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频出,《2012》带给我们的警示

(2010-04-21 09:15:46)
标签:

2012

娱乐

一部《2012》引发了很多人对于地球毁灭的无限猜想,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再加上这几年地球灾难不断,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气候异常等自然灾害屡屡发生,更是让人觉得2012已经无限接近我们。

 

其实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源于南美洲古老的玛雅文明,于是史上场面最震撼、电脑特效最NB、死人最多的灾难大片《2012》就应运而生了。在互联网的超快速传播下,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的宣传居然真的导致全球“2012世界末日”的恐慌。不管玛雅人的预言是真是假,但至少《2012》票房让电影的投资者笑不拢嘴。

 

从灾难片角度来看,罗兰·艾默里奇的这部电影除了灾难的场景超级震撼、灾难效果超级逼真之外,并没有出现以前好莱坞灾难大片《独立日》和《世界末日》的救世英雄,而整个人类也没有凭借自己的力量保存自己的文明,只是通过卑鄙的全球政府合作压制,让极少部分有权势和金钱的人幸存。影片的基调定得让人不爽,显然只要有钱有权就能继续活下去。

 

但不管怎样说,《2012》至少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如何才能让生态越来越差的地球重现生机,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思考的。当然除此之外,也需要有更多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加入保护环境中来。在“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可口可乐郑重发布了“积极乐观美好生活”的宣言,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业务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以推动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不应该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保护地球环境、人类健康生活的长期承诺。它涵盖了包括多元化的饮料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水资源管理、节能环保、可持续包装、公益关怀、工作场所与员工发展等七个方面。

灾难频出,《2012》带给我们的警示

在上述七个方面中,最让水房感到值得称赞的是可口可乐在公益关怀上所做出的成绩。自1993年起,可口可乐已建立了61所希望学校、100个希望图书馆、56个网络学习中心,为1200名希望学校老师提供培训,至今已经有超过60000名受助于学生。除此之外,可口可乐还启动了艾滋孤儿关怀项目,仅2008年和2009年在该项目上的投入就已经超过1350万元,资助了超过2000名艾滋家庭遗留下的孤儿。而在汶川地震时,可口可乐的捐款捐物总额超过1亿人民币,西南旱灾捐了360万瓶水。可口可乐还承诺将继续支持环境、灾难救助、教育等公益项目,在2012年前,捐助总额超过2亿人民币,并捐助其他系统资源,让中国更多人得益。 

 

 

    数字、文字、宣言都算不了什么,在很多人看来,都太远,太小,太冷冰冰。但是我们往往忘记的是,人类也是花了上千年才把地球搞成这个样子,如同罗马城的毁灭正如它的建立一般不是朝夕之功。只有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共同努力,2012才能从笼罩在我们心头的阴影重新变回另一段好莱坞的“陈词滥调”而已。

 

 

 

陈冠希复出掏钱撑腰的富婆,竟是她           刘翔召开发布会,承认与冬日娜的恋情!

赵微的悲惨生活,是因为一张离婚证?            王力宏约会神秘美女被曝光,原来是她?

赵薇新加坡产子爆出惊天秘密              范冰冰从不嫁豪门到要嫁亿万富翁

林志玲和章子怜,为什么要给赵本山"拜码头"?   真牛:霍思燕深夜出巡,故意玉腿走光? 

赵薇是最会说谎的女人?绝对让你想不到           汤唯身上的潜规则,连张艺谋也害怕?    

十位明星大胆露骨风骚写真                         产后复出身材依旧火爆的十位明星辣妈

被爆出轨偷情却依旧得到恋人力挺的十位明星         美女车模兽兽写真

              

    约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40479994(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      MSN:jamesjngu@hotmail.com

 

更多图文博集:

图文博集(一)  图文博集(二)  图文博集(三) 图文博集(四) 图文博集(五)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jamesg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