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古村:长安区韦曲镇“朱坡村”

(2012-07-07 18:05:00)
标签:

朱坡

韦曲镇

前将军

五行志

朱博

分类: 长安: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汉丞相朱博故里

丰镐遗子/书文;头条号/睁眼看西安

西安市长安区,原名长安县,是西安市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广、名气最大的一个区县。“长安”在秦国为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成蟜的封地,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距今2200年。1949年西安解放后,当时的长安县很大,有275个乡。2002年长安县设区,辖25个街道办事处,将近110万人口,长安区政府就在韦曲街道办。

http://p3.pstatp.com/large/3b18000253aefc7511d6

韦曲街道办原名韦曲镇,位于今西安城南10公里处,是长安区政府驻地,镇名得名于西汉,西汉宣帝时丞相韦贤最初居此。韦贤之子韦玄成,为元帝时丞相。唐朝时期韦家出了18位宰相。明代《雍胜略》载:“韦曲,唐韦安石别业,诸韦世居于此。林池花亭号为胜地。”居住地多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称为曲水。韦氏初居韦曲西北部,漕河流过,故称韦曲。明代设韦曲里,清嘉庆《咸宁县志》记有东韦曲和西韦曲两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清末设韦曲街道。民国建制镇,为长安八大镇之一。1949年长安县政府由大兴善寺迁韦曲镇。后一直是县政府所在地。

http://p9.pstatp.com/large/3b11000454e0bd7a605c

【樊川胜景】

在韦曲镇东南少陵原南畔有一个朱坡村,历史源远流长。少陵原在汉代被称作鸿固原,后来汉宣帝杜陵建于此,亦称杜陵原,汉宣帝许皇后死后葬在杜陵南,陵墓较小,被称为小陵,因为古代“少”、“小”二字通用,所以又称:少陵原。朱坡村早名朱博村,汉哀帝时丞相朱博建馆于少陵塬高坡上得名朱坡,后人聚集成村随得名:朱坡村。本村与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毗邻,史书多有记载。北宋张礼《游城南记》注云:“朱坡在御史庄东,华严寺西。”

http://p3.pstatp.com/large/3b160001de0fdacac000

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清朝中后期,咸宁县设29仓,南乡设置10仓,其中之一叫金泘沱仓 ,在长安城南15里,有镇。全仓大半据少陵原,西南据神禾原,西边为平川。统领46村,仓在金泘沱,全仓有1958户,人口13646人,朱坡村记做:上朱坡,下朱坡。朱坡村比较小,只有2个村小组,1000余人,村民大部分姓张。村子很好找,从西安一路向南到韦曲樊家十字,走东边这条路一直向南,过杨虎城陵园到长安一中向前能看见路上有华严寺的牌子,向东一条大坡,坡长有两座塔,这就是华严寺,华严寺东南就是朱坡村,村口有两颗古树。

http://p3.pstatp.com/large/3b17000299cf31106502

【华严寺大坡】

丞相朱,据《汉书》记载:“朱博 字子元,杜陵人。初为县亭长,历安陵丞。成帝时,王凤秉政,长史陈咸荐博除幕府属,凤奇之,举栎阳令,已徙云阳,又徙平陵,以高第入为长安令。官至丞相,封阳阴侯。”历史上这个人很会当官,朱博当冀州刺史得时后,和地方官员不合群,被视为眼中钉。有次到辖县巡查,被许多老百姓团团围堵,进退不能。有手下出主意:“可以让人把案情记录下来,回去再处理,下一个县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朱博一听话里有话,直接对百姓说:“要告县令可以到郡府,要告郡守可以到我那里”很快聚集起来的百姓就都散了。回来经调查哦,这些百姓就是这个手下煽动的,为的就是给朱博一个下马威,朱博也不客气,直接要了手下的脑袋。

http://p3.pstatp.com/large/16c40007fb5afd5a08eb

【强龙专抓地头蛇】

后来朱博升任琅琊郡太守时,又碰到了地头蛇使绊子。朱博第一天上班,全体官员竟然集体病假,搞起了罢工。这时有小吏进言:“历任太守上任,座衙前第一件事要先拜访各部门的负责人,否则工作就开展不了”。朱博气得拍案而起,召集全体上班的人员开会,当场委任官职,将请假的官员一搂到底,全部开除下岗,琅琊郡官场作风为之一振。由于朱博作风正派强硬,后来朱博一直当到丞相高官。

http://p3.pstatp.com/large/3b1500044d3b4490cfed

【杜公祠】

《贾志》有载: “朱博村去杜祠三里,朱博丞相故里也。北倚少陵,下瞰终南”。这里说的杜祠就是杨虎城陵园上的杜公祠。杜甫在长安居住14年,常以“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杜陵野客”自称。唐朝末年,人们曾在杜甫居住过的少陵原为他立过祠堂,可惜遗址已不复存在。现在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明清时期曾先后修葺过3次,与樊川八大寺之一的牛头禅寺毗邻。祠内最珍贵的是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写的《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刻拓片,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迹,可称为“镇祠之宝”。唐朝大诗人有“小李杜”之称的杜牧特意作诗一首《朱坡》,据《雍大记》:“朱坡在陕城南四十里,与华岩寺相近,瞰南山之胜。故少保杜公池亭在焉。”可见杜公池亭就在朱坡村。

http://p1.pstatp.com/large/3b1300044fe125a2ae08

【华严宗祖庭】

朱坡村西北是华严寺,在中国佛家主要有八大宗派。一是三论宗,二是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 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除禅宗在河南登封少林寺、天台宗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外,其余六个均在西安,分别为三论宗祖庭西安市户县草堂寺,唯识宗祖庭西安市雁塔区大慈恩寺、西安市长安县兴教寺,律宗祖庭西安市终南山净业寺,净土宗祖庭西安市长安县香积寺,华严宗祖庭西安市长安县华严寺,密宗祖庭西安市雁塔区大兴善寺。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西安樊川少陵原华严寺。华严寺建于唐贞元十九年,以隋代杜顺和尚为初祖。杜顺被唐太宗誉为佛,地位岂同时代的三藏法师唐僧所能比肩。

http://p9.pstatp.com/large/3b1300045fdc41f9e84a

【淳风观】

朱坡村正南还有一个淳风观,作协活动曾有幸一览,这座道观貌似不是很老,是为纪念唐朝术士大家李淳风而建。李淳风和袁天罡是唐朝两大半仙,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两人的墓都在少陵塬顶,在杜公祠顶端有一座大冢,相传为袁天罡墓,里面有个盗洞,当初还曾作诗一首《殇冢》诗文如下:“术神临凡入唐宫, 二圣吉地留神明;半仙之名饱私心, 百年之后定少陵; 物华天宝人杰灵, 推背一出震天惊;千年古冢留盗洞,嫣笑远处李淳风”。

丰镐遗子书文于2012年7月7日修改于2017年

http://p3.pstatp.com/large/2c230001a34b9da37c6b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