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男”安排3进2的四个目的

(2007-07-09 19:12:33)
标签:

湖南卫视

快乐男声

快男

男生学院

魏晨

陈楚生

苏醒

     受新浪博友小爱的博文《快男为何要增加一场毫无意义的3进2?》启发,谈一下“快男”安排3进2这场比赛的四点目的。
 
   
     很难想象一场只有2个人的选秀决赛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将近4个小时的直播只能要求主持人说更多的废话,主办方请更多的嘉宾,评委有一句没一句的继续扯淡点评,插播更多的广告,选手唱的更声嘶力竭……
 
    4进3这场比赛已经看出了节目的疲态。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唱的最多的选手应该唱了7,8首歌。而两轮的大众评审PK和9位剩余选手投票加上一场最终的终极PK基本上也要占了整场比赛的1/4时间。
 
    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人在质疑湖南卫视为何还要弄一场3进2,而针对3进2这场比赛也几乎也是一边倒的反对声。不过在我看来,3进2这场比赛不仅是需要办,更是必须办。主要是基于如下四点原因:
 
    敛财赚制作费
    这点本不必多说,很多人反对办3进2比赛的原因也是因为湖南卫视的敛财之心。
    其实不必然!选秀比赛已经变成了聚集人气的比赛,而其中人气最好的体现就是场外支持数,而场外支持数的体现就是投票。
    电视台不是慈善机构,电视台办节目的主要目的还是赚钱。这类比赛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节目制作费用。一方面靠卖广告,更多的一方面还是要靠短信投票来赚钱。试想,如若没有短信支持,说明节目关注程度不高,此时间段节目广告就卖不出好价钱,节目制作困难……如此一恶性循环势必导致今后此类选秀节目的流产。
    所以说,敛财本无罪,只是说的人眼红嫉妒别人赚钱的渠道罢了。就好比今年股市大牛,而一个非股民看到别人靠股票赚了一大笔钱后的妒忌心态如出一辙。
 
 
    节目巩固收视率
    连续的收视率第一,让“快乐男声”节目组扬眉吐气。而在此关键时刻,芒果台怎会放弃如此大好时机?
    节目的受关注程度首先就看收视率。而连续三周的收视率第一让人回想起05超女的火爆,而05,06超女火爆的主要因素是成功占据暑期档。去年番茄台的好男节目的成功也归功于暑假。由此看来,在刚进假期便将比赛结束是选秀节目的一个大忌。
    既然如此,作为选秀节目开山鼻祖的芒果台怎会容得下犯这样的错误?既然广电总局要求75天,那自然就充分利用75天的期限,让节目做的越长越好,湖南卫视当然不会让好不容易赢来的收视第一就此终结。
 
  
    为蔡康勇而增设
    选秀节目不仅能炒红选手,也能炒红评委。黑楠、柯以敏、杨二车娜姆、伊能静、许智伟……能列举出一长串因选秀节目而火起来的评委们。而早先就答应担当今年“快男”比赛评委的台湾地区著名主持人蔡康勇却始终没有出现在评委席上。
    不过据可靠消息称,蔡康勇将在本周比赛中将出任评委。而根据往年超女惯例,最后一场比赛不特意安排评委点评。所以如若不增加这场3进2的比赛,那蔡康勇就无所谓是否进入节目了。从某一个程度而言,3进2这场比赛的增设可以看作是为了迎合蔡康勇的档期而刻意增设的。
 
 
    考察最后冠军人选
    按往年超女比赛,到了这个程度,冠军早已初露端倪。05年的李宇春人气始终居高不下,场场是人气王;06年的尚雯捷连续走高,赢得评委好评,深受大众评审喜爱,场外人气也低开高走。
    而今年快男三强,除了魏晨人气相对较低外,陈楚生和苏醒的人气始终难分高下,而陈楚生的歌路太窄,苏醒只有R&B。所以从主办方而言,只有增加比赛多对选手观察,以确保最终冠军的人选。
    虽然张杰的离开使很多人都认定陈楚生一定能进决赛,而下轮淘汰的很有可能是魏晨,但是我看还是未必。从近期关于“快男”的诸多绯闻来看,围绕魏晨的最多。先是裸照风波,后是师生恋传闻,而前两日更是爆出魏晨的同志倾向。而制造这些绯闻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短时间内提升魏晨的人气,使其能够与陈楚生、苏醒相抗衡。如若真是如此,想必下周魏晨未必会“牺牲”。试想陈楚生和苏醒进行终极PK,结果又将会如何呢?无法想象
    所以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都将利用这场比赛做最后的裁决,选出最合适的冠军人选。
 
 
    综上所述,“快男”增设3进2看似多余,但实际上却含有相当的目的性在其中!
 
 
   

    文未校对,有错必改。

    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