们信以为真,民国时期日本僧侣人进入曾来石佛寺多次考察,“石佛寺就是青龙寺”的说法在日本文献上多有出现。解放后经常有日本人前来探询,考证。

http://p9.pstatp.com/large/3c6b0004343ca94de225

【青龙寺遗址】

其实石佛寺和青龙寺根本不是一回事。青龙寺前身是灵感寺,唐朝新建隋朝大兴城,将城中的陵园坟墓迁葬到郊野,为超度亡灵,特意在乐游原上修了寺院,取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唐会昌五年禁佛时寺废。次年又改为护国寺。大中九年长安左右两街添置寺院八所,青龙寺又恢复本名。北宋元祐元年以后寺院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http://p9.pstatp.com/large/3c6800043264e453bf22

【古青龙寺】

祭台村的石佛寺位于村北,原名:定光佛寺。古石佛背刻“西魏大统甲子造像记”,可见寺庙修于西魏年间,而青龙寺是修建于隋末唐初,根本不是一座庙。石佛寺后毁于战火。元朝时期在遗址上重修建寺,以石佛为名,得名:石佛寺。偏殿抗战时期兴修水利,被军队拆毁。解放后80年代佛寺被拆除,90年代村民在村子东南乐游塬重建,香火很旺,2009年祭台村拆迁时寺庙搬到长安区的石佛寺村,现在踪迹全无。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2年12月6日修改于2017年

http://p3.pstatp.com/large/2c230001a34b9da37c6b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微信号:zxw513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