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双凤村
双凤寨位于三桥镇北偏东2.5公里。为南双凤、北双凤的统称。明崇祯年间已有此村。以居于西汉建章宫凤阙遗址两个夯土台东侧得名。清代始称双冢寨。西汉建章宫凤阙有我国最早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装置,当时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上置高五尺的铜凤凰,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之一。因有这一雄伟的建筑而汉长安城又名凤城。阙楼上的铜凤设转枢,可依风向迎风转翅,并根据风力大小发出高低的鸣叫声,因而能测知风向、风速。西汉长安宫阙全毁,只保留了此阙。东汉张衡曾亲自察看此阙。前秦苻坚曾慷慨作歌:“长安城西双圆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北周的繁钦《建章凤阙赋》说:“秦汉宫阙泯毁,唯建章凤阙耸然独存。”现两个夯土高台仍在。(丰镐遗子)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长安县设18厫,西乡设6厫,双凤村隶属三桥厫。三桥廒 在县西二十里,有镇。分十保障,统四十七村:廒在三桥镇。南双凤寨,北双凤寨,前志名叫双冢村一村。。全廒北滨渭水,东滨皂河,无原。渭水自咸阳界流入,东北流入叶马廒。渭水支流自上庄西北分渭水,沿渭东流,经叶马廒流入扬善廒。皂河自王寺廒流入,北流经周家河湾,北流入叶马廒。按:皂河干涸已久,今仍依故道分述各廒之下。

长安城自古又称凤城(属于民间的一种俗称),是因西汉长安的凤阙而得名。西汉时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阙楼上有一尊高五尺的铜凤凰,它是我国最早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现存的凤阙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今北郊双凤寨村,遗址为两个夯土冢,东西相距50米,东面的冢高4米,围17米;西面的冢高11米,围36米
据史籍记载,西汉建章宫的双凤阙是当时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顶端装的铜凤凰,能随风向转翅,并能根据风力大小发出不同声响。西汉末长安城的宫殿建筑在战乱中焚毁殆尽,惟独凤阙得以保留。
东汉迁都洛阳后,天文学家张衡曾亲自来长安参观双凤阙,将其所见的双凤阙写进《西京赋》中,并拟在洛阳建铜雀台。
西晋司马邺定都长安时,长安城中杂草丛生,无一间能居住的房屋,只有凤阙巍然耸立。后秦姚苌(chang 音常)建都长安,当他看到高耸的凤阙不禁慷慨歌曰:“长安城西有凤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丰,再鸣五谷熟。” 直到北周时,凤阙仍屹立台上。南北朝诗人庾信在《凤阙铜雀》诗中写道:“铜雀何辛劳,转翅到今朝。历尽参与商,风雨益飘摇。”
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于2012年10月5日

博文由博主<丰镐遗子※张新武>撰文 插图来自博主网络搜索微信号:zxw5136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