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峡口石匣昆明池类编长安志石口 |
分类: 长安:村名人物风俗历史 |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巡三秦沃土,纪周秦汉唐,请关注头条号《巡秦纪》https://www.toutiao.com/c/user/5997479732/#mid=6006370723#__NO_LINK_PROXY__
“大汉昆明池”与“细柳石匣口”的故事
在长安区西部有一个细柳街办,原先叫细柳镇,2007年升级为街道办。是长安西片驰名大镇,从区政府韦曲直接西行,过郭杜、祝村、向梁家桥方向前行就到细柳镇。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记》记载: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设置三将军保卫长安,其中西面就是河内郡太守周亚夫驻军的“细柳”。细柳镇设镇于民国,古时此地为一块高地,广植垂柳,人称“细柳塬”,细柳因此得名。
http://p1.pstatp.com/large/401f00041bd93ef03f20
【长安区细柳镇】
长安区细柳街道办的石匣口村,与斗门镇接壤,是方圆驰名的大村,该村在汉昆明池南岸,昆明池进水渠入水口处,本地人称之为“石阳口”或“石匣村”,毗邻中丰店、小兆、蒲阳村。原属长安县义井乡,2002年后划归细柳街办,村址在沣惠渠西岸,西户路以北,现有13个村民小组,村民有4000余众。(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
本村村民世代都有研习书法的传统,爱好书画、创作书法的群众层出不穷,村内文化事业生机勃勃,从事秦腔演出、书法绘画、民俗陶艺的多达数百人,书画气氛非常浓厚。2009年长安区细柳镇石匣口村荣获陕西省“书法村”称号。
http://p3.pstatp.com/large/3c5d0001750fdd5f8fdf
石匣口村名所来,和汉昆明池有关。对于汉昆明池,古籍《西南夷传》、《三辅黄图》、《三辅旧事》、《西京杂记》、《西京赋》、《三秦记》都有记载: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曾被匈奴扣留达十年之久,才到达中亚阿富汗以北的月氏王国和大夏王国。张骞在大夏王国,发现有蜀郡出产的布匹和邛崃山的竹子,大夏人告诉他是“从身毒国买来的”。由此,张骞推测商品可以通过身毒国,人马也可以通过。
张骞向武帝建议从蜀郡到西域的线路,汉武帝同意后派人前往,然西南地区崇山峻岭,交通阻塞,气候恶劣,且由七个小国分别统治,后来七个小国先后归附汉朝,可汉朝使节到达滇国时,滇王拘留不放,汉使只能在昆明湖边徘徊。
汉使回朝后向汉武帝禀报,汉武帝决定“穿昆明池,象滇河,训练水军,讨伐西南诸国”。昆明池原比九天银河,两侧原有牛郎织女石雕。唐代几次疏浚昆明池,并把沣水引人池中,基本保持汉时风貌。
http://p3.pstatp.com/large/40290004433433368c3d
http://p3.pstatp.com/large/402d0001c6110a54bb52
【斗门水库“昆明池”】
《水经·渭水注》:“镐水又北流,西北注与滮池合,水出滮池西,而北流入于部。晋太元中,秦将邓景率众据滮池以击姚苌,即此”。由此可见昆明湖是在周滮池的基础上扩建而来。
当初发源于长安县秦岭北坡的大峪的潏河与发源于长安县石砭峪的滈河汇合后形成一条新的河流,因两水相交,得名交河(蛟河),借助滈河故道开人工渠作为昆明池的进水源,直达昆明池进水口(今石匣口村),进水在此分为三股,有三条小渠,一条水系进昆明池,一条洪涝时进沣河,一条水系通漕渠进长安城。(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
http://p3.pstatp.com/large/402b0001d36f614e2fb5
【昆明池水系】
现在的交河已经不过昆明池,而是在香积寺汇集后沿秦镇而去沣河水系。原先的昆明池给水渠(滈河故道)也早已无水干涸,这就是兴隆(干)甘河村的来历。昆明池历代几次修浚,约到唐文宗大和年间,因向昆明池输水的石挞堰堵塞,池水逐渐干涸,变为大片农田。
http://p1.pstatp.com/large/3b0700049c0514485f20
【斗门镇】
其所临的斗门镇,据《西安通览》所载:斗门镇的来历是;该地处在昆明池与沣水相通的调节斗渠闸口处以此得名,故称斗门镇。在斗门镇北有残碑记有昆明池界址:北极沣镐村,南极石匣,东极柳坡,北极斗门。三辅旧事曰:“昆明池地332顷,约为3.32平方公里。”(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
http://p3.pstatp.com/large/402b0001d95ba775da55
【昆明池”牛郎织女“】
所以石匣口村的来历,就是汉朝修昆明池时,本村是昆明池的进水口。根据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载“蛟河西北入石口巷,灌昆明池”。可见元朝时期本村还叫“石口巷”。到了明洪武年间,石口巷改写石峡口。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石匣口一村。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长安县西乡置六厫,姜仁廒 在县西南四十里,有镇。分十五保障,统六十二村:廒在姜仁村。全廒西跨丰水。细柳原东自河池廒,迄北入斗门廒。交水自乾河廒流入,西南流入五楼廒。丰水自五楼廒流入,北流经秦家堡西,北流入马王、冯籍两廒间。石匣口村记做:东石匣口,西石匣口,石匣南,三村。
《西安通览》记载:“石匣口村为明池南岸标志。”今为了解决城西百姓饮水问题,昆明池旧址已经开挖“斗门水库”,2017年10月昆明池景区开放。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2年7月4日修改于2017年国庆
博文由博主《丰镐遗子※张新武》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